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現於敦煌藏經洞的唐鹹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標有明確刊刻日期的印刷品。鹹通九年刊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由卷首畫﹑經文及施刻人組成。

發現於敦煌藏經洞的唐鹹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標有明確刊刻日期的印刷品。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至英國,現收藏於大英國家圖書館。

鹹通九年刊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由卷首畫﹑經文及施刻人組成。其卷首的扉頁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畫作品之一。刻本《金剛經》6紙,每紙70餘釐米,四周單邊,框高23.7釐米。首有淨口業真言、奉請八大金剛等前儀5行;尾有真言4行,題記1行。題記作:“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爲二親敬造普施。”通卷文字秀美、唐楷風格濃郁,刀法洗練,墨色均勻。鹹通九年爲公元868年,距今已1100多年。觀賞此卷,不能不爲唐代雕版印刷術之高超所傾倒。

長28.5釐米,左上角榜書“祗樹給孤獨園”,主題爲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向四衆弟子宣說《金剛經》。有單線邊框。扉畫中央釋迦牟尼身着通肩袈裟,正結跏趺坐在蓮花筌蹄上說法。上有天蓋,配以翠葉,或爲“祗樹”之意。左右有護法金剛。前有一桌,蓋布垂地,中鋪長條花氈,桌上放置香爐等供養物。地鋪方格七葉圖案地毯。桌前一比丘脫鞋胡跪於臺前,正雙手合十問法,旁作榜書“長老須菩提”。釋迦牟尼兩側有四衆弟子16人,分別爲國王、大臣、女衆、僧人、菩薩,除僧人身着袈裟,其餘均着華裝。諸人合十恭立,肅默聽法。上有兩天女散花,盤旋於上;下有雙獅子聽經,躺臥於下。構圖繁簡得當,人物表情生動,刀法純熟細膩,線條圓潤流暢。無疑屬於版刻藝術成熟期的作品。

該卷全長496.1釐米,高26.8釐米。共8紙。前7紙紙張相同,其中第1紙爲木刻扉畫,第2紙到第7紙爲木刻《金剛經》。

這是第8紙,是利用廢棄殘狀所接拖尾。尾有原軸,兩端塗黑漆,頂端點朱漆。

此卷於1907年被匈牙利人斯坦因從中國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盜至倫敦,現藏大英圖書館。

此卷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公認爲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明確刊刻日期的印刷品。此後雖有刻印年代稍早的韓國慶州武則天時代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和日本奈良的《陀羅尼經》等印刷佛經被發現,然簡陋粗疏,且殘缺不全,而鹹通印本《金剛經》大致完好無缺,且刻印精細,遠勝此二者,被譽爲“雕版印刷第一神品”。

本文由福羲國際拍賣古玩小家撰寫

歡迎交流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