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棣與當和尚的建文帝居然見面了,歷史上朱棣到底有沒有找到過朱允炆呢?
在《大明風華》第17集,朱棣見到了當和尚的朱允炆,衆人都擔心他會下殺心,但最終他說了一句話:
“建文已死,死在我攻進應天那天,自焚而死,我何須再殺一個僧人?”

朱棣這句話跟明史中的記載是一致的: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在很多影視劇中,建文帝的梗被借用得不少,比如《穿越時空的愛戀》,朱允炆甚至都穿越到現代了。
而《大明風華》中朱棣和建文帝見面,看似不太可能,但我們也無法證實沒有發生過。既然無法證實,那就可以推測或者猜想,畢竟很多歷史的謎團至今無法解開,除非有重大的考古發現,
在我看來,朱棣佔領南京城之時,建文帝很有可能是逃走了。當時皇宮是着了大火,有可能燒死了建文帝,但由於當時沒有什麼DNA之類的技術,燒焦的屍體就無法分辨了,所以誰也無法判定事實。所以朱棣纔對此很是懷疑,多次派人明察暗訪,目的就是查明實情。
史料記載: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
如果建文帝還活着,那麼是很有可能被找到的,皇帝富有四海,可以調動國家一切資源。加上各種暗地的特務機構,他們很擅於找人,況且建文帝不是普通人,比較容易被人發現或者察覺。

考古發現建文帝古墓
據說,建文帝得知叔叔朱棣攻入南京城,便打開朱元璋給他的保命香囊,從地道逃出了皇城,且朱元璋還準備了僧衣,讓建文帝化妝改扮來掩人耳目。後世傳說建文帝是跑到寺廟做了和尚,這也符合建文帝的性格和做派。
在福建寧德市上金壩村,有一處數百年的古墓,據考察,這座陵墓的確是明代的,陵墓有龍形雕塑和龍形紋路。在明代,這龍可是聖潔的象徵,是皇家專用,平民百姓一般家庭絕不敢用如此紋路花樣。
在墓穴附近,有一座寺廟名爲支提寺,寺中長久保留這一件明代袈裟,袈裟上印有九條龍的圖案,這些明顯是皇家象徵。這又印證了建文帝之後在寺廟落髮爲僧的傳聞,而陵墓的墓碑上沒有寫墓主人的姓名,這是比較罕見的,可能源自保密的需要,畢竟當時朱棣還在全國搜尋建文帝的蹤跡。
多處證據表明,此處墓穴很有可能是建文帝的墓,間接證明了建文帝逃出了南京城,隱居在寺廟中,存活了下來。

朱棣派人暗地搜尋建文帝下落
朱棣精明絕倫,且善於權謀,很少有人能騙得了他。朱棣曾派人兩路尋找建文帝下落,一路是鄭和,打着友好邦交的旗幟飄揚海外,實際上是尋找建文帝下落,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國外,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我們也不排除朱棣派出其他人等尋找,畢竟皇帝權力極大,哪怕是暗中尋找,也能發揮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許在攻破京城之時,朱棣得到了確切證據,證明建文帝確實逃跑了。朱棣攻克京城之後,首先派人圍住了皇城,想來建文帝想要從皇城直接出城相當困難。
史料記載:
“乃遜國之期,以壬午六月十三日,建文獨從地道,餘臣悉出水關,痛哭仆地者五十餘人,自矢從亡者二十二士。”
或許朱棣找到了建文帝出逃的地道,這隱藏的暗道應很容易被人發現。另外朱棣還嚴刑拷問那些建文帝僕從,不排除有人經受不住嚴刑,透露了事情。如果找人找不到,那證明其逃走的痕跡肯定會有,一個人不可能平白消失,想來朱棣心裏必定清楚實情,只是事關重大,必定不會對外言講。

爲了保密,朱棣安排了另一路,官員胡濙專門查找建文帝下落,官方的命令是要求胡濙去尋找張真人,也就是找尋仙人。這在古代也不算什麼稀奇,找到找不到仙人並不重要,掩人耳目是足夠了。
史料記載:
“五年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茫茫人海中就找那麼一個人,可能有大致的方向,就算能確定個省級目標,找到也是極其困難的。在永樂年間,大明的人口應在大幾千萬之多,找一個人猶如海底撈針。
胡濙是朱棣極其信任的人之一,也是六朝老臣,做事謹慎周全,讓胡濙做這種調查走訪最爲合適。不過胡濙帶着多少人,還是他孤身前往,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爲了保密,胡濙不能隨便還朝,除非有特殊情況,就連母親去世都不準回來,也可見這任務的重要性。在我看來,有另一種可能,排除找建文帝這項任務的重要性,也許是朱棣告訴了胡濙一些祕密,當天皇宮着火,建文帝或死或逃,必定只有少數人知曉。
這種涉及政治的最高機密可能只有胡濙被告知,比如建文帝的逃走所帶的物品,建文帝逃走的大概路線,或者建文帝逃走後的動機,這些事情如果被曝光,後果可能不堪設想。身負要責的胡濙,知道了一些祕密,這也是不允許他隨便還朝的原因之一。從永樂五年起,胡濙才被安排如此機密任務,源自此時朱棣的權位才得以穩定。

胡濙總共大概搜尋了14年,在我看來,他是有目標有計劃地搜尋的,按照朱棣的秉性,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
終於在永樂二十一年,胡濙突然還朝,此時朱棣還在宣府督戰,胡濙到達營帳之時,朱棣已經睡了。吵醒睡夢中的皇帝,這罪過可大可小,如果不是極爲重要的情報,朱棣不會連夜起來。
史料記載:
“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胡濙面見朱棣後,說了很久,推論來看,胡濙應當是找到建文帝下落了,或許他見到了建文帝,甚至說過話。如果是僅僅得知建文帝已經去世,或者得知建文帝下落,不應當交談這麼長時間。
在得知建文帝消息後,朱棣終於釋懷了,朱棣靖難篡位天下皆知,得位不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建文帝找不到了。剛剛繼位的朱棣最怕的是他人搶他的江山,而威脅最大的就是建文帝,如果建文帝在他處振臂一呼,那麼響應者必定會有,這將成爲朱棣的大麻煩。
所以朱棣一直心中不安,如果不能確定建文帝是死是活,他是不會安心的。永樂二十一年朱棣得知了建文帝消息,而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就去世了,從此也可以推論建文帝的事是他心頭的結節。

有些人可以帶着壓力、疑惑一直活下去,因爲這可能是他繼續前行的動力,而一旦疑惑得以解決,可能這個人就會因情緒劇烈變化影響身體狀況。僅僅一年後朱棣就去世,這是不是跟建文帝的消息有所關聯呢?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或許只有考古能發現更多的證據,才能揭開這段歷史迷霧,而不論事實怎樣,也不會影響朱棣對整個國家的曠世功勳。或許朱允炆看到了朱棣即位後的所作所爲,或許他自愧不如,或許他甘願就此安於現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