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隆君想來一場說來就來的《朗讀者》,

看看,滿腹經綸的你是否能讀懂我的名字。

有文化你先行熱熱身,

給長隆君朗讀一下這些詞——

花錢、餮鼗、硨磲、狻猊、

犰狳、鰨鶘、鰷鯔、耱貊……

是不是發現自己除了花錢什麼都不會?

天了嚕!

明明都是橫撇豎捺構成的字,

爲什麼感覺自己跟個外國人似的,

看不懂這些博大精深的漢字。

在動物界裏,

動物名字也是特別多生僻字。

你,有把握能叫準它們的名字嗎?

01

馬來貘

這種來自馬來羣島的珍稀國寶,

有着標準的熊貓配色。

看起來就像一隻長鼻子的山豬,

你會怎麼讀它的名字?

馬來模?馬來摸?

其實人家的正確讀音是。

這個難讀的“貘”字,

在古代是指一種黑白色的熊。

(有人懷疑就是指大熊貓)

在近代生物學家翻譯外來動物名字時候,

借用了這個釋義,

爲這種動物取了這個名字。

02

藪貓

這種來自非洲草原的貓主子,

有着獵豹的外表和逆天大長腿。

是不是看起來又高貴又冷豔?

你會怎麼讀它的名字?

數貓?朔貓?

其實人家的正確讀音是

這個難讀的“藪”字,

是指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

而藪貓的適生環境就是溼地邊緣的蘆葦叢中。

所以這個名字,也是相當合適哪。

03

"耳郭"狐

這種來自撒哈拉沙漠的大耳朵萌物,

擁有着一個極其生僻的名字,

事實上,我估計你連第一個字都沒見過。

更別說知道怎麼唸了,

畢竟,萬惡的輸入法甚至還打不出這個字。

人家的正確讀音是

前面那個難讀且難寫的字本意是指“大耳朵”,

所以就是“大耳朵的狐狸”的意思。

只是因爲,

我們的語言教育省略了很多複雜一點的漢字。

現在這個字連《新華字典》都找不到這個字。

所以這種動物的名字,

也以訛傳訛變成了“耳郭狐”,

最後進而變成莫名其妙的“耳廓狐”。

看到這裏,

你是不是已經懵逼了……

覺得自己的語文已經不能在動物世界混了?

不用怕,老祖宗不是說了嗎?

遇到不認識字的字,

就試試“認字認半邊”,

說不定也能蒙對喔。

(老祖宗:我沒說過這句話。)

04

鶆鴁

這種也是奔跑在美洲的鳥類,

根本就是小寫的鴕鳥翻版嘛。

這名字,你會讀嗎?

看不懂沒關係!人家的讀音的確就是

這個難讀的“鶆鴁”一詞,

是由兩個古老漢字拼湊而成。

前者是指老鷹,後者是指傳說中的怪鳥。

不過因爲太難讀了,所以現在基本都叫它

“大美洲鴕”

05

鵎鵼

這種在亞馬遜雨林蹦躂的網紅鳥類,

通俗的名字當然大家都知道,

“巨嘴鳥”。

但是它其實,

有着一個非常生僻的正式中文名字。

看不懂沒關係!人家的讀音的確就是

這個難讀的“鵎鵼”一詞,

原本都分別指古書上的一種鳥,

而鵼還是一種以樹洞爲巢的巨嘴鳥。

正好鵎鵼的拉丁屬名是“Toucans”,

因此,生物學家就藉助音譯,

把這兩個名字拼湊起來,

送給了這種有着巨大嘴巴的鳥類。

其實每一種動物的名字,

都有着非常美妙的來源。

無論常見還是生僻,

都與它的習性、形態、文化密切相關。

只有懂它、才能更愛它。

以上的名字你認識哪個?

告訴長隆君,留言區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