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一路打敗了很多部隊,殲滅敵軍達10萬多人,在和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率先轉移到了陝北,和劉志丹一起鞏固擴大了陝北革命根據地,爲中央紅軍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粟裕的紅七軍團失敗了,徐海東帶領的紅25軍卻成功了。

在美國記者斯諾的《西行漫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在紅軍的領導人中,恐怕沒有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祕的了。”

爲什麼說徐海東是“大名鼎鼎”和“神祕”的呢?這就要從徐海東參加過的戰鬥說起了。

徐海東指揮的戰役,大多數都是成功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出其不意的奇襲,總能找到敵人的薄弱地方,然後一擊致命。

這樣的徐海東,讓人聞風喪膽,就連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曾經告誡部下們說,只要有徐海東在,就不要輕舉妄動。

1932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對鄂豫皖的第四次圍剿,紅四方面軍不得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其實在這之前,徐海東就已經帶領紅25軍轉移到了鄂東北。

這次轉移,其實和粟裕帶領紅七軍團向江南一帶轉移非常相似,目的都是爲了吸引圍剿紅四方面軍的兵力。但是,粟裕的紅七軍團失敗了,徐海東帶領的紅25軍卻成功了。

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一路打敗了很多部隊,殲滅敵軍達10萬多人,在和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率先轉移到了陝北,和劉志丹一起鞏固擴大了陝北革命根據地,爲中央紅軍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徐海東被任命爲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

徐海東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本來可以繼續創造更大的戰功,但因爲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只能退居後方,靜心休養,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上場。

1955年授銜時,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排名僅在粟裕之後。臥牀養病的徐海東聽到這個消息後,坐立難安,多次向上級報告,請求降銜,但是上級沒有同意。

後來,徐海東見到總理,對總理說,自己在1940年後一直在養病,沒有爲黨作出貢獻,這樣的軍銜自己受之有愧。但總理沒有同意,說:“考慮到你爲革命做出的重大貢獻,授你大將,不高也不低,正合適。”

徐海東資歷深,能力高,但是他對名利卻看得很輕,早在紅軍時期,就曾經兩次讓賢。

1931年4月,徐海東在第二次“反圍剿”中受了重傷,在醫院治療了很長時間。因爲戰事喫緊,上面另外指定了一個人代替徐海東當團長。

等徐海東身體稍有好轉,就回去了部隊,但是,這個時候新團長已經到位,總不能再讓人家回去吧?怎麼辦?上級領導正在爲難的時候,徐海東主動找到領導,說只要能讓我繼續打仗,我願意當副團長!

1934年11月,上級派程子華到紅25軍輔佐徐海東,但是徐海東主動讓賢,提議讓程子華擔任紅25軍軍長,自己擔任副軍長。

上級覺得徐海東當副軍長太屈才,面子上也不好看,但是徐海東卻說,程子華的革命鬥爭經驗比我豐富,完全有能力勝任軍長,我給他當副軍長,可以向他好好學習。

徐海東就是這樣的人,只要能讓他繼續打仗,擔任什麼職務都無所謂,對名利看得很輕,因此,到1955年授銜時他主動申請降銜,也就不足爲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