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完美主义的陷阱

你是个失败者吗?你是个自负之人吗?我还想问你,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相信前两个问题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给出否定的答案,因为承认失败、承认自负似乎意味着可耻,而如果真的给自己贴上了“完美主义”的标签,却只会一笑而过,更有甚者会引以为荣,比如很多求职者在面试中被面试官要求列举自己的缺点时,如果回答“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追求完美了,是个完美主义的人”常常有加分的功能.

在关系中,完美主义者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打扮得像光亮闪烁的钻石一样完美无瑕。

不可否认对完美的追求和艳羡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但是又有谁思考过“歌颂、崇尚完美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换个问法,为什么我们不遗余力去追求完美?

我想,大概是是人们将完美主义与价值、成功等画上了等号。

但是,事实往往会给大多数人泼冷水,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 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表明完美主义更容易成功,恰恰相反,真实的情况是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感到失望和不满,自己常常处于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完美”体验中。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完美主义会产生更多的弊病,它往往掩盖了很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厌食症等,从而贻误了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值得警惕的是,在过去的25年间,完美主义者出现的频率和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青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是在持续下降。

▲完美主义者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打扮得钻石一样完美无瑕。

完美主义现象的盛行反映了个体认同感的改变,与我们这个卓越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特征脱离不了关系,也就是说今天的年轻人更专注于追求完美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完美的个人形象、地位和财富方面的影响力等等。

马云爸爸手里的消费数据显示:90年代以后出生的消费群体比老一代人的借贷更多,他们会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花在形象商品和身份产品上,这些都生动地体现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尤其在视觉化的文化中,完美的外表比现实更重要。

社会价值的导向会将这些貌似完美的象征与个人的奋斗、机遇、坚持建立联结,要求个体一次又一次取得卓越的成绩,把事情做到极致。可悲的是,无论完美主义者取得了多大的成就,TA们通常总是把自己的成就视为可悲的失败,完美主义者从来不是为了完善事物或者完成任务,更直白地说是这些都与追求卓越无关,TA们只是带着惴惴不安的情绪在完善不完美的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的近三十年的调研数据显示,由于完美主义导致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比例翻番,从1989年的9%增长到2018年的18%。他们会无休止地追求尽善尽美,不停地提高自己的标准,渴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想要表现得更好。

面对一座巍峨的象征成就的大山时,完美主义让我们对自己说“一旦我抵达巅峰,那么人们就会认为我是成功的、有价值的、完美的。”可是完美主义并不会告诉我们:一旦抵达那个巅峰,我们会再次被召唤到不安全与耻辱的新低地,只得再次攀登那个高峰,这就是完美主义给我们带来的自我挫败的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