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淘寶的第16個年頭,這個誕生於2003年的國內C2C電商交易平臺的先驅仍然保持了極爲旺盛的成長動力,根據阿里2019財年報告,全年淘寶總GMV達到31000億元,佔同期全國網上零售總額的三分之一。

在這16年裏,若以時間段劃分,則2008和2019年爲兩個重要節點,前者爲淘寶孵化出B2C的淘寶商城(後改名爲天貓)的時間點,而在2019年兩大業務又重新在同一總裁下管理(蔣凡),那麼,在這16年內,究竟是何種力量使得淘寶仍然保持瞭如此快速增長的勢頭,在蔣凡一肩挑淘寶和天貓之後,內部又有什麼新的變化和調整呢?

帶着以上問題,我們最近訪談了淘寶大快消行業總監天德以及一羣淘寶商家,在對行業進行數據和資料的篩選、甄別與研究之後,來認真思考回答以上問題。

淘寶保持年輕:16年來爲何能持續吸引年輕人

2019年初,淘寶數據顯示:自2003年至今,淘寶新開店賣家的年齡中位數一直穩定在25-26歲之間,其中2003年入淘賣家平均年齡25歲,2018年平均年齡26歲。

在與天德的訪談中,我們發現最新入淘賣家平均年齡仍然穩定在26歲,在運營銷量上,新店鋪成績也是相當了得,2012年至今淘寶每年的TOP賣家中,約有10%是前1年剛開店的新商家,其中最近的年份這個數據可以接近到15%左右。

淘寶大快消行業總監天德

在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中國青年創業現狀報告(2016)》中,我國青年創業的平均年齡爲24.67歲,與入淘平均年齡極爲相近:入淘賣家的整體年齡與青年創業同步,年輕創業者可謂是淘寶賣家中堅力量。

根據最新財報,截至2019年Q3,阿里零售用戶MAU達到7.85億,以四口之家測算,全國14億居民,全國每戶家庭平均有2名阿里零售用戶,用戶規模足夠大。

若從供需角度來看,如此用戶規模,爲創業者提供了在原有標準化零售體系中實現“彎道超車”的新思路:以小衆垂直細分領域爲切入,以特色商品和服務實現快速成長。

較之傳統零售,淘寶與之區別除了交易方式的不同,尚有:

1.調動了全國接近8億的目標消費用戶,任何小衆需求,通過線上的聚合都將會是一個驚人的市場規模,淘寶本質上乃是貫穿全國東西南北,彙集各類需求的大市場,這也是入淘創業以特色商品和服務切入的前提條件;

2.在具體運營方面,淘寶一方面在簡化各種開店流程,降低開店門檻,甚至創造新了店鋪形態“輕店鋪”:沒有貨源也可以開店,以供應鏈賦能方式,輕量級移動端操作,淘寶已經自成生態,而另一方面,藉助內容電商尤其是直播這一形式,很大程度降低了店鋪在流量運營中的成本。

2019年的淘寶,目標市場更爲細分,線上操作也更加簡化,在流量運營中又與最初的線上流量營銷有着明顯的不同。

這些都在迅速改變着淘寶的商業生態。

我們在翻閱行業各類研究文件時,也發現各類線索都在印證我們以上假設。

在河南大學汪博的《欠發達農區淘寶村形成機理研究——以河南省爲例》一文中,較爲清晰介紹了河南地區淘寶村的發展軌跡:由於傳統農業薄弱,工業製造業又可在最早接觸互聯網,使河南地區的淘寶村發展具有明顯的“起步晚、發展快”的特點, 雖然產業類型以第二產業爲主,但多數是基於第一產業升級形成的農產品加工或農產品及工具製造等,純農產品淘寶村極低。

但在2017年之後,政府加大鼓勵農產品上行力度,尤其是在淘寶強大的購買需求刺激之下,大量農村依託原有產業開始觸網,淘寶村的主導產業類型不斷豐富,除原有的文創產品外,農產品淘寶村也開始形成,出現了洛陽宋莊蔬菜和南陽侯集錦鯉、高村石榴等第 一產業主導類型的淘寶村

典型代表爲,南陽市向寨村2018年纔將村裏多年主營業務金魚銷售上淘寶,當年銷售額便過2000萬,如今形成全村產業一條龍,從培育到分銷均充分線上化,提高產品的市場到達效率。

就在近期淘寶也加強了對“新農人”品類的扶持,在淘寶已經認證的“匯喫農人”數量近2000家,各地特色農產品的入淘集中反映了強大需求對供給端的改變,促進各地特色農產品快速入淘。

而另一方面,供給端的改變亦在逐步改變需求方的行爲。

在西安理工大學吳舒做的關於大學生網絡消費調查問卷中,關於爲何選擇網絡購物這一選項中,商品多樣以65.35%位居第三,說明產品的豐富度對國內電商尤其對年輕人的線上購物有明顯的助力,見下圖

大學生選擇網絡購物原因調查

產品豐富性僅落後價格便宜4個百分點,年輕一代對網購逐漸變價格敏感化爲滿足個性需求。

與天德及淘寶主要賣家的交談中,我們也發現了小衆細分店鋪的強大活力,這其中既有主打兒童科教器材的科技喵,又有通過淘寶直播的新農人,又有新興的異寵賣家。

這些在原有零售模式中在市場容量,規模以及成本的制約之下很難短時間成功,但淘寶由於對接了供給兩端龐大的市場,成爲新品類成長的重要渠道。

在淘寶品類向小衆、多品類擴張的進程中,年輕人以接觸新鮮事物快,長於各類營銷工具的使用顯然又是主要力量,淘寶發佈的《2018中國青年創造力報告》中,青年店鋪一年增長超過70萬家,也是以上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摘自《2018中國青年創造力報告》

此時可暫做此小結:強大的用戶需求刺激供給端的改革,又進而改變用戶對網購的定位,產生更爲豐富的需求,而在整個正向循環中,年輕人以靈活經營頭腦以及對市場的敏銳度使淘寶成爲創業新熱土。

淘寶天貓一體化運用後的新變化

過去這一年內淘寶發生了哪些變化,在這些變化中又反應了阿里對淘寶何種新的定位呢?

先看數據,2019財年,淘寶共產生31000億元的GMV,與此同時天貓爲26000多元,淘寶貢獻了阿里零售過半的GMV,再看商家規模,在天貓招商首頁顯示,截至目前天貓合作品牌超過15萬個,而根據上圖《2018中國青年創造力報告》數據,淘寶僅活躍店鋪規模就在千萬級別。

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也佐證了淘寶賣家的快速成長性,在國家統計局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中,貨攤無店鋪及其他零售業等小規模非實體零售業態發展極快。2018年末,貨攤無店鋪及其他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數比2013年末增長308.4%,年均增長32.5%。

按行業中類分組的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數

在近幾個年度,天貓不斷在提高入駐門檻,在最新的招商規則中,“男裝”類目賣場型旗艦店的入駐條件除註冊資金、品牌授權外,亦增加了線下實體門店的要求。

相比之下,淘寶的准入門檻則要低許多,如前文所言有淘寶運營層面的簡化,使得開店越來越“傻瓜化”,阿里體系內,天貓承載了用戶對標準化高品質品牌的購買需求,而淘寶則以創業低門檻主打產品的豐富性,以及對用戶各類稀缺需求的滿足。

天德也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做的全局效率最大化,我們講的是全人羣。全供給代表的品牌旗艦店是很重要的一塊供給,還有很多供給,包括細分市場包括長尾的供給,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讓供給效率最大化,而不是讓品牌效率最大化。

在具體的流量和營銷資源分配中,我們也注意到淘寶APP內已經變得更加以購物場景和需求爲主,主要表現爲:其一,淘寶直播這一形態的出現和成長,給了淘寶賣家擺脫原有營銷資源匱乏的條件,在內容電商的改革中,場景開始取代原有的品牌導向,淘寶和天貓賣家可以“和諧相處”;其二,淘寶APP推出的“全網熱榜”這一產品,主打個性化場景類搜索,改變以往以產品和功能性導向爲主搜索導向,提高搜索資源流量效率,精細化運營的淘寶賣家在此處可獲得新的扶持。

天貓負責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而淘寶負責長尾和個性化需求,這是阿里的零售平臺此後的主要方向。

隨着場景化以及新產品的推出演進,尤其是用戶規模的不斷攀升(每個季度尚能增加3000萬),淘寶賣家將以產品豐富性重新站在風口。

對於淘寶賣家,在2019年之後,是以個性化小衆產品切入細分市場的好時機,也是運營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