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譽爲一代戰神。他征戰一生,大小戰鬥70餘場,未曾一敗。據史料記載,比較大的戰役如下: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殺死魏韓聯軍二十四萬。公元前279-278年——鄢郢之戰,白起水淹鄢城數十萬。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白起殺死趙魏聯軍十三萬。公元前264年——陘城之戰,白起斬殺韓軍五萬。公元前262-260年——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另外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由此看來,短短30年時間,共有近一百萬人死於白起之手,佔屠戮總人數的二分之一!

就因這些戰事,成就了白起“戰神”的功名。

但白起平生的最後一戰,卻使他蒙羞,被後人冠以“殺神”,“人屠”的惡名。這就是他領導“長平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本應該名垂青史的他,卻由於坑殺戰俘遭到世人的詬病。

雖然俗話說春秋無義戰,那時期各國都在打仗,據史料記載,春秋至戰國前期,全國總人口3000萬左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國人口1700萬,也就是說戰爭造成人口減員近一半,可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是多麼慘烈。

戰爭的本質就是殺人,在戰場對陣時,殺敵立功,這無可厚非。

一旦敵軍投降,你可以虐待他,可以讓他做奴隸做苦役,但不會殺他,因爲有個說法叫“殺降不祥”,這對於職業軍人是比較忌諱的。

長平之戰秦軍參戰兵力約60萬,趙軍約45萬,此戰前後打了四年,等戰爭結束時,秦軍傷亡近20萬,趙國傷亡超過25萬,最後有20萬(《史記》45萬存疑)趙軍投降。

本來打了這麼一個賭國運的空前大勝仗,白起應該高興纔對,可是高興之餘,冷靜下來一思考,他倒犯愁了,爲何?

這麼多的俘虜怎麼處理呢?

白起先做了三項部署:

1、他將這些降卒先安置在王報谷,由桓齕率十萬秦軍,駐屯山口及兩側山嶺,居高臨下看守,以防不測;

2、從各營分撥部分軍糧運進谷口,交給降卒,讓他們自己起火;

3、將趙軍丟棄的衣物帳篷蒐集起來,運進王報谷,做軍帳禦寒。

接下來派人向秦王請示,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可是一連奏報好幾次,秦王都不置可否,這讓他躊躇起來。

白起開始自己想辦法,如何處置這些俘虜。

一、把這些俘虜都放掉

如果把這些趙國士卒都放回去,他們回去後要麼成爲趙國的勞動力,要麼仍然是士兵。那秦國空耗了4年的國力打下這一仗,就算是白打了。

二、把他們遷往秦國內地安置

當時秦國總人口僅500萬人,要接受消化這幾十萬人,難度相當大。他們來到秦國後,不但要給他們土地,還要隨時防範其重新聚衆謀反。

三、全部收編

似乎也行不通,因爲怕他們有異心。

當時的古人地域觀念十分濃重,你今天收編了他們,明天就會逐漸逃跑,他們逃回趙國,還會帶走很多情報。

以上辦法都行不通。

其實此時的軍中上下都渴望殺掉這些俘虜,因爲秦國軍功制的誘惑。

秦國的軍功制起源於商鞅,兵士們立功受獎,是按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來執行的,由下向上依次爲: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獎賞標準:秦國的士兵,在作戰時斬獲敵人“甲士”(敵軍軍官)一個首級,可獲一級爵位“公士”,並獎勵良田一頃,住宅一處和僕人一個。

如果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甲士”首級,那麼他的父母如果是囚犯,可以立即釋放;而的妻子是奴隸的話,就可以轉爲平民。

殺敵人五個“甲士”可擁有五戶人的僕人……

也就是說,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這個獎勵很誘人吧?

別急,這個軍功不光是單看你殺多少敵軍計算的,還要看自身的損耗情況,自身損失大的話,不光沒有獎賞,還有嚴厲的懲處呢。

秦國的軍隊以五人爲一“伍”,即一個戰鬥小組。

獎懲辦法是在戰鬥中這個小組在5個人都沒有一個戰死的情況下,殺敵1人算戰功;如果自己人戰死1人,這個戰鬥小組必須殺敵2人才能算戰功,因爲有一個將功贖罪的名額。

依次類推,小組戰死2個人,就要殺敵3人;死3個要殺敵4個;如果死4人,小組剩下那個人要殺敵5人才能得到獎勵。

這是對士兵,對軍官的要求就更高了,

屯長、百將這些軍官的戰功計算是:“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就是說一仗下來,當官的不能斬獲敵人首級,回來後就要被處以死刑。

對於將軍一級的要求是:攻城戰,必須斬首8000人,野外之戰,必須斬首2000人,才能算戰功賜予爵位。同樣,這個斬首數量首先要刨除自己的戰亡損耗。

現在一場戰役下來,敵我死傷基本扯平,也就是說,打了4年仗,等於白打了,士兵們將沒有任何軍功!

所以,當時的軍隊上下都瀰漫着渴望建功的想法。

最後白起與部下計議時,說到:“以前秦軍曾經佔領過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做秦人,都歸附了趙國。趙國的士兵也是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日後會造成禍亂。”

於是白起一聲令下,悲慘的事情發生了,20萬趙軍被坑殺。

過去史學家都將《史記》中記載的“坑殺”解釋爲“活埋”,其實這是一個誤讀。

1995年5月,在山西省高平市永錄鄉永錄村的考古發現證明,這20萬趙軍是被屠殺以後才被埋葬的,並不是以前理解的活埋。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肯定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悲劇,罪魁禍首就是白起。

果然是“殺降不祥”,白起後來也沒有好下場。

打完此仗以後,白起受到心靈的譴責,總做噩夢,後來秦王要他帶兵再次攻打趙國邯鄲,他託病不去。

最後,白起被秦王賜死。自殺前他說了一句話:“這是我罪有應得,在長平之戰中,我用欺騙的手段坑殺趙軍降卒幾十萬,這是報應來了。”

參考資料:《史記》 《大秦帝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