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太極拳與中醫都是辛莊師範的傳統培訓課程,爲幫助大家不斷深化太極拳與中醫的學習與實踐,特組織了以“太極拳助推中醫實踐”爲主題的系列文章,希望大家藉此瞭解:如何通過太極拳訓練,重建“動中覺知力”,及其對中醫的診療實踐的支持,內容涉及“動中覺知力”的特點、作用、訓練方法與啓動方法。

本文爲轉載,系任剛老師原創,自道精舍武術總教練--鍾鷹揚先生師承任剛老師習練楊氏太極拳已十餘年。任剛老師在文中強調:“對於真正的太極拳練習而言:最主要是要恢復覺知的狀態和相應的能力。”說明了“覺知”對太極拳的重要性,相信此文對太極拳及中醫愛好者均有裨益。

任剛老師楊氏太極拳傳承脈絡

太極拳最後的祕密

體用虛空

一般的練拳方式按照 “ 知,覺,反應 ” 這個方式在運行。也就是按前輩總結的實戰經驗去練習一種反應。反覆練習的反應能力又經實戰(覺中)去修正,以求修正。讓反應更好更有效。而這樣的練習取勝必須要對方的進攻方式在我練習的範圍內,而我又反應的足夠準確和快速才能成功。但只有少量簡單的反應才能真正練熟練巧。給你一百個有效反應去練習就無法練熟而成花拳繡腿了,所以常有一招鮮喫遍天的說法。

從這方面研究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相比是沒什麼優勢可言的。對於真正的太極拳練習而言,最主要是要恢復覺知的狀態和相應的能力相應能力是覺知的積累和昇華,而反應能力是思想的結累而產生的習慣。太極拳本來就是在道家的實際修證的哲學背景下產生的一個武術的昇華。如果把道家的功夫完全去掉,變成骨肉反應的功夫,也就不存在太極這件事情。

太極拳高明的地方在於它分清了陰陽虛實,要求練出覺知來,而不要練出思想來爲什麼呢?它就是要練出一個能夠在動態當中自然能夠地感知萬事萬物的一個東西,讓身體能夠根據它的感覺而自動地去相應調節,這樣的練習方法是太極拳的精華所在。

聽起來好像很神祕,其實並非如此。我最近就發現甚至通過練習滑雪就可以達到這樣一個境界。你看滑雪怎麼會不摔?你如果有思想去預備腳應該怎樣,手應該怎樣,實際上都會成爲摔跤的原由。而當你思想完全無法判斷處理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超越思維判斷的覺知出來感知地上的變化,你的身體能夠隨着這個感知不斷地調整着自己的身體。那個感知不是思想,不是判斷,就是真正的覺。

這種覺知同樣可以用在武術上。現在很多練太極拳的人應對敵手的進攻,都是通過經驗的判斷和估計而來的。這個呢,永遠不會最好。也永遠跳不出“以手快打手慢,以力大勝力小的範圍”。一定是你的天然的覺去感知了以後,你能隨着覺知而相應了纔是最好的。這就像滑雪一樣,地上的情況一直在變化,你靠預設、判斷,一定要摔倒的,因爲你永遠不能夠算到最好。但是,你達到一定熟練的程度後,即使在相對緊張的條件下,自己的感知也能夠體會到這些變化,而你的身體又放在一個比較松的狀態,就是能夠隨着你感知到的情況變化而相應變化的狀態,你就能不摔了,這就是從“以心使身”到“身能隨心”的一個過程。這也就是太極拳要練的東西。

所以呢,真正太極拳要練到能夠用,它也必須是這個狀態下。而現在練太極拳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大家都在預想,比如一推手,先要想好我要怎麼控制別人。明明推手的時候先要感知別人是什麼狀態,現在你偏要自己先有個想像,實際上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在實戰中根本就不適用。唯有通過細膩的覺知來了解對方的狀態,而身體隨着十三勢的原則而相應纔是取勝之道。

那麼覺知是如何訓練出來的呢?

簡單地說,覺知什麼時候都可以練出來,就是滑雪都可以練出來。站樁實際上就是爲了練這個東西。但要了解,這裏說的站馬步,不是四平大馬站在那裏,放兩碗水不動,這個完全都是玩笑。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手若浮萍,腳若踏空,頭若懸絲”。也就是說手要像一個空瓶子,如同放在水裏一樣,產生的浮力讓自己的腰微微地拎起,控制着自己的身體,兩個腳猶如踏在空中,掛在腿上。頭上若懸絲,人像站在空中的那種感覺。所以說,站馬步,你那個狀態和滑雪的狀態一樣,一定是人在控制着自己緊張的狀態,所以要拎着腰,感受着自己,那時候,這個感知的東西纔會出來。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松是練出太極拳覺知能力的前提。但一定要知道,太極拳的松,不是說一攤肉放下來的情形,是指身體能隨機而相應的狀態。所以太極拳的松是高度靈敏產生的隨機應變的狀態,而不是說我人放鬆時候的狀態叫松。放鬆的時候怎麼實戰呢?你只有在身體鬆開來,是在高度靈敏可以變化的狀態下可以進入搏擊狀態,也就是“外示安逸,內含堅剛”。

隨着功夫越大,越會體會到外面一切都是我可以借用的,當我們感受到這個身體以外的空間力量後,還有更高的境界。比如說你在滑雪的時候,只是身體松,應變範圍和應變能力還是不夠的,如果在更松的時候你感受的範圍能夠包括自己的空間,那麼你的變化就可以瀟灑很多。你自己這樣保持平衡,和你能夠與這個空間保持平衡,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境界和感覺。同時,越能保持精神細微感知的狀態,你能夠感應的範圍就越大。感應的範圍越大,你產生的能量就越大。因爲整個空間一動,都可以成爲你產生能量的源泉。

所以太極拳高手常常見其一動,對方如彈丸拋起,你以爲是撞人,鬆鬆地撞人。那是整個空間範圍的共同運動而產生的,整個空間產生的能量對他的這個大的衝擊力會遠遠超過你骨肉所產生的力量。而且隨着功夫越大,你越會體會到外面一切都是我可以借用的,身體、骨肉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空間的力量是無限的。所以你慢慢會把身體的力量還給虛空,變成整個能量的一部分。這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練神還虛。這實際上就是和周圍的環境完全融合,就是天人合一的功夫

作者介紹

任 剛

上海“雍荷堂”創始人及董事長

中國香道協會副會長

著名楊氏太極拳一代宗師樂奐之弟子董斌之愛徒

上海”自道精舍”武術總顧問

“聽之至細,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這是何等功夫的境界!

楊澄甫、董英傑、樂奐之、董斌,縱橫百年的數代武學大師之一脈仁義之拳,傳承至他這裏,果不見筋骨之剛、出手之硬,卻能未動即制敵、一動決勝負;再看他,一身謙謙君子之氣,泱泱大師之風!真正的武林永不消逝,正如浩然之氣常存於天地之間,只要拳在、道在、仁義在!

一、“太極拳助推中醫實踐”分享系列之(一):太極拳與中醫的紐帶:“動中覺知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