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劉 健

有時,醫生的工作跟刑警破案差不多,要從患者的症狀、檢查結果,甚至日常行爲中尋找蛛絲馬跡,爲確診提供證據,稍有馬虎,很可能造成誤診,導致嚴重後果。

前幾天,我就遇到一個病例。李奶奶80歲,突發胸痛半個多小時,急診檢查發現,血液中的心肌損傷指標明顯升高,心電圖結果指向“心肌梗死”。但我們爲李奶奶進行冠脈造影時,並未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狹窄,可以判斷不是因爲心梗導致的胸痛。李奶奶的兒子說,老人平時身體硬朗,只是脾氣有點急。發病當天下午,因爲家裏的停車位被鄰居佔用大吵了一架,回家後越想越生氣,開始出現胸痛,含服了速效救心丸稍有好轉,沒過一會兒再次出現胸痛,這次持續了半個小時才緩解。

綜合發病過程、症狀和檢查結果,我們又給老人做了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爲應激性心肌病。該病常由於心理或身體受到刺激,誘發出現暫時性局部左心室功能障礙的一種綜合徵。因發病時左心室的形狀類似日本漁民用的章魚簍,心尖呈氣球樣,也被稱爲心碎綜合徵、章魚簍心肌病或心尖氣球樣變綜合徵。

應激性心肌病常由於情緒過激引發,比如親友突然離世、事業遭到重創等,使人產生不良的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激素紊亂等,引起心血管疾病和免疫功能減退。而且,研究顯示,當人極度憤怒後,2小時內發生急性心梗的風險將升高2.44倍,即使是輕度抑鬱、焦慮或壓力,也會使心臟病風險翻倍。雖然大部分患者會在幾個月後痊癒,心臟完全恢復正常,但有些患者會併發心律失常、心衰,甚至休克、死亡。

心臟更喜歡正面、積極的情緒,所以大家要學會控制負面情緒,樂觀生活,遇事寬容,善良待人,常懷感恩的心,不僅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還能減輕心臟病患者的病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