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僅如此,在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曾經想要對張勳和他所率領的軍隊作出改變,於是就派人對他說,民國都已經建立了,我們所遵循的制度也都已經變化了,所以應當改變我們的服飾,將之前的辮子剪去。就連民國當時流行的剪辮運動也沒有在這支軍隊裏施行,他和他的手下的兵士們依舊在腦袋後面留着一條尾巴似的大辮子,於是他所率領的部隊就被當時的人們笑稱爲“辮子軍”,而他自己也隨之成爲了“張辮帥”。

張勳是江西奉新人,在他小的時候家裏比較苦,所以沒有條件能夠給他喫飽穿暖,於是他就到一個大戶人家去當了書童。但是他當了幾年書童,自己也算有了自己的一番見識,於是他開始不滿足於一生只當一個默默無聞的書童,於是他就想方設法逃去了江南大營,走上了當兵一途,慢慢的他的職位也開始提升,成爲了當時清朝的定武軍的首領。

而當清朝成爲過去,民國時代到來,張勳依舊是定武軍的首領,而這支軍隊在他的領導下似乎依舊沒有什麼變化,清朝的時候番號是定武軍,民國時依然也是。就連民國當時流行的剪辮運動也沒有在這支軍隊裏施行,他和他的手下的兵士們依舊在腦袋後面留着一條尾巴似的大辮子,於是他所率領的部隊就被當時的人們笑稱爲“辮子軍”,而他自己也隨之成爲了“張辮帥”。

不僅如此,在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曾經想要對張勳和他所率領的軍隊作出改變,於是就派人對他說,民國都已經建立了,我們所遵循的制度也都已經變化了,所以應當改變我們的服飾,將之前的辮子剪去。但是張勳卻十分的頑固,不僅沒有聽袁世凱的話,還宣稱寧願死也不會剪掉辮子。袁世凱對此也沒有什麼辦法,於是張勳和他的辮子軍就成爲了當時民國的一道奇景。

但是,在張勳率領軍隊攻進北京,妄圖復辟,卻在十三天後就被狼狽的趕下臺之後,他開始躲藏。據說當時的荷蘭使館收留了他,在他聽到外面傳言說如果將他抓住就把他的頭顱懸在城門上示衆後,當時就嚇得魂不附體,荷蘭公使建議他剪去辮子逃去外國,這時的張勳再也不管什麼“頭可斷,辮難剪”的誓言,麻溜的剪去辮子,套上西服,就出國逃命去也。

如此可見,在張勳的心中,頭實在是比辮子重要多了,之前的誓言和之後的表現可真是實力打臉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