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me Bovary 2014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偉大的書。作者福樓拜在他生活的19世紀,得到的威望和對他的評價遠不如現在。那時候在法國,人們更推崇夏多布里昂、雨果。而《包法利夫人》經過時間的沉澱,成爲現在公認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在很多歐美文學書單中,比如“人類歷史上百本必讀書籍”,《包法利夫人》總是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它之所以會得到這麼高的推崇,是因爲它實在是一部百科全書。雖然它是一部寫女人的小說,但它把“人”所包含的各種問題都寫透了、寫薄了。而且福樓拜是用“多一個字也不行,少一個字也不行”的標準,用很精練的語言講出了一個如此生動的故事。

  《包法利夫人》有一個精心構思的故事脈絡。

  故事是關於女主人公愛瑪的慾望與墮落。這部小說很怪,一開始讀你會以爲小說是寫包法利先生的,因爲小說前面用了很多章節講包法利先生的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讓人印象深刻。我猜測,有可能福樓拜當時就是寫包法利先生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杜布克夫人的故事。杜布克夫人是一個有錢的寡婦——也可能沒什麼錢,爲了得到包法利先生和公婆的關愛,很可憐地誇大了自己的財產。只沿着這條線索寫,也能寫出好故事。

  但是,主人公愛瑪出現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使小說發生了特別奇怪的變化,前面濃墨重彩描寫的包法利先生一下子退居幕後,成爲整個敘事的一個玩偶。這個變化只要讀者讀得仔細就會發現。一代一代的小說家都在學習和思考,這部小說爲什麼到這裏出現了這麼奇特的轉向?世界上幾乎不會有第二個小說家進行這樣的構思了。

  愛瑪這個人物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福樓拜大概也會腦中一亮:這個愛瑪纔是我真正要講的故事。

  愛瑪一出場就是帶有懸念的,愛瑪的父親是一個鰥夫,膝下只有她這一個女兒,兩人相依爲命。她本是特別嫺靜的人,過的生活卻很壓抑。

  福樓拜先生短短的幾筆就把愛瑪身上的矛盾性格點出來了。他說愛瑪喜歡教堂是喜歡教堂外面的花卉,喜歡音樂是喜歡那些你情我愛的歌詞,喜歡文學其實是喜歡文學的浪漫和刺激,這寥寥數筆不僅交代的是虛榮心,也把這個女人矛盾的、不安分的心勾勒了出來。

  愛瑪少女時代進過修道院,在修道院別人侍奉上帝,她卻看了很多浪漫奇妙的小說。她就是在這樣一個叛逆的暗流中長大的,這種天性使她想做賢妻良母又做不到,最後成了著名的包法利夫人。

  小說後面還有一段描寫讓人印象深刻,愛瑪住在永鎮這樣偏僻的地區,卻訂閱了大量的巴黎上流社會的報紙雜誌,她知道巴黎哪個劇院在上演新的歌劇,巴黎高級裁縫師家的門牌號碼。這也算是填補生活空白的方式吧。

  這樣一個心在高處的女人卻一生生活在鄉村小鎮,這種生活也許本身就隱藏着種種危險。這種危險的悲劇,也許從她出生以後便開始了。而包法利先生的悲劇是他向愛瑪求婚時開始的,包法利先生向愛瑪的父親吐露他的心思。父親回答他:“我現在不可能答覆你,只要30分鐘就夠了,你在農莊的路上等着,看我家的窗子,如果愛瑪答應,我就把窗子打開,說明你娶到她了。”

  燈蛾都是盲目而熱情地向火撲去,如果說愛瑪是火,包法利先生就是燈蛾。他求婚的時候在愛瑪家外面的路上,魂不守舍地等了30分鐘,回頭一看,窗子打開了,愛瑪答應了他的求婚,火召喚着燈蛾,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的命運,都在一瞬間決定了。

  最初這段平靜的新婚生活,愛瑪得到的只是一種安寧的感受,而包法利先生,這位所謂的癡情男子,他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福樓拜寫了句非常精彩的話:“對夏爾來說,世界再大也大不過愛瑪的一條絲綢襯裙。”一個女人在她丈夫心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這樣的男女關係是不對稱的,也是危機發生的土壤。

  小說中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細節,就是“燕子號馬車”。愛瑪每次都要坐着馬車離開那個沉悶的、讓人窒息的家庭,去滿足她的慾望,或者說是去找她的自由,一次次來往於永鎮和魯昂,來往於寧靜沉悶的小鎮和大城市之間。愛瑪的墮落軌跡也像這輛馬車,不急不慢,來往於家庭和情人之間,來往於不同人的情愛之間。

  那些情愛的場景,穿插於後面的故事之中。

  她先是跟大學生萊昂戀愛,後來則是跟一個花花公子羅多爾夫。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在19世紀,福樓拜的小說觀念已經非常進步,但在寫到愛瑪與萊昂感情的邂逅還是非常有節制的,只是寫兩人討論文學、音樂。有趣的是,兩人對於文學和音樂都沒有很深入的瞭解,在一起偏偏就喜歡談論這些,這是因爲共同的文化虛榮心,也就是所謂的兩個人的共同語言。

  萊昂是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實習生,所謂見識廣博、舉止文明的年輕男子,愛瑪和他走到一起有必然因素。愛瑪第一次主動點燃了對方情感的烈火,但還是保留了點兒理性。當愛瑪挽着萊昂的手臂在街上走,只是被鎮上的長舌婦說三道四,並沒有發生性關係。直到他們之間感情升溫,就在一層窗戶紙快被捅破的時候,福樓拜卻來了個急剎車,萊昂在母親的逼迫下,離開了永鎮,去別的城市工作。這就是福樓拜的智慧和高明之處,欲擒故縱。

  很明顯,作者把萊昂設置成愛瑪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的形象,愛瑪的情感需要飛翔,要藉助一個翅膀,就是一個她深愛的男性,而萊昂離去了,她的感情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斷線的風箏總是要落在地上的,飛過了,再掉下來,引起的是更深的飛的慾望,這慾望導致愛瑪後來變本加厲的感情遊戲。

  就在這時,羅多爾夫出現了,他是一個如假包換的花花公子,愛瑪明明知道他的本質,但還是像飛蛾撲火一樣撲向危險的情感遊戲。所以說欺騙並不存在,存在的是悲劇性的慾望和悲劇性的命運。愛瑪和羅多爾夫的第一次調情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情節,後來,許多文學講義都提到過這一段描寫。

  在永鎮當地舉辦的農業博覽會上,臺上是官員乏味的官僚主義的發言,臺下是男男女女的私情,臺下的羅多爾夫東一句西一句地試探愛瑪的情感,福樓拜先生特意設置了語言的間隔,讀起來非常奇妙,堪稱經典。一男一女的調情夾雜着一個官員慷慨激昂的發言,多麼諷刺,多麼有趣。

  當然福樓拜一直在寫愛瑪內心的掙扎,寫她在慾望與殘存的道德感之間的掙扎和選擇。一次次的掙扎把她推向一步步的墮落。燕子號馬車如同一個邪惡的象徵,她一坐上去,她的心就從家庭轉移到外面的情人身上。結果是她一次次地投入愛情,一次次地背叛家庭和包法利先生,但同時自己一次次地被情人們背叛。

  愛瑪的悲劇結局是可以料到的,爲了愛情她欠下高利貸,最後不得不吞砒霜自盡。一個女人爲慾望所累,在慾望的道路上掙扎,結果離死亡越來越近。

  這個故事講的是女性的故事,但這個慾望的故事也可以影射男性,它寫的是人性的種種矛盾,愛瑪浪漫、虛榮、自私、叛逆、不甘平庸,這一切似乎是人性正常的內容,不應該那麼致命和邪惡,可是福樓拜描寫的是在適當的社會條件下,尋常的人性之樹開出了不尋常的惡之花!

  到了小說的最後,有很多人手裏都是拿着把匕首橫在愛瑪的頭上的,愛瑪付出生命既是一種逃脫,也是一種懺悔。這樣一部作品可以說是人性的百科全書。

  就是這麼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福樓拜在創作它的過程中,基本上達到了一種堪稱完美的敘事。這部小說是沒法改的。很多偉大的小說,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你是可以給他改掉一些,這樣讀起來會更舒服一點兒。但《包法利夫人》精練到你想在哪裏砍掉一句都是不對的,它經得住細細品讀。

  一方面我說它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依我之見,偉大如這部小說仍然帶有一點點缺憾,那就是作者本身逃避的東西。福樓拜沒有子女,大概他也從來不觀察孩子,但愛瑪是個母親,她跟孩子的關係在故事中是非常重要的。福樓拜迴避掉了對於孩子的描述,他不會寫孩子,但他不得不提。於是愛瑪死後出現了這樣一幕:包法利先生帶着孩子去愛瑪的墓地悼念她。可以說是很平面化的描寫,直到最後都沒有深入刻畫過親子關係。

  人物關係中描寫得最爲精彩的是愛瑪跟情人相處的部分,而在描寫她跟包法利先生的相處中,包法利先生變成了一個陰影,一個影子一樣的人物。也許是因爲包法利先生善良到愚蠢,內心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縱容了包法利夫人;也許是因爲他真的一次次相信她拙劣的謊言,夫妻之間相處的描寫是相對而言不夠精彩的。

  這部小說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你首先會讀出他與同時代的巴爾扎克、雨果的作品的不同。福樓拜不太關注社會現實。雨果就是直接寫當時的現實,也就是當時的法國大革命,它是那個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談論、描述的。巴爾扎克的作品也講述大革命。但是福樓拜在寫一個女人,在寫一個被慾望摧毀的女人,這在當時法國主流作家中顯得很奇特。他爲什麼不寫社會?我猜測他是反對法國大革命的,但不願寫明。

  小說最後的細節暗示了他其實關注現實。小說最後突然出現一個很奇怪的、跟小說沒什麼關係的內容,是關於伏爾泰的。伏爾泰那套鼓吹啓蒙、鼓吹自由、鼓吹法國革命新價值觀的東西,都被福樓拜在最後幾頁當中罵了一頓。他轉述了當時報紙上關於伏爾泰被關起來,以及在監獄裏喫糞的小道消息。現實裏伏爾泰是多麼受人尊敬的啓蒙思想家,但福樓拜用這個筆法寫了對他的態度。可以看出他骨子裏反對法國大革命,這是他與其他的作家都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從這個完美文本之中發現的一些怪異之處、蹊蹺之處。當然這個只是我的分析和猜測,讀者不一定要按我的理解。

  《包法利夫人》之所以被這麼多專業的讀者所推崇,恐怕是因爲它不僅留下了一個完美的文本,還留下了一堆問題值得人們持續探討。

  比如我上文提到的,爲什麼開頭是寫包法利先生而不是包法利夫人;爲什麼在大革命的歷史背景下,在人們都與時代聯結得那麼緊密的情況下,轉而去寫一個女人的家庭生活、她的愛情史,寫一個女人被慾望所毀的故事,而且使這麼一個並不新奇的故事成爲一部偉大之書;爲什麼文本又不是那麼均衡,逃避對孩子的描寫,漠視包法利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等。

  《包法利夫人》留下了種種疑點,但這些文本的奇特之處都不影響它的偉大。也許正是因爲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成爲值得我們長久探討的、複雜而深刻的作品。

  上文選自新書

  《好好讀書:名家給年輕人的讀書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