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年國慶節,拖雷、江楓和丁原(徐進挺)這三個原本在阿里雲的小夥伴,也是後來袋鼠雲的三位聯合創始人,相約帶家屬去了一趟西藏阿里,坐火車去的,單程要48個小時。有了拖雷、江楓、丁原等資深業內人士"加持"的袋鼠雲,並不缺客戶和投資,公司成立三年半,服務的大客戶涵蓋了新零售、金融、文化、政務等衆多領域,包括了飛鶴、李寧、赫基、老闆電器、浙江新華書店、寧波舟山港、中原銀行、新網銀行、張家口銀行、天弘基金、長江證券等。

文 | 張超

4年前的國慶節,35歲的寧海元和好友陳吉平、徐進挺,帶着各自家屬坐了48小時火車去了一趟西藏。今年國慶前,他專門發了一條朋友圈回憶當時的場景,"依稀還記得四年前在珠峯大本營輾轉反側,在古格遺址旁唏噓哀嘆,在吉隆乃村草甸上肆意燒烤,在納木錯小山頭追逐夕陽,在拉薩外廓十公里慢跑。"

寧海元在今年國慶前發的朋友圈

這一趟的旅程除了讓寧海元知道了什麼叫"痛並快樂着",也讓寧海元有了身份轉變,從阿里員工變成了創業公司袋鼠雲的CTO。半路出家自學計算機知識

寧海元花名江楓,做了近4年CTO卻依然保持着程序員的"本色",天熱的時候習慣穿T恤、短褲、運動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是,江楓算起來並不是專業的程序員,而是測控專業出身。

江楓是湖南人,1999年考入湖南湘潭大學的測控專業,而1999年前後,正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井噴的時候,他跟很多人一樣,從那個時候開始對互聯網充滿了好奇。

江楓還記得,有一個叫做"8848"的網站,做的就是電商業務,當時搞了一個活動,名叫"網絡生存72小時大挑戰"。

他解釋,"就是把一大幫人關到一個地方,只能通過'8848'這個網站買到的東西來生活,一共挑戰3天72個小時。要是換到現在,別說3天,30天都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活動在那時真的很火爆。"

當年8848的網頁

網上的內容讓江楓目不暇接,他猛然發現,自己的興趣其實並不是所學的測控,而是互聯網。

江楓回憶:"宿舍裏三個人湊了五六千塊錢,買了一臺電腦,但是上網很貴,要好幾塊錢一個小時。我們還想了變通的辦法,因爲網頁有緩存,每次我們都是先在小本子上抄下網址,然後打開電腦,打開瀏覽器把網址全輸入好,等待網頁打開了就馬上斷網,網頁還是能繼續看的,這樣省錢啊!"

就這樣,他在網上自學了C++語言等計算機知識,2003年從湖南的湘潭大學畢業後,南下東莞,進入了一家電源製造企業的IT部門,研究數據庫相關內容。4年三級跳 進了淘寶學會"花錢"

他在東莞呆了2年,那幾年東莞最有名的是"飛車黨",他記得有一天早上,單位一位女同事胳膊上打了厚厚的繃帶來上班,一問,被"飛車黨"搶了包,拉扯之下女同事還受了傷。

"我也怕,後來加上有其他原因,2005年就跳槽到了上海,在華爲做通訊方面的研究,主要是3G技術中的WCDMA方向。"江楓說他這個時候已經轉變成徹徹底底"搞代碼的"。

華爲的工作節奏很快,他還能適應,但是最讓他喫不消的是,單位的電腦不能上外網,"搞代碼的"不能跟外界多交流真的讓他傷透腦筋。

彼時,國內的數據庫管理員(DBA)經常在ITPUB等論壇上交流,ITPUB當時在國內屬於比較大的技術社區,匯聚了全國頂尖的技術人才。江楓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現在的袋鼠雲董事長拖雷(陳吉平),拖雷當時已經是業內知名的DBA專家,在論壇上有很多粉絲,江楓也算一個。不過江楓也經常在論壇和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學習心得,他和拖雷算得上是互粉,也逐漸成爲了好友。

"論壇不光是討論技術的地方,也是個八卦場所,'業內人士'的動向是我們最關心的。我還沒有去華爲前,就經常聽到XXX去了淘寶,XX也去了淘寶,拖雷也是那時候加入淘寶的。雖然那個時候阿里巴巴沒有現在的體量,但從外圍我們也能感覺到它發展速度很快,因爲需要這麼多DBA,肯定是因爲數據庫壓力大,業務太好導致的。"

江楓(寧海元)本人

後來,這個機會也落到了江楓頭上,應拖雷的邀請,2007年江楓正式加盟淘寶。

"那會兒在上海沒買房,也沒女朋友,'一人喫飽全家不餓',在上海沒有任何牽絆,所以揹着包就趕到杭州來了。"

最初,他住在閒林的竹海水韻小區,他把這兒稱之爲阿里宿舍,小區裏住的幾乎都是阿里人。那會兒附近沒有其他樓盤和配套,樓下的蘭州拉麪館常常爆滿,他經常能在拉麪館裏見到某個部門甚至事業羣的負責人。

江楓在淘寶幹了5年核心數據庫工作,採購了不少服務器——IBM小型機、EMC存儲,一套設備將近1噸重,要花幾百萬,算起來也花了幾千萬。他經常自嘲,"在淘寶就學會了花錢……"

2012年,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始,他加入手機淘寶事業部,從零創建了無線數據平臺,爲阿里集團的所有移動App提供共享統一的用戶行爲分析服務,2年後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江楓又一次踏上了新的時代浪潮,他和團隊一起整合到了阿里雲事業羣,主要工作內容從對內的數據中臺服務切換成了對外提供服務。

2015年,他被當時的阿里雲總裁孫權抓到了還非常荒涼的雲棲小鎮,負責創立數加技術團隊,將阿里十年積累的數據平臺能力通過阿里雲輸出服務給企業客戶。今年雲棲大會前一天,他還專門到這裏打了個卡,朋友圈裏寫道,"一樓咖啡今猶在,不見當年好基友"……

阿里的工作經歷,爲江楓後來的創業增加了不少經驗值。

"第一次接觸數據中臺,第一次知道雲,你可能不知道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只是這些概念起碼領先外界企業三四年,以至於我們聽說有些創業比我們早的兄弟企業,出去傳播這些概念的時候,都被人當作騙子。"創業誕生於48小時的進藏之旅

2015年下旬,拖雷已經從阿里雲總裁助理的崗位上離職半年,正是有錢有閒的時候,做着天使投資人天天看項目。

當年國慶節,拖雷、江楓和丁原(徐進挺)這三個原本在阿里雲的小夥伴,也是後來袋鼠雲的三位聯合創始人,相約帶家屬去了一趟西藏阿里,坐火車去的,單程要48個小時。

江楓(左)、丁原(中)、拖雷(右)在西藏拍攝的照片

家屬們在火車上聊天,三位小夥伴也在討論近況和今後的打算。拖雷作爲天使投資人,敏銳地察覺到今後在企業服務這一塊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江楓正好有想法離職出來創業,通過做數加已經隱約感知到企業對於數據中臺的需求正在顯露;丁原則正在負責雲上貴州等大型政務雲項目,對此有一些見解。

48個小時的火車,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三個人在火車上談了一路,定了下來,從企業服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2B出發創業,然而2B也有兩條路可以選,第一條路是數據庫,另一條路是雲服務和大數據服務,怎麼選?

"用現在的話來說,選擇真是'太難了',做第三方數據庫運維是挺好的,這個行業也有20多年了,而且說實話,行業裏對DBA的需求一直都有,待遇也不錯。後來我們商量,既然都是從阿里雲離開的,不如還是從雲服務入手,這個行業新,可以做上比20年更久的時間。"

說幹就幹,10月底江楓就從阿里離職,拖雷也不做天使投資人了,親自下場創業,和江楓一起跑註冊,找場地。2016年1月6日,8個人的創始團隊在荊長路一個小區裏開始了夢想的第一步。

江楓在2017年袋鼠雲的一次溝通會上演講

公司開張前幾天,拖雷、江楓幾個人還一起去做了一單私活。

"2016年元旦左右,一家創業公司的數據庫撐不住了,找到我們求助,有業務沒理由拒絕嘛,幾個創始人就去支援了,一共賺了2萬多塊錢。"

"服務客戶嘛,關鍵不在於錢多錢少,而是能不能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江楓笑着說。做好當前的事情 然後"退休"再出發

公司爲什麼要取名叫"袋鼠雲"?

江楓解釋,第一個原因肯定是受到"阿里動物園"的影響;第二個原因是袋鼠這種動物只會往前跑,不會後退,象徵着袋鼠雲的業務可以一直向前;而第三個原因是"袋鼠"跟"大數"是諧音,代表着公司從事大數據以及相關業務方向。

有了拖雷、江楓、丁原等資深業內人士"加持"的袋鼠雲,並不缺客戶和投資,公司成立三年半,服務的大客戶涵蓋了新零售、金融、文化、政務等衆多領域,包括了飛鶴、李寧、赫基、老闆電器、浙江新華書店、寧波舟山港、中原銀行、新網銀行、張家口銀行、天弘基金、長江證券等;另外還獲得了元璟資本、盈動資本、戈壁創投等投資機構超億元的融資。

江楓代表袋鼠雲在2018年雲棲大會上做發言

袋鼠雲基於雲和大數據技術爲企業提供數據中臺服務,業務包括雲原生一站式數據中臺PaaS——數棧(DTinsight)、數據可視化平臺——Easy[V]以及新零售數據中臺解決方案。

今年雲棲大會,袋鼠雲斬獲頗豐,連獲三項數據中臺領域合作伙伴稱號;旗下子公司雲掣科技,也榮獲阿里雲數據庫合作伙伴稱號……

採訪最後,我問江楓想把袋鼠雲帶成什麼樣?

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提到了退休。

"我之前就想過到35歲徹底退休不幹了?"

那麼現在呢?

"我覺得退休就是不斷的尋找新機會的過程,產業互聯網是真正將互聯網和數據技術革命帶入到每一個行業的時代機會,袋鼠雲今天有幸在這個時代活下來,但不代表以後可以一成不變的趟贏,而是需要不斷去開拓創新。從數據中臺到數據智能,從爲我所用到自主可控,每一個階段都隱藏着巨大的機會。聚焦做好當前的事情,然後'退休'再出發下一段旅程,才能不負這個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