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四个学校

吴 茂 水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年龄和现在的中小学生相仿,他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呢?

人的一生,与他的生活学习环境密切相关,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是这样。不同的是,现实中人的生活环境是社会自然赋予的,作为个人虽说面对的生活空间有限,但多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取舍,贾宝玉的生活环境则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他只能被动地接受。

作者给宝玉安排的第一个学校是童年的启蒙教育,犹如现在幼儿园、小学,老师是疼他爱他的姐姐元春。作者没有直接描述元春是怎样对宝玉进行启蒙教育的,只是在第十八回作了补充:

那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虽为姊弟,有如母子。(第十八回)

因为是元妃亲授,自然十分成功。作者在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用了整整二回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启蒙教育的成果。

第十七回是对元春教育成果的一场考试,考生是宝玉,主考官是贾政。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盖了个省亲别院,后来元春把这个别院命名为大观园。贾政带众清客为初具规模的别院中的楼宇景点题匾额对联,恰好宝玉误走误撞(实际是作者安排的)也参加进来了。有宝玉这个少爷在,众清客自然让着,宝玉倒成了主角。

经宝玉拟题名的匾额有径通幽曲、沁芳、有凤来仪、杏帘在望(稻花村)、蓼汀花溆、蘅芷清芬、沁芳闸、芳香绿玉等。

给景点题名并非易事,题名必须与景点的意境相对应,题名要有出处,有的还要配相应的对联。比如:

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罢。”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依我拙裁,欧阳公句,‘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宝玉回道:“老爷方才所说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也用泻字,似乎不妥。况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拟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何如?方才众人编新,你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有趣的是在命名“稻花村”时,宝玉认为这一景点“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缺少自然之气,贾政有点生气,罚宝玉作一对子。宝玉虽有点紧张,但还是脱口而出:

“新绿涨添沅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沅意为洗,葛指用植物葛织成的衣服,沅葛就是洗涤用葛织成的衣服,出自《诗经·葛覃》,采芹一词则出自《诗经·鲁颂》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经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可见此时的宝玉已具备了一定的国学基础。

对宝玉题匾额对联,贾政是怎样评价的呢?

在题匾之前,贾政对宝玉已有所了解——

贾政近来闻得代儒称赞他专能对对,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所以此时便命他跟入园中,意欲试他一试。

即有意让他参加题匾,这是准考证。

而对宝玉题匾的评价,从贾政的表情和片言只语可以看出,贾政对宝玉的表现是赞许的——

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越发同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也就是说考试及格,顺利通过了考试。

幼儿教育就是那么神奇,读儿篇贤文,背几首古诗,朗朗上口,不一定懂得其中的意思,长大后会慢慢回味,受用终身。

第十八回是元春对宝玉所题匾额的验收。元春进省亲别院惊叹“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命名别院为“大观园”,对各景点的匾额进行了一番修改:

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

元妃乃命笔砚伺候,亲拂罗笺,择其喜者赐名。因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对联云:“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又改题:“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院”。“杏帘在望”,赐名澣葛山庄。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飞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匾额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又命旧有匾联不可摘去。

接着元妃又命众姐妹等各题一匾一诗。宝玉共写了四首,第四首是黛玉代写的: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这首诗虽说是黛玉写的,杏帘在望则是宝玉在为稻花村命名时就提过了,当时贾政还罚宝玉作一对联,宝玉脱口而出“新绿涨添沅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也许因为有宝玉的这副对联,元妃把杏帘在望改为浣葛山庄,而宝玉后又认为稻花村更符合自然,元妃又把浣葛山庄更名为稻花村,足见元妃对宝玉题名的重视。从宝玉脱口而出的这一对联可以看出,元妃曾教授过宝玉《诗经》而宝玉也熟读了《诗经》。

贾政对元妃说,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果进益了。”元妃虽然对部分题匾、景点的命名作了些修改,但基本上保留了宝玉的原意,既是对宝玉的肯定,也显示了自己对宝玉及众姐妹的教育有方。

宝玉经贾政考试及格,经元妃验收通过,可以毕业了,大概相当于现有的初中毕业吧。

作者给宝玉安排的第二个学校是家庭私塾。作者没有对这个学校作具体的描述,我们只能通过文中的片言只语去追寻它的踪迹。

第三回黛玉进贾府,贾母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我们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因为是家庭私塾,这个学校不但有宝玉这样的男生,而且还有姑娘们这样的女生,也就是说男女可以共读。

第七回宝玉对秦钟说:“我因业师上年回家去了也现荒废着呢。”因为老师回家,这个学校停办了,此后老师再没回来,也没有招聘新的老师。

那么宝玉在这个学校学到些什么呢?

第三回黛玉进贾府,宝玉在给黛玉表字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这个时候宝玉和众姐妹还在这个学校学习,可见宝玉在这个学校学过《四书》,且认为《四书》不是杜撰的,而且读进去了,知道这部书的内容。

到底宝玉学了些什么书籍,第七十三回给我们列了一张清单:

这里宝玉听了,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想来想去,别无他法,且理熟了书预备明儿盘考。口内不舛错,便有他事,也可搪塞一半。想罢,忙披衣起来要读书。心中又自后悔,这些日子只说不提了,偏又丢生,早知该天天好歹温习些的。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算起五经来,因近来作诗,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别的虽不记得,素日贾政也幸未吩咐过读的,纵不知,也还不妨。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连“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等文,不过几十篇,这几年竟未曾温得半篇片语,虽闲时也曾遍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工夫,如何记得。这是断难塞责的。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虽贾政当日起身时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

从中可以看出,除四书五经外,宝玉还学过篇“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等古文,还有时文八股。此外宝玉还学过《南华经》即《庄子》(参看第二十一、二十二回)。前面提到过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也可以看出宝玉在诗词方面也是很有天赋的。

我们不能说这些书都是在家庭私塾学习的,但至少可以说,家庭私塾的学习经历为宝玉此后在贾政的督促下、在各种条件下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学的好不好还要看高考,那时候的高考就是乡试,为了应付乡试,“宝玉便命麝月秋纹等收拾一间静室,把那些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都找出来搁在静室中,自己却当真静静的用起功来。”(第一百一十八回)这叫临时抱佛脚。在锦衣军查抄宁国府、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的情况下,经过简单复习宝玉竟然考了第七名,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贾兰却只考了个一百三十名。宝玉中举,元春的启蒙教育和家庭私塾的授课功不可没,当然要加上贾政的督促。

中举了就可以当官了,当然还要拼爹,有显赫的贾府为背景,宝玉、贾兰也算是官二代,封个什么官没问题。只是宝玉并不在乎什么官,跟着那一瘸一拐的一僧一道走了。

作者给宝玉安排的第三个学校是家族私塾。这个学校为贾府之义学,系祖上所立。在宝玉还没进校时就已经存在,第七回宝玉初见秦钟时就向他介绍了这个学校:“我们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这个学校的老师贾代儒虽与贾母同辈,但非嫡系宗族,为人迂腐,是一个被看不起的人,且授课无方。贾代儒年老体弱,学校的事务常让他的孙子贾瑞管理,而贾瑞是一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学生,对学生放任自流,整个学校混乱不堪。

这个学校有二大特色,一是同性恋,一是打架斗殴,而且打架斗殴是因同性恋争风吃醋引起的,二者交织互为因果。作者在第九回用了差不多整整一回对这地一现象作了描述,下面摘取二段,一段是同性恋,一段是打架斗殴,让你见识一下:

金荣只一口咬定说:“方才明明的撞见他两个在后院子里亲嘴摸屁股,一对一肏,撅草根儿抽长短,谁长谁先干。”

谁知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淘气不怕人的。他在座上冷眼看见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飞砚来打茗烟,偏没打着茗烟,便落在他桌上,正打在面前,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贾菌如何依得,便骂:“好囚攮的们,这不都动了手了么!”骂着,也便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菌如何忍得住,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终是身小力薄,却抡不到那里,刚到宝玉秦钟桌案上就落了下来。只听哗啷啷一声,砸在桌上,书本纸片等至于笔砚之物撒了一桌,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贾菌便跳出来,要揪打那一个飞砚的。金荣此时随手抓了一根毛竹大板在手,地狭人多,那里经得舞动长板。茗烟早吃了一下,乱嚷:“你们还不来动手!”宝玉还有三个小厮:一名锄药,一名扫红,一名墨雨。这三个岂有不淘气的,一齐乱嚷:“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贾瑞急的拦一回这个,劝一回那个,谁听他的话,肆行大闹。众顽童也有趁势帮着打太平拳助乐的,也有胆小藏在一边的,也有直立在桌上拍着手儿乱笑,喝着声儿叫打的。登时间鼎沸起来。

奇怪的是宝玉对这一现象并不反感,好象这是很自然的事。其实宝玉也有同性恋的倾向,对所结交的同性朋友大多是以貌取人,如;

秦钟,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第十五回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宝玉不但不加责怪,反而拿秦钟取笑,且对秦钟说:“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宝玉与秦钟不但有同性之情,而且有同性恋之实。

蒋玉菡,戏班演员,艺名琪官,擅唱小旦,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宝玉赠以玉玦扇坠和袭人所给的松花汗巾,蒋玉菡则回赠北静王所赐的茜相国女国王贡奉的大红汗巾。汗巾是古代男女这间的订情之物,二人的关系超乎常情。(参看第二十八回)宝玉与蒋玉菡无同性恋之实,但有同性之间的暧昧关系。

北静王,名字水溶,第十五回宝玉见北静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北静王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二人互相仰慕,但无单独相处的机会,属于同性之间的意淫。

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第四十七回) 薛蟠曾想调戏他反被揍了一顿。宝玉欣赏他的为人,欣赏的性格,但二人没有同性恋关系,应算是义气相投的朋友。

一个是同性恋,一个是打架斗殴,这种畸形的野鸡学校,宝玉在里面能学到什么呢?没学坏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作者给宝玉安排的第四个学校是大观园,这个学校是元妃提议创办起来的:

如今且说那元妃在宫中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第二十三回)

在进大观园前,贾政是这样敦促宝玉的:

“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第二十三回)

不管是元春还是贾政都是希望宝玉能在大观园这个优雅的环境中好好读书。

宝玉能进大观园十分高兴,还写了四首四季即事诗。但没几天就不自在没有热度,心生烦恼闷闷不乐。书僮茗烟见他这样便从外面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对其中的《会真记》着了迷,也让黛玉看了。宝玉情不自禁地自比张生,对黛玉说: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第二十三回)

在进大观园前宝玉与秦可卿有梦中的性行为,与袭人试过风云雨,进大观园后还与多个丫环发生关系,其中虽然也有一个情字,但都不是恋情。宝玉与黛玉在看了《会真记》后的情景交流才是真正的恋情。“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本《西厢记》见证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初恋。

在大观园里能宝玉的学习沾上边的只能是大观园的诗词活动。大观园的诗词活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诗词活动是第三十七回的海棠社以及紧接着的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和螃蟹咏。海棠诗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依次都写了,由大家认为最公道的李纨评阅优劣,结果宝玉得了最后一名:

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第二次诗词活动是第五十回的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宝玉见众姐妹联诗竟然走神,差点联不上,结果还是垫底,得了最后一名,还被罚到到栊翠庵折梅枝:

宝玉正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李纨笑道:“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第三次诗词活动是第七十回的的他桃花社,炷香限时写诗,宝玉交了白卷:

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李纨笑道:“这算输了……”

几次写诗,宝玉都排在最后。这可能存在众多女生有意调侃唯一的男生,但即使排除这一因素,宝玉与几个姐妹相比,最多也只能打个平局。进入大观园后,宝玉在自己较为擅长的诗词方面并没有什么进展。

除了《西厢记》和大观园诗词活动,宝玉还读了些什么书,关于这一方面作者也没有具体的描述,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宝玉的学习情况。第七十回贾政完成公干即时回京,肯定要检查宝玉的学习情况,袭人乘机规劝宝玉:

宝玉进入怡红院,歇了半刻,袭人便乘机见景劝他收一收心,闲时把书理一理预备着。宝玉屈指算一算说:“还早呢。”袭人道:“书是第一件,字是第二件。到那时你纵有了书,你的字写的在那里呢?”宝玉笑道:“我时常也有写的好些,难道都没收着?”袭人道:“何曾没收着。你昨儿不在家,我就拿出来共算,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依我说,从明日起,把别的心全收了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宝玉听了,忙的自己又亲检了一遍,实在搪塞不去,便说:“明日为始,一天写一百字才好。”

每日一篇,三四年工夫起码也要写七八百篇,宝玉只写了五六十篇,不到十分之一,连最基本的要求都远远没有达到,更不要说读书学习了。

宝玉有点紧张,王夫人也为他担心:

王夫人便说:“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这一赶,又赶出病来才罢。”

好在众姐妹帮忙想了一个办法:

探春宝钗等都笑说:“老太太不用急。书虽替他不得,字却替得的。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就完了。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贾母听说,喜之不尽。

探春宝钗二人每日也临一篇楷书字与宝玉,宝玉自己每日也加工,或写二百三百不拘。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宝玉和紫鹃作了一个揖,又亲自来道谢。史湘云宝琴二人亦皆临了几篇相送。凑成虽不足功课,亦足搪塞了。

也就是说大家集体为宝玉作弊。

后来因贾政奉旨顺路查看赈济推迟回京日程,宝玉又一下子松弛起来了:

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

可见自进入大观园后,整日里无所事事,沉溺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之中,根本无心于学习,反而是荒毁了学业。既辜负了元春的一番美意,也辜负了贾政的敦敦教诲。

宝玉的四个学校,前二个是正规的学校,有着正规的教育。这二个学校为宝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也是后来宝玉能顺利中举的原因,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宝玉是一个有天赋有才华的人。后二个学校是畸形的学校,一个是同性恋打架斗殴,一个是女子学校只有一个男生,在这样畸形的环境中,即使你再有天赋再有才华,也无法成才。宝玉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整日里无所事事,最后走向了虚无。二个不同类型的学校,一前一后,一正一畸,前后对比,象是一场梦,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可见作者的高明之处。我们在欣赏《红楼梦》精湛的艺术描写时,却不要被贾宝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气氛所感染,更不能象宝玉那样走向虚无。辛辛学子惟有勤学上进努力奋斗,才能有美好的前程。

简介:吴茂水,现年74岁,原福建省漳州糖厂退休职工,闲居。1962年福建省漳州二中高中毕业,197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