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知識,講師、家長和小朋友都要知道

時鐘滴答,四月已經到了末尾。女童保護基金在這個月組織了三場講師培訓,分別由中級講師溫健麗、李冰和任祥雨進行,有總共超過 1300 名志願者講師參加。

雖然這些培訓主要是爲鞏固講師的授課知識和技能而準備,但也有不少內容對提高家長和小朋友的防性侵意識和技能都很實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溫健麗強調講師在授課時,語言表達上需要嚴格按照教案進行,確保表述的準確性。她舉了一個例子,既適用於給講師解釋語言準確的重要意義,也適合在此提醒家長們的注意:

防性侵教案中有這樣的表述:他人不必要卻有意識地觸碰你的隱私部位就屬於性侵害。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身體觸碰都是沒有必要的。比如小孩在醫院進行身體檢查的時候,家長要“陪同”,情況允許的時候,家長最好“在場”。

爲什要強調最好“在場”?因爲曾經有這樣的案例:家長帶着孩子去看病,按醫生的要求,孩子單獨和醫生在一個房間進行檢查,孩子被要求閉上眼睛,而這個醫生把自己的性器官放進了孩子的口中。

所以說,每個詞語的傳達都是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在防性侵的過程中,任何環節都不能忽視。

“女童保護”經常提醒家長們,性侵害大部分都是熟人進行的,因爲他們容易接近兒童

哪些熟人需要小朋友注意呢?

李冰強調,熟人性侵害的施害人有時候不僅僅可能是孩子認爲的某個“叔叔”,根據已知的案例,可能實施性侵害的熟人還包括阿姨、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繼父、姑父、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等等。施害人既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壞人既可能對女童進行性侵害,也可能對男童進行性侵害。

所以在提醒孩子注意保護自己的時候,要儘量全面,避免讓孩子誤認爲只有被稱爲“叔叔”的人才可能實施性侵害。

性侵害的施害人除了熟人,也有陌生人。

陌生人如何尋找機會接近孩子呢?

任祥雨分享了陌生人向兒童搭訕的多種方式:請孩子幫個忙,說自己的小狗遺失了,讓孩子幫忙尋找;僞裝自己是警察或者其他孩子信任的職業誘騙孩子或者向孩子問路。遇到陌生人問路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助人爲樂是應該的,不是所有人問路都不理睬,但如果當時覺得不安全,也可以不回答對方的問路。周圍有大人的話,也可以讓他們問大人,可以指路但不可以帶路,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任祥雨還指出兒童和成年人對“陌生人”的定義可能不同。如果一個人在網絡上和孩子聊了很久,或者經常一起玩網遊,在兒童的概念中,對方可能就不算是陌生人,而是“朋友”。

預防網絡性侵,家長和小朋友需要了解網絡性侵施害人的慣用伎倆。點擊下面👇標題,查看詳細內容。

犯罪分子是如何利用互聯網性侵兒童的?

掌握、傳播上面的防性侵知識,保護兒童,遠離性侵害。

延伸閱讀 點擊👇查看詳情

女童保護基金

(上下滑動即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