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滴血可測癌症已被批准臨牀使用》的文章火遍網絡,文章裏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羅永良在採訪過程中說的是可以爲實現腫瘤個體化治療提供輔助依據,並沒有提到“一滴血可測癌症”。

一滴血可測癌症 是重大突破還是冷飯熱炒?

昨日,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已被批准臨牀使用》的文章火遍網絡,文章裏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注:沒說一滴血就可以測出癌症)。更重要的是其已被批准臨牀使用。

患者福音還是誇大其詞

鑑於早前發生在美國獨角獸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身上的尷尬打臉事件,(該公司曾誓要顛覆傳統的血檢市場,號稱可以用一滴血來做一百多種化驗,完爆現在各種需要抽一管又一管血的實驗室技術。然而,騙局卻慘遭揭穿,Theranos實驗室營業執照被吊銷,不得不退出血檢界。)所以,目前大部分業內人士對此還是持懷疑態度。

這不,浙江省腫瘤醫院蘇丹教授已跳出來表示,“一滴血可測癌症”這種說法不太嚴謹,其過分誇大了腫瘤標誌物在腫瘤診斷中的作用,而且文章標題會誤導老百姓認爲靠一滴血就能測出自己是否會患癌症,患哪種癌症。

對此,我們很高興看到國內醫學領域專家去僞存真的嚴謹精神和敢於剛正面的勇氣,顯然比練太極的高到不知哪裏去。不過,我們確實也不能因爲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繩,畢竟現代醫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發展的艱難過程。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爲羅X浩是一個喜歡吹牛X的人,就直接默認姓羅的沒一個好東西,進而認定羅永章是個騙子,這種沒有任何依據和邏輯的聯想是相當不科學的。

羅永良並非憑空出現

事實上,羅永章的名字並不是突然憑空出現的,早在2013年,“一滴血監測腫瘤”的新聞就曾令新的腫瘤標誌物熱休克蛋白90α名噪一時,當時新聞裏的主角就是羅永章,他還對外宣佈,這種蛋白可用於肺癌的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

三年之後,清華大學再次宣佈,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羅永章團隊證明,熱休克蛋白90α可用於監測肝癌,這種檢測只需一滴血即可。並且該檢測試劑盒已經在山東、四川等六個省份通過物價審批,進入當地部分公立醫院,檢測一次價格從270元到300元不等。

羅永良在採訪中也明確表示:“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就可通過試劑盒檢測血漿中的Hsp90α含量,這對精確確定患者病情至關重要,可以爲實現腫瘤個體化治療提供輔助依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羅永良在採訪過程中說的是可以爲實現腫瘤個體化治療提供輔助依據,並沒有提到“一滴血可測癌症”。

事實上,羅永章也曾在一次採訪中闢謠過,“一滴血可測癌症”這一說法很不準確,確切的說法應該是“監測腫瘤”。他認爲,由於射線劑量大和費用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學檢測方法並不適合經常性地使用,因此,腫瘤標誌物對於癌症病人預後和療效評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因此,這篇火遍網絡的文章顯然並不嚴謹,真相是這項技術早已出現,並非是羅本人刻意造假,而是採訪者對羅的曲解和誤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