摘要:古代一般很少會有涼的東西喫,畢竟古代沒有發達的降溫技術,可是不喫東西也不行,而且必須是大量進食,東晉名士皇甫謐就服用過五石散,他描述:渾身燥熱,五內如焚,在隆冬季節,光着身子喫冰,夏天就更加難以忍受,象得了瘧疾傷寒一樣,身體浮腫,四肢痠痛,只能放聲哀號。他一方面研究醫學著作,一方面學習神農嘗百草的精神四處採集草藥,研究新醫藥學,在居住幾年之後,醫學達到了瓶頸期,孫思邈就下山行醫,順便研究民間的一些土方子,在實踐當中,他用畢生所學寫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由於古代醫學條件並不發達,所以古代的人壽命都很短,《論語·爲政》當中就有“六十耳順”人到七十古來稀,也就是說古人能夠活到70歲已經十分稀少了,百歲以上的老人更是罕見。

但是古代要是提起長壽,總有那麼一兩個人,然而這些人大多數都有一個共例,道士、和尚和醫師,東晉時期醫學家葛洪就有80歲,他在醫學和製藥化學當中有着許多的發現和創造,他的著作有530卷,但多數都已經失傳了,藥王孫思邈也是活了142歲。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大統七年,自幼體弱多病,從小喫着中藥長大的,光是治病就傾盡家財,孫思邈就立志從醫,7歲時,他就已經能夠認識一千多字,西魏大臣孤獨信對他十分器重,稱他爲“聖童”。

從18歲時,孫思邈就開始行醫治病,並精通道家典籍,北周靜帝楊堅執掌朝野時,就召他入宮擔任國子博士,581年,隋開皇年間,戰亂四起,孫思邈就隱居在太白山當中度過了數十年。
他一方面研究醫學著作,一方面學習神農嘗百草的精神四處採集草藥,研究新醫藥學,在居住幾年之後,醫學達到了瓶頸期,孫思邈就下山行醫,順便研究民間的一些土方子,在實踐當中,他用畢生所學寫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然而就在民間收集土方子時,找到了一張張仲景發明的“五石散”藥方,五石散主要成分是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還有一些特殊輔料製成,這是用來治療傷寒病的。
但是服用“五石散”以後,要仔細調理,並且十分的麻煩,服用之後,不能靜臥,而要四處走動,因此當時也叫“行散” ,若是不走動,重則小命不保,除此之外,服用五石散後,全身會熱,之後變冷,發冷時喫熱東西,那必死無疑。

古代一般很少會有涼的東西喫,畢竟古代沒有發達的降溫技術,可是不喫東西也不行,而且必須是大量進食,東晉名士皇甫謐就服用過五石散,他描述:渾身燥熱,五內如焚,在隆冬季節,光着身子喫冰,夏天就更加難以忍受,象得了瘧疾傷寒一樣,身體浮腫,四肢痠痛,只能放聲哀號。
除了皇甫謐之外,他的表親當中,就有六人因爲喫了五石散而喪命的人,皇甫謐雖然活了下來,但也是苟延殘喘,五石散之所以能夠流行起來,也是因爲它類似於搖頭丸,而且大量服用還會上癮。

這麼危險的藥方,孫思邈也是一直叮囑弟子,一定要毀掉,千萬不能流傳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