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存在这样的困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习惯性的下意识推迟延缓,无论事情有多么紧急,心里想的是能延迟进行一秒是一秒。

间歇性努力,习惯性拖延,大概是很多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李诞说过一句话:“做废物是极需要天赋的,普通人只配好好活着。”

可普通人光是达成好好活着这一目标,往往需要拼尽全力。

习惯性拖延最大的弊端是,在延迟做事的过程中,是伴随着严重焦虑的,前方始终有事情在等这里,即使是躺着不动,内心实际上也在焦虑中煎熬。

拖延过程中的焦虑所带来的疲惫感,其实远比努力本身累得多。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专心学习和工作?

习惯性拖延往往伴随着工作、学习时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正是这样的注意力集中障碍让我们更抗拒做正事。

实际上,我们的注意力是被潜意识给抵消掉了。

当我们坐下来准备着手做事时,此时你的主观目的是完成当下的要务,但同时你也清楚地知道,你脑子里现在有着各种各样干扰你做事的“幻想”,这些“幻想”会很扰人并且源源不断地去“攻占”你的大脑。对于这些干扰,除了等它慢慢消失之外,似乎我们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就任由自己的注意力飘到了别的地方。

就好像此时你的其它各个“子系统”突然之间向你提出了各种需求:“我需要看一会儿手机”、“我需要擦一擦家具上的灰”、“我需要吃点东西”、“我需要喝杯咖啡”……

工作和学习的特质是它们本事是枯燥繁琐的,但同时也是紧要的。习惯性拖延是因为你身体的子系统感受到了无聊和不高兴,于是它们会不停跳出来,不断试着去控制你的感知和行动。

只要能不工作不学习,你脑子里就能乱七八糟想一堆东西来作为你逃避的借口。

如果你没有浪费这些时间,你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我们总是一边羡慕着那些高效的人的做事效率,一边又为自己原地踏步的人生感到焦虑,同时又纵容着自己的停滞。

我们每天大约浪费多少个小时?一周又浪费多少个小时?

我们沉溺在无所事事毫无质量的刷手机上,看着那些我们根本不感兴趣、不在乎的东西,甚至看完还会觉得难受,就这么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一无所获。

如果我们的人生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那么不如问问自己,如果你停止浪费眼前的时间,你的人生将会是怎样?

如果你对当前的现状感到不满,那么试想一下继续拖延下去的你,能不能够接受五年后的你继续为你的拖延和逃避买单。

心理学上有一个进展原则,是说当我们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会比达成目标时更幸福。反之持续的停滞会消减你人生中的大部分幸福感。

几点停止拖延的建议

利用番茄工作法。准备一个小的计时器,不要用手机,防止自己经受不住诱惑。每25分钟休息5分钟(设置时间依据完成任务强度调整)以此循环。是一种能够让人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时间可以给你一种紧迫感,切记的就是让自己遵守规矩,不提前终止,也不因为状态太好而延长。

清空大脑,把别的待办事项清出大脑。可以做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然后专注完成当下的第一要务。

用早上的时间用来做你最容易拖延,或者需要高度专注的事情。早上是注意力最集中也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大脑通过睡眠把很多零碎的记忆清出了空间,也是最容易接受任何事情的时候。

避免完美主义。前一天晚上安排好今天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完成了关键的几个任务,或是任务的八成左右,剩下的时间就毫无负罪感地让自己休息,最好不要熬夜做事,加重第二天的负担。即使担心做不好,也要着手去做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着要在自己有充沛的状态、做好所有准备时才会开始做事,往往在你所谓的做准备的过程中,勇气就被消解了大半。

习惯性拖延的症结所在,便是想做好准备,想要追求完美,恐惧失败。结果往往进退失据,陷入拖延的困局。

“随便做一点点,做的差也没关系。”

心理学家荣格发展出过一个理念,关于骗子、小丑和喜剧演员是救世主的前身。

因为当你开始学习东西、从零开始做一项工作,你需要接受面对前方的未知自己可以是一个傻瓜,只有将自己推到陌生事物的面前,你才会成长。

愿意当一个傻瓜是你转变的前提。你不用过多苛责自己,每一点进展都能带来满足感,这也是正反馈的激励作用,抛掉挫败感,以每一步成功触发下一步的成功。

错误是可以弥补的和改进的,但前提是你要着手去做,如果一直延迟进行,一切都是空白,一切都无意义。

持续性的拖延就仿佛始终置身于黑暗之中,你无法看见四周的光点。但只要你开始踏出第一步,你会看见前方的光亮,你磕磕绊绊的行进中,你会更加接近那一大片的光亮所在。

人生没有停滞,只有倒退,所以不进则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