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词,单是叫一叫,心里就是暖的。

妈妈最坚强,但妈妈又是世间最脆弱的人, 她们害怕失去一切。

我想,之所以她们能够咬牙前行,只是因为,她们是妈妈。

谨以此文,拥抱每一个妈妈。

01

妈妈累到猝死?

辽宁一位妈妈独自在家带孩子,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时,聊到一半她没反应了,朋友以为她忙去了,没有在意。

几天后,亲戚发现她家无论白天黑夜,灯都一直亮着。他们觉得蹊跷,上前查看,竟发现妈妈早已死亡多时。

而孩子,却坐在冰冷的妈妈身边看电视,屋子里全是零食包装,想来那几天就是靠着这些充饥。

亲戚进来后,孩子没说太多话,只是说着:妈妈睡着了!

后经警方鉴定,妈妈死于心梗。据了解她一直有这方面的问题,常年吃药……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可以累到猝死,这种累有谁能够体会到?

孩子又哭又闹,妈妈需要时刻打起精神,只能抽空睡点零碎觉。

睡眠不好,休息不好,心情不好——这种状态足以让这位妈妈累到虚脱,累到猝死!

02

当妈有多不容易!

当妈妈的辛劳,任何女性都很难逃过,即便她是孙俪。

孙俪曾经坦言:不当妈,你根本理解不了一个女人会有多么喜欢厕所。

作为演员的她,不仅要完成高压力的演艺工作,还要抽出时间带两个孩子。

明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当了妈之后,只能偷着一点时间去做自己。

对于女人来说,生完孩子只是人生的第一关卡。后面的路女人还得拼体力去当妈,拼精力去顾家。

有的妈妈说:有了孩子后,最安静的地方,可能就是厕所了。

孩子刚出生时,独自在家带娃,洗个澡也要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裹起浴巾就往房里冲。

孩子长大一些,把他放在房间里,自己去厕所,如果发现啥声音都没有,自己反而心慌。一推门,卧室早已不是那个卧室。

孩子念小学后,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些,在厕所里刷着剧,逛着淘宝、听着歌。外头又会传来孩子的大喊声:”妈妈这道题怎么做?!”

终于等到上了初中,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时候,却总是能接到班主任的“投诉”电话:“你的孩子今天又把女同学的头绳扯了,同桌又被他抓伤了脸……”

你以为你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放松,孩子却会一直用行动告诉你,“想休息?做梦!”

当妈后,我听过身边人太多的谎言:

等断奶就不困了、等会走了就熬出来了、等会说话了就不累了、等上了幼儿园就轻松了、等上了小学就懂事了……

最后才发现,小孩简直就是台永动机,蹦跶5小时,车上打个盹儿,充电5分钟,就能立马满血复活,爬起来祸害人间。

后来看到一个新闻,顿时扎心了:

孩子精力旺盛,抗疲劳能力堪比铁人三项运动员!

03

妈妈们究竟为何这么累?

很多人说,做妈妈很累,做中国的妈妈更累。

总苦恼到底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担心管的太紧对孩子不好,但太松又不放心;

总害怕孩子学习总是会出现状况,然后也会跟着着急,孩子上学,起早摸黑,做饭做家务,每一样都不能怠慢;

总是和孩子爸爸争执,操心着他的教育方法不对......

我认识几个老外朋友,他们都很奇怪中国的妈妈怎么这么累。

我们很难知道到底是文化原因还是经济压力亦或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才让妈妈们为养育一个孩子付出很多,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妈妈真的当的挺累的!

很明显,比起爸爸们,妈妈们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永远要多很多。

只要和一个妈妈聊上一会儿天,相信你就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吐槽声:

在家带孩子比上班还累;

有孩子后,远离朋友,远离闺蜜,远离之前自由自在的生活;

极少有自己私有的时间和空间,睡个好觉都是个奢侈......

一边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一边是被掏空的身体,妈妈们究竟为何这么累?

很多人都觉得,还不是因为有个不管事的爸爸,不和妈妈共同分担育儿的责任,除了工作外啥事都丢给妈妈。

这也许是一部分原因,但在如今越来越提倡爸爸们参与到育儿过程中来的年代,已经有一部分爸爸正在身体力行的扮演着父亲的角色。

可尽管如此,被爸爸们分担了育儿任务的这些妈妈们依旧觉得“累”。

当然,这个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累,被另一半分担了一半以上的家务和育儿后,妈妈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似乎并没有减少。

耶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在研究后认为:

女性有更强的家庭责任感——她们往往更倾向于为别人的幸福负责,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这种‘责任感’对女性来说更像是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因为总有些事情是她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所以,面对孩子的需求,妈妈们更敏感,更在意。

这就使得很多妈妈对孩子都是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亲密无间,甚至已经到了如漆似胶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这种亲密无间才让妈妈们感到身心疲惫,在随时崩溃的边缘徘徊。

这种状态下,妈妈们不累才怪呢!

04

如何当一个“不累”的妈妈?

聪明的妈妈做榜样,普通的妈妈做教练,不聪明的妈妈做保姆!

女人都有个困惑,到底为别人活还是自己活?别人也包括孩子,为孩子活也是为别人活。

如果想不明白这一点,那你一定会很累。

孩子从来不需要教育——

鱼永远都是被喂死的;

花永远是被浇死的;

孩子永远是被亲死的。

以爱的名义,舍不得对孩子放手,这些爱终将变成孩子前进路上的枷锁。

龙应台说:

所谓的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你站在小路的这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只有懂得退出,舍得放手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独立的孩子。

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只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

而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你教育着孩子,也让孩子“教育”着你。你让他学会独立,也从他身上学会让自己独立。

爱,并不是给予的时候最令人感动,而是感受到爱的时候才动人。

只有距离适中、温柔而不勇猛的爱,孩子才能接受,才能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并建立起他内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只有感觉到被爱的孩子,才能成长为有爱的能力的人。

写在后面

我钦佩这样一位母亲:

孩子年幼时,她给予应有的亲密;孩子慢慢长大后,她慢慢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母亲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情不是占有,而是生命里一场深厚的缘分。

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这样的母亲,是真正拥有大胸襟与大智慧!

愿你成为目送的母亲,他告诉你不必追,但一回头,看到你一直都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