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歷史組成部分,就其產生的特定年代而言,它不僅代表着中國貨幣文化各個歷史時代的滄桑演變,也反映出我國曆史、政治、經濟的繁榮與興衰,從這一方面上來說,它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考據價值。 另一方面,錢幣多使用貴金屬或者白銀製造而成,本身具有不凡的高貴价值,又不可再生、圖案雕刻精美、文字書寫清秀有力,內容極爲耐人尋味,銀光閃閃、品相完整的錢幣更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空間,因而其藝術收藏價值更是無法估測值更是無法估測。

這一枚國父孫中山先生國父紀念館壹圓銀幣幣面圖文體現了典型的西洋深浮雕技法,正面鐫孫中山正面肖像,上端鐫“國父孫中山先生”七字,左右兩側分鐫“壹圓”二字。

銀幣背面的上端鐫加框的“國父紀念館”五字,下有云霞,下半面鐫有初升的旭日和臺北國父紀念館建築和園林鳥瞰圖。在蔣介石主政臺灣時期,曾經制定反攻大陸的計劃,並派遣特工人員通過各種渠道以隱蔽的身份潛伏大陸伺機而動,後來因爲大陸的政治形勢日趨穩定、政權鞏固而使得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劃流產,1966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國父紀念館壹圓銀幣系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實施階段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間由臺灣祕密派遣到大陸潛伏的國民黨軍政特工人員帶入大陸。從現在的鑑賞方面來說,錢幣的品相完好,又泛着銀色光澤,這枚錢幣在現在的古玩界裏是極爲罕見,極具收藏價值的。

紀念館介於忠孝東路、仁愛路、光復南路與逸仙路之間,是爲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設計興建的。臺北國父 紀念館於中華民國53年(1964年)年籌建,落成於中華民國61年(1972年)5月,原隸屬於臺北市政府,中華民國75年7月改隸臺灣當局教育部,併合並陽明山中山樓,機關名稱從國父 紀念館管理處易爲國立國父 紀念館。臺北國立國父 紀念館高30.4m、每邊長100m、每邊由14支灰色大柱,以黃色屋頂採頂起翹角像大鵬展翼的形狀,全部面積共35000坪,爲仿中國宮殿式建築,巍峨雄偉。臺北國父 紀念館館內有大會堂、演講廳、國家級的藝廊中山國家畫廊、國父史蹟展東室、西室,東室是以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國爲主題的展覽室,西室是以孫中山先生與臺灣爲主題,並介紹臺灣的歷史等等區域。

直徑4mm 重量:26g

近年來,隨着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銀也日漸走俏,且價格路上揚。尤其是珍品銀,在藏品交易市場上表現異常活躍。1997年3月,在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枚1929年發行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壹圓”,220萬元的高價成交。

中國藝術品市場極度火爆,古錢幣、瓷器、書畫成爲收藏熱點。由於古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極爲稀少,收藏價值無法估量。如今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館搜刮而去,唯有在古玩會上偶爾能見到古錢幣身影。“國父孫中山先生壹圓”由於極爲稀少,已經多年未見其蹤影。

目前深圳御鼎國際藝術品展覽銷售有限公司有幸徵集到兩枚“國父紀念館”孫中山先生紀念幣,錢幣直徑4mm,重量爲26.1與26g,由前香港蘇富比首席鑑定官“黃鐵軍”老師親自鑑定,確定藏品真品無誤,藏品品相價格非常之高,預計登陸2018年尾最後一張新加坡洛克菲勒專場拍賣,具體定價面談。黃鐵軍評價極高,藏品收藏,保值,利潤空間極大,是一枚投資與收藏都具備超高價值的稀有錢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