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帶動和影響更多人 ,2018年11月17日,"部編教材下的經典素讀"觀摩研討會在湖南長沙梅溪湖小學舉行,相約四位株洲樹德親子共讀國學公益課堂的志願者也參加培訓,把素讀經典實踐用於《論語》、《老子》課堂教學,形式新穎,課堂效果極好,很多志願者老師共同學習並積極推廣。雖說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時間簡史》這本書,對斯蒂芬·霍金這個名字也並不陌生,但讓我慚愧的是我看《時間簡史》時昏昏欲睡,無奈自己又想深入瞭解霍金,“吸收”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我將目光投向了他的生活,所以就選擇了《霍金傳》這本書。

  近日,荷塘區文聯(荷塘讀書會)、天元區圖書館、大唐華銀攸縣能源有限公司、韻動書屋共同組織開展了 “我與讀書那些事”主題徵文活動,面向全市書友徵集關於“閱讀”的感悟、事蹟及其他故事。大家積極參與、踊躍投稿,用文字致敬書籍中的偉大精神,用筆觸彰顯閱讀的動人魅力。本次主題徵文活動特別推選出優秀徵文展示。後期將開展優秀徵文投票評選,敬請期待~

  0 1

  《俺是學習困難戶 高手雲集來支招》

  ——趙政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020年3月14日俺有幸成爲素讀精進班首批成員參加學習已一週。這周學習了《觀獵》《臨江仙·送錢穆父》《芙蓉樓送辛漸》《浪淘沙·把酒祝東風》的吟誦,《與朱元思書》的歌訣體。清晨的陳琴先生的“琴音時光”,大弟子薛幼萍老師每日解讀和擴展,細緻到了說文解字。大弟子於琮老師的由《觀獵》談談詩詞的章法和氣象分享解讀…

  在這個大家庭裏面學習,滿心歡喜,可謂是能量爆棚,內容爆棚!千言萬語只有一句話:真是前世修來的緣分!感恩遇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2018年初剛接觸陳琴經典素讀才知道自己是個文盲,說來慚愧 !五十多年來讀的書沒有最近兩年讀的書多。俺是位有五歲孫女、四個月孫子的全職奶奶,被耽誤的俺娃娃可不能耽誤!於是發願利用小區內株洲韻動書屋的場地,純公益帶3歲至6歲的幼兒學習,進行素讀經典實踐。

  爲了帶動和影響更多人 ,2018年11月17日,"部編教材下的經典素讀"觀摩研討會在湖南長沙梅溪湖小學舉行,相約四位株洲樹德親子共讀國學公益課堂的志願者也參加培訓,把素讀經典實踐用於《論語》、《老子》課堂教學,形式新穎,課堂效果極好,很多志願者老師共同學習並積極推廣!

  但在學習中,我也遇到很多困難:時間不夠用、急於求成、氣息不足、不知如何換氣、發聲不準、不能很好理解文意和準確把握情感、節奏、語調…總之俺是“困難專業戶",感恩素讀高手來支招!

  首先解決心態,陳師爲俺答疑解惑!

  陳琴先生說:“我們都要放平心態,不要有負擔,抱有一顆尋常心,把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對待。”。俺比不了別人,但可以跟自己比呀!每天進步一點點,放平心態,多聽多練多學習,有各位優秀老師的引領指導,定能勤能補拙。

  家務事特多的奶奶,學習時間不夠怎麼辦?素讀高手來幫助!

  感恩學友老師每天將所學內容做成PPT音頻播放視頻,俺坐享其成!在碎片時間裏滾動播放,耳朵聽眼睛看嘴巴學,家務學習兩不誤!秀秀老師的思維導圖讓俺更形象更高效記憶!學友們讀書筆記的分享…太多太多的感動無語言表,有您們真好!

  學習次弟和方法很重要,大弟子鄧榮生、王帆和陳孝撐老師來支招!

  王帆老師告訴我:“我們今天練習的“陳琴歌訣樂讀法”,必須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大家第一步是朗讀文本,第二步聽陳老師的音頻,第三步跟讀,第四步自己練習,第五步把自己練得比較好的歌訣讀書錄音與陳老師的進行對比…。"

  鄧校長謙虛的說“我素知自己資質愚魯,因此每次練習我都牢記《中庸》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靜讀文本,理解文本的意蘊、章法、特色之後再聽師父的錄音,感受師父聲音的長短高低,氣息的粗細轉換,感受聲音與文字的契合度,在一遍遍的跟讀過程中感受“爲什麼這麼讀”,讀的遍數越多,越能感覺“陳琴吟誦法”和“陳琴歌訣樂讀法”的玄妙,這種體會,非親身體會不可,難以言述。正如師父在開班儀式上說的:“各位的任務就是要把自己讀的方式跟音頻接近,並能悟出其中的妙理。前期不需要大家自由創作的時候,只是聽說照讀,即便你已經很有技巧了,也先鸚鵡學舌,不要有太多的偏差。這是基本功!”

  每次讀完規定的文本後,我總要“舉一反三”讀更多的同類作品,比如第一天學習了《觀獵》後,我拓展閱讀了近十首同類作品,在聽了師父的“琴音時光”的“王維專題”後,我又集中讀了一百首王維的詩文,發現以前太浮躁了,沒有感悟到王維詩歌的精妙之處。

  吟誦不僅是聲音的藝術。要想吟誦好,必須深入解讀文本,理解作者的喜怒哀樂,所謂的“知人論世”。

  陳孝撐老師又支招!要站着讀書吟誦,讀書還是健身運動!如果音調把握不準,就用普通話拖長音朗讀找找感覺,換氣時肚子要鼓起來!對於節奏點、停頓點、感情點的把握,要有發自內心的感覺,可藉助網絡資源找味道,聽名家朗讀的語言來提高自己,進行情感把握。練不好練累了先放下,過後再學效果比繼續練強!

  由此看來,俺藉助到班裏濃厚的學習氛圍,藉助團體的力量,想不學好都難!

  知行合一,教學相長,俺在素讀經典的路上!

  陳琴素讀經典讓我們全家受益,這樣的讀書方法讓我及家人欣生歡喜。踐行實踐,俺有信心把陳琴素讀經典課程推向社區更多人,讓更多人受益。讓今早趙昆明老師發的“每日心語"激勵自己吧!

  最好的人生狀態是:不管你多少歲,有多少財富,你依舊堅持和努力,活成最好的樣子,不斷努力,遇見最好的自己!

  0 2

  《一個晚明才子的性靈生活》

  ——素慧

  ——記先生張岱

  應有絃歌聲吧,在這樣的夜晚,斷斷續續似隱若無。我就這樣,閉着眼睛側耳聽。如深夜,輕啓木門,抬頭仰望,萬籟俱寂。頭頂那一輪明月,以瑩透光華照滌我心。清,靜,中有琴聲悠悠而來。

  而我等心爲所動,情有所感,思緒之間竟可以穿越千年。

  在所有的文人裏,我尊稱他爲先生,我的先生。

  他筆下簡明,深醒的小品文,記錄了那樣一個晚明時代的生活。每次敏敏於心的一剎那體驗,以珠玉文記之。

  生活對於他,就像是一個深掘的寶地,每一筆下去,都足以以凜凜繁華示人。

  原來,才華天人,追憶古今,往事竟如煙一般美好。

  晚明,才子張岱,著以等小品文集,以真雅趣描繪了一副晚明上河圖。

  這樣的夜晚,就讓世人與我一起,以文字的方式,在張岱藝術與耽美的生命中行走,何如?

  ①

  是的,坦誠相言,愛先生張岱之文,不如是他的生活狀態。

  讀書與"享樂",是張岱一生之忙碌。享塵世之美,享塵世之樂。

  "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張岱的《自爲墓誌銘》)

  在他的"享樂"喜好裏,張岱完成了他一生之繁華。

  書載張岱,鬥雞,品茶,弄琴,詩社,雕燈,唱戲,足球,賞雪看月,無一不歡。

  那一日應是臘月吧,一場雪,就這樣紛飛不止。天色逐漸暗下來,張岱着蓑衣,舉火爐,乘舟駛向了湖心亭。此時,人鳥聲俱靜。天地上下,皆一統白。

  張岱用文字寫道:"湖上影子,惟長堤一橫,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張岱在亭中溫一壺酒,與對面友人弄琴賦詩,賞白雪品佳釀,如此清遠空明甚好!晚明制度下的殘暴,野心,貪婪和腐敗在他心中化成此中的空境。

  當下有甚麼,能留住當下的只有斯人獨景吧。

  在我看來,張岱應是一位真正的性靈大師。一生保持他的天性和空靈。不鑽營,不抱怨,到晚年時局變幻,窮困潦倒,卻仍用筆記之美好。

  ②

  那一夜,廣場熙攘,華燈亮起。南京城內上空,蕭鼓之音悠揚。河流明暗,水波清淺,畫船中有美人歌姬,隔着竹簾沙縵,香氣幽人。

  她們手執團扇,鬢寰輕挽,嫋嫋娜娜。那一夜,聽歌者,看美人者,賞月思索者一時同在月下,人影相雜,心事各擾。

  那一夜,先生張岱心頭波瀾微動,用筆描觸:

  "士女憑闌轟笑,聲光凌亂,耳目不能自主。"

  ……

  夏日,夜晚降臨,張岱象往常一樣划船出遊。遊至山後人家,漆漆不見燈火。張岱一時興趣斐然,在船中設一涼蓆,提出躺着看月。

  我也不知道,那晚的月亮是圓或缺,張岱似乎不太關注,冥冥中他似乎覺得,以後的生活他嚮往的,也許是這樣的一種脫離塵世醜惡的清靈之美。

  晚年,當頭發花白的先生在山上隱居時,再度記起年少的美好時光,不免徒生繁華已摜看,山河破碎槁,五十年來靡麗終成一夢之感。

  “咿咿呀呀,咿咿呀呀”那一月夜,書童小溪在船頭唱曲。

  夜幕太黑,山形輪廓模糊,月漸淡去。

  落花就這樣一朵,一朵輕掉水流,嘩嘩而去。

  船在盪漾,身體在歌聲裏漸漸漂浮。

  那一夜,這樣的寧靜,那一夜,繁華如夢渺。

  那一夜,多少年後,在先生張岱的心中久逝不去。

  清晨,鳥聲悅耳,張岱睜眼醒來:“此時胸中浩浩落落,並無芥蒂,一枕黑甜,高春始起,不曉世間何物謂之憂愁。”

  今夜,我捧書讀到此處,敝塞已久的性靈大門豁然打開。

  繁華里,聲光凌亂處深思的靜影,月夜裏,無芥蒂心底廣大的浩落無邊。

  先生張岱原來可以這樣,讓我們一瞬間接通四百多年前的思緒。

  陶然忘機之時,自覺,自悟,自醒......

  對一本書或一篇文感興趣,應該是對寫文字的這個人深情斐然吧。

  深情到觸摸他的年代,像一個靈魂和影子,依附在他身上,看他闕眉,見他開懷,與他渾然一體,感之所感,在這樣一個禍福相倚體系複雜明媚與黑暗同等昭然的晚明世界。

  崇禎七年秋,那天到蕺山的賓客也有七百人吧。蕺山的星空應是何等的璀璨明亮。

  紅氈七十牀,在大地排開。舉座豪飲,同聲高唱。“時辰數個不綴”。

  “能歌者 百餘人,同聲唱“澄湖萬頃”,聲如潮湧,山爲雷動。”

  張岱自個的戲班,一開唱,竟演了十折戲左右。“命小傒岕竹、楚煙于山亭演劇 十餘出,妙入情理,擁觀者千人,無蚊虻聲,四鼓方散。”

  細想那個夜晚,無現代音響,無手機wifi,那些千年前的古人,卻如此浪漫,星空下來一場美的盛筵。

  鑼鼓聲敲起來哦,絲竹管絃泠泠響起來。

  大紅袍甩起來,珠玉之音滴滴溜溜地這樣圓潤。

  一轉身,一回眸,咿咿呀呀啊,眉藏孤意,睫有深情……

  月下,衆人宜然坐地,聽者“濯濯如新出浴。”遠山隱沒雲中,清朗之歌也“無蚊蛇聲”。

  此刻,我是張岱身後尾隨的影子,這樣的繁華這樣靜雅的月色裏暗自深情。

  此刻,月光潑地如水,人在月中。白雲冉冉山中起。諸峯微見。衆人醉去。

  此刻,我與張岱一起,恍然今不知何夕。

  0 3

  《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謝靖蓉

  雖說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時間簡史》這本書,對斯蒂芬·霍金這個名字也並不陌生,但讓我慚愧的是我看《時間簡史》時昏昏欲睡,無奈自己又想深入瞭解霍金,“吸收”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我將目光投向了他的生活,所以就選擇了《霍金傳》這本書。它帶給我震撼的同時,我也比以前的我,更加的瞭解了霍金。

  在以前,他的名字只在我的議論文裏出現過,對他並不瞭解的我總是隻用一堆積極正面的詞語來讚頌他的樂觀和堅強。對於他的作品,我也只是知道他出過一本叫做《時間簡史》的書,在科學領域,他就是個物理學家,一個研究天體和宇宙的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他坐輪椅,不能說話,肢體雖然僵硬,但是他卻有着比我們大多數人都要靈活的大腦。這就是我以前所知道的他。

  而現在,說實話,我也並沒有對他有多進一步的瞭解。只是剛“品味”完這本關於他的書,內心有些想法,對霍金更感興趣。

  如果書中的故事基本上跟霍金曾經歷過的事情差不多的話,我會覺得霍金其實是個挺幸運的人。他曾有過一個他深愛的並且也同樣愛他的女人,在他生病後,女人也一直陪伴在身邊,照顧他鼓勵他,最後與他結婚,還爲他生下了寶寶,給了他一份有家的溫暖。

  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女人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厭倦的感覺。她的身體累了,心也累了。這時候,另外一個男人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裏,女人最終與男人暗生情愫。令我欣慰的是,男人對霍金也很好,並沒有用言語傷害他,他和女人也沒有選擇私奔。最後,霍金選擇放手,曾經的戀人變成了朋友,和諧的相處。而《時間簡史》的發表,也把霍金推上了一個巔峯。

  我不知道霍金現實經歷過的事情是不是像書裏的故事一樣溫暖又順利,也許他也被人惡語中傷過,也許他也爲情所困,也許他身邊的人對他並沒有那麼寬容,也許他曾遇到過的挫折,遠比我們想象的多…書裏的文字,總是將悲傷的事一筆帶過,也總是會比現實更加美好。

  書裏的霍金,自認爲並沒有受到疾病的太大影響,他依舊幽默風趣,偶爾的感到落魄,是因爲看到身邊行動自如的人,那種落差,會讓他的心受到或大或小的衝擊。不過還好,他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還樂觀的活着,他還能夠呼吸,還能夠看到,聽到,他知道有很多人尊敬他,崇拜他,他享受着現在的生活,這就夠了。

  很多人都說霍金很堅強,並把他當成一種支撐自己努力活下去的力量,覺得他一個坐輪椅,不能動,連話都說不了的人都這麼堅強,我一個能走能跑又能說的人怎麼就這麼快放棄自己呢?對於這種想法,我只是覺得思想還停留在表面,並沒有真正領悟到霍金的精神。

  霍金在我眼裏,就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被上帝關上了門,卻被留了一扇小窗的人,他從窗口爬出,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那片風景,就是宇宙。

  總之,我已經決定再次嘗試讀《時間簡史》這本書,我是真的很想看看霍金這個普通人有多麼不普通。同時,他讓我明白,人的潛力是無限大的,我很喜歡他的一句話:whil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

  如果你也想和萬物對話,不妨在拜讀《時間簡史》之前看看《霍金傳》,相信霍金的故事,將成爲你讀《時間簡史》的巨大動力!

  編輯| 羅可樂

  校對 | 桑朵審覈丨 帥焯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