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由世界衛生組織主辦,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中南大學和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承辦的“第三屆全球異種移植臨牀研究規範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來自中國、美國、瑞士、英國等11個國家的30餘名移植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及食品和藥物監督官員,圍繞異種移植臨牀研究的生物安全、研究規範、醫學倫理和研究成果等問題進行研討,共同探討異種移植醫學的現狀和未來。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友志出席會議。

長沙被譽爲“國際異種移植重鎮”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王維教授團隊在“豬胰島移植”上獲重大突破且居世界領先水平。

2014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國際移植大會上,王維介紹了湘雅三醫院團隊在“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上取得的新進展,獲得國際學術界稱讚。今年6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異種移植大會上,王維團隊的成果又一次獲贊。昨日,參加本次研討會的王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國際異種移植重鎮”

“目前,隨着同種器官移植在臨牀上的廣泛開展,器官來源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院長張國剛教授表示,爲給人類器官供體短缺問題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科學家不斷探索、研究異種器官移植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

王維教授(前)和團隊成員在實驗室進行研究。

“20名1型糖尿病患者,經肝動脈移植豬胰島細胞治療糖尿病,18名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張國剛介紹,2008年,王維開展的豬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研究,引發國際學術界持續高度關注。

2016年4月15日下午,湘雅三醫院宣佈:該院異種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臨牀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成功將醫用供體豬的胰島,移植到3位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而胰島移植,是治療1型糖尿病和胰島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辦法。

而據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威斯敏醫院腎病與移植中心高級研究員、異種胰島移植實驗室主任易受南教授介紹,在2008年長沙首屆相關研討會上,全球批准進行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的國家共2個:中國和日本。當時,日本的研究方案中移植病人胰島素減量僅約20%,病人術後一年糖化血紅蛋白與術前相比,基本維持不變。

在湘雅三醫院,接受豬胰島移植治療的3位1型糖尿病患者中,1位移植病人胰島素減量80.5%,血紅蛋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其餘2位移植病人胰島素減量分別達到57%和56%,糖化血紅蛋白也有下降,療效明顯超過日本同行,居世界領先水平。長沙,被國際醫學界譽爲“異種移植重鎮”。

研究成果進入臨牀階段

“當時的3位1型糖尿病患者,均爲男性,分別爲22歲、26歲和32歲。”王維介紹。

其中22歲男性患者在治療前,因患嚴重的糖尿病,體重僅50公斤,已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待在家中。經過治療後,不僅體重增加到60公斤,還可以外出打工了。26歲男子因患嚴重糖尿病,其父患上了抑鬱症。經過治療後,男子生活能自理了,並且還結了婚。其父親的抑鬱症明顯緩解,該患者母親說:“感謝王教授及其團隊,治好了我們家兩個人的病!”32歲的男子經過治療後,高興地說:“我終於可以喫一頓飽飯了。”

然而,糖尿病患病人數在全球範圍持續增長。據相關統計, 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約4.25億。在我國,2017年糖尿病人數爲1.14億。

“目前,全球每年有400餘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其中7%左右是因高血糖,17%左右是因低血糖,70%左右是因糖尿病併發症。”王維表示,“豬胰島移植”研究的重大突破,意味着90%的糖尿病相關患者,有了接近治癒的希望。

2017年9月8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發佈王維團隊研究的“新生豬”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小樣本臨牀研究專家評審結果,王維透露該研究已進入臨牀階段,預計兩年內可造福患者。

突破三道安全性難關

“2016年的研究結果,已非常接近人同種異體胰島移植臨牀療效,並證實了豬異種胰島移植的生物安全性。”王維說,“我們團隊持續了20餘年的研究,併成功突破三道安全性難關。”

顯微鏡下的供體豬胰島。

第一關是生物安全性。湘雅三醫院聯合湖南賽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了亞洲首個異種移植豬供體培育及胰島製備研發中心,用製藥的標準培育出醫用級的供體豬,充分保證了生物的安全性。

第二關是移植過程中的免疫排斥反應。湘雅三醫院聯合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歷時10年創造了國際上最先進的誘導免疫耐受新技術,可以成功地減少體內細胞對移植細胞的排斥。其技術核心是“調教”人體的T細胞,T細胞是“哨兵”細胞,發現外來細胞便發出警報,動員體內的排斥系統對外來細胞進行攻擊,“調教”人體T細胞認識移植的豬胰島,是“友”不是“敵”,不排斥移植物,不損害病人的免疫系統,大大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降低了副作用,改善了移植後的效果。

第三關是創新移植手術方法,讓手術更安全,更有效。“研究結果取得重大突破,是中南大學實行校企結合,將實驗研究轉化爲產業化成果的成功範例。”王維說。

揭祕

治療糖尿病爲何相中了豬胰島?

“糖尿病分慢性和急性,在醫學上將其稱爲2型和1型。”湘雅三醫院內分泌教授莫朝暉介紹,其共同點,就是人體胰島素分泌出現了缺陷或者它的生物作用受損,造成出現高血糖等症狀,導致人體各種組織出現併發症,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併發症。

但兩者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明顯不同。2型是慢性起病,患者體內產生的胰島素功能並未完全喪失,可通過有效治療來緩解症狀。再者,大多數人的胰島功能,自然衰竭的時間爲10年至20年,只要注意保健並積極配合治療,病情總體可以穩定。

1型則是急性起病,來勢兇猛。人體胰島功能很快衰竭,造成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不僅發生各種併發症,還易造成酮症酸中毒,必須採用注射胰島素治療,否則危及生命。對此,目前成功的治療方法就是移植胰島。

“最終選擇豬胰島,供體豬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無指定病原體,在養殖過程中,整座豬舍完全密封,空氣過濾,豬食和餐具全部高壓滅菌。”王維介紹。

爲了避免發生豬病毒感染人的風險,王維教授還給記者說起了天南海北尋找“救命豬”的故事。

之所以選定豬胰島細胞,王維解釋說,豬和人類一起生活了幾千年,沒有嚴重的、不可避免的共患疾病。豬胰島素和人胰島素結構極相似,僅差一個氨基酸,而且豬的繁殖期短,胰島細胞容易獲得。

然而,要找到一頭真正的“救命豬”並不容易。異種移植最大的風險來自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C,這是一種在豬體內正常存在的病毒,但移植後可能會發生豬病毒感染人的風險,必須找到一種缺失內源性逆轉錄病毒C的豬。

爲尋找最適合的供體豬種源,王維帶着學生北上青藏高原,南下海南島,到十幾個省區的偏遠鄉村篩查了幾十類豬源。“有次到青海找豬,要提取30多頭豬的血液標本,大家都跳到豬圈裏採標本,爛泥和豬糞糊得鞋褲臭烘烘的。坐出租車時,司機盯着我們看了半天,問我們是做什麼的,從哪裏來,怎麼這麼臭。”回憶起那段找豬的日子,王維開懷大笑。

歷時3年,他們行程數萬公里,終於篩選出最適合移植用的豬源,再通過近交,培育了一個遺傳表現穩定的豬種。

可見,豬是目前發現的最適合爲異種移植提供器官的物種。它的心臟、肝臟、腎臟、胰島、神經細胞以及軟骨細胞,與人的相應器官、組織和細胞在結構、功能上幾乎完全一致,移植到患者身上完全可以發揮原有器官的作用。加上豬資源豐富,易於餵養,價格便宜,是可提供移植動物中最理想的物種。

名詞解釋

異種移植

異種移植即跨物種器官移植,主要解決同種移植供體不足的問題。是指將一個物種的組織移植到另一個物種體內,例如,從豬到人。

與同種移植不同的是,異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從而使得這種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負責組織排斥的免疫系統將很容易地識別出外來組織,並強烈排斥它。既然動物可以爲移植提供無盡的來源,異種移植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研究課題。豬雖然看上去和人有着很大的差異,卻有着相似的器官結構,因而成爲該領域內研究的焦點。

王維簡介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主任醫師、影像醫學教授、國家幹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爲介入放射學及分子影像學。在胰島細胞肝內移植、移植免疫以及帕金森病基因治療等方面的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來源:長沙晚報

爲新技術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