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吳漢是光武帝劉秀的屬下,一生征戰無數,爲劉秀掃平了很多障礙,不過吳漢卻從不居功自傲,爲人質樸忠厚,很懂得謙讓之道,所有即使他功勞很大,劉秀對他沒有猜忌,而且還十分寵信吳漢,在吳漢死後,劉秀還下詔厚葬。雖然衛青功勞很大,去十分懂得退讓,處處維護皇帝的尊嚴,而且他從不在朝中拉幫結派,使得皇帝對他十分放心,所以皇帝也就避免了被皇帝誅殺,得以善終。

圖片來源網絡 文/拾書夜讀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很多開國皇帝登基後都會誅殺功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和劉邦。其實身爲朝廷上的大臣,怎麼樣解除皇帝的猜忌,保全自己,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歷史上就有10位名將做到了這一點,一起來看看。
01.衛青
衛青是漢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將,在漢朝抵抗匈奴的戰役中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衛青爲什麼年紀輕輕就能得到皇帝的重用呢?原來衛青的姐姐是當時的皇后,衛青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而且衛青能征善戰,所以被漢武帝委以抗擊匈奴的重任,
在衛青守衛邊疆的十年間,匈奴被迫遠遁西北,漢朝的百姓他得到安定的生活。由於衛青功勳蓋世,被封爲大司馬,大將軍,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衛青功勞很大,去十分懂得退讓,處處維護皇帝的尊嚴,而且他從不在朝中拉幫結派,使得皇帝對他十分放心,所以皇帝也就避免了被皇帝誅殺,得以善終。
02.王翦
王翦作爲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無論實力還是功勞都非常人能比,尤其在白起死後嗎,王翦作爲秦國最能打的武將,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爲秦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由於王翦功勞很大,被秦始皇嬴政封爲武成侯,在朝中地位十分尊崇。王翦雖然是一位武將,但卻十分懂得揣摩帝王的心思,很清楚功高蓋主的後果,所以在幫助秦國滅掉楚國之後就急流勇退,這使得秦始皇對他十分放心。
03.吳漢
吳漢是光武帝劉秀的屬下,一生征戰無數,爲劉秀掃平了很多障礙,不過吳漢卻從不居功自傲,爲人質樸忠厚,很懂得謙讓之道,所有即使他功勞很大,劉秀對他沒有猜忌,而且還十分寵信吳漢,在吳漢死後,劉秀還下詔厚葬。
04.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首席大將,李靖深諳用兵之道,善長謀略,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爲李世民立下了很多戰功,被李世民衛國公。
李靖身心沉穩,雖然富貴在身,卻十分知進退,而且深知李世民的爲人,所以多次向李世民請求退居。唐太宗洞悉了李靖的用意,對李靖更加放心的同時還更加信任,每次對於李靖的請退都是好言挽留。公元649年,李靖病逝,太宗下詔厚葬,並準其陪葬昭陵。
05.曾國藩
在清朝有兩位十分重要的大臣,一位是李鴻章,一位是曾國藩,其中曾國藩是後人最敬佩的一位清朝重臣。曾國藩創立湘軍,爲了大清朝征戰十多年,終於平定了天平天國之亂。
此時的曾國藩不僅擁有兵權,還擁有巨大的財富,如果此時的曾國藩想要推翻清朝的統治,自己做皇帝,可謂十分簡單,但他卻沒有選擇這麼做。始終以自己的名節爲重,屢次拒絕部下的勸進。不過清朝也沒有讓曾國藩失望,對曾國藩一直禮遇有加。在到曾國藩死後,追封其爲太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