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這位開國少將,名叫熊伯濤,不光喜歡喝酒,還喜歡研究酒,跟茅臺有一段非常深的淵源。

熊伯濤將軍對茅臺酒情有獨鍾,號稱“千杯不醉”,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茅臺酒》。

在文章中,熊伯濤成了一名“品酒師”,還加入了自己在茅臺鎮品酒的經歷,被編入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一書中,影響非常大。

下面,咱就來看看熊伯濤當年在長征途中路過茅臺鎮的故事。

當時,熊伯濤在紅一軍團教導營,教導營對國民黨周渾元部進行乘勝追擊,在戰利品中,正好找到了熊伯濤心心念唸的茅臺酒,忍不住直接拿起一瓶酒就開始喝起來。

更讓熊伯濤喜出望外的是,他們的駐地附近就有一家酒坊,地窖裏竟然有上千瓶茅臺酒!看到這個場景的熊伯濤,頓時兩眼冒光,這回不僅大飽眼福,更是大飽口福啊!

熊伯濤拿了幾瓶茅臺酒,帶到了自己的屋裏,甚至把枕頭都換成了茅臺,直接枕在上面睡覺,到半夜聞到香味後,又從睡夢中爬起來,大喝幾口,甚至做夢都是喝他的茅臺。

後來,熊伯濤把這次的經歷寫成了一篇文章,就叫《茅臺酒》,被編入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既成爲紅軍長征的重要文章,也成爲關於茅臺酒的名篇。

但是,熊伯濤後來過草地的時候,別說是酒了,就連喫的都成問題,差點餓死。

當時條件惡劣,熊伯濤幾天幾夜沒喫沒喝,後來直接餓到昏死過去,倒在了路邊,幸好有人及時發現,給他喫了點乾糧,這才救了他一命。

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驚險的呢!熊伯濤在爬雪山的時候,本來他和黃春庭、劉少卿三個幹部都分配了帳篷,但是熱心腸的他們沒捨得自己用,都把帳篷給了傷員,他們三個人擠在一條單薄的毛毯下面,相互抱團取暖。

等到第二天早上,熊伯濤他們三人很久都沒有起來,戰士們覺得很奇怪,過去掀開那條毛毯,結果眼前的場景讓大家都看呆了——他們三人都被凍僵了,分都分不開!

大家一看,趕緊給他們生火,把這三個“冰雕”給化開了。

化開之後,他們三個竟然安然無恙,只有一些輕微凍傷,就連當時軍隊裏的醫生都覺得是個奇蹟,因爲在那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一般人早就不行了,但是這三個人卻都活了下來,太幸運了!

建國後,熊伯濤和劉少卿都被授予少將軍銜,每次見面,兩人都會聊起這件事,感慨一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