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莊子》裏沒有寫,但從他敢跟老子叫板來看,最起碼的定位,也是位舌辯牛人。在春秋戰國時期,出了一位很牛的人,叫士成綺,他跟老子同處一時代。

對道家學派的鼻祖:老子,筆者就不過多介紹了,幾乎人人都知道,所以還是開宗明義,直接進入到主題,節省彼此的時間爲好,畢竟:大道至簡!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了一位很牛的人,叫士成綺,他跟老子同處一時代。具體有多牛?《莊子》裏沒有寫,但從他敢跟老子叫板來看,最起碼的定位,也是位舌辯牛人。
話說這天,士成綺打聽到了老子的住處後,便登門前來拜訪。見面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聽許多人說,你是位如同聖人一般的人物。我這人虛心好學,所以不辭萬里,不避艱險前來向你討教一二。”

說到這,士成綺那雙眼就死死盯着老子,期待能看出些什麼來。可老子彷彿啥也沒聽見,還是那副模樣。於是士成綺便自顧坐下,脫掉鞋襪,抬起腳說:“看,我這腳上都磨出了這麼厚的老繭。”
可老子依舊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的痕跡,這讓士成綺心理有些發毛了,這是多深的修爲?不行,我必須要繼續刺激他,只要他稍微有了表情變化,我就能知道他怕什麼。
想到這士成綺穿上鞋,站起身,一面慢悠悠地走着,一面打量着老子的居室,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猛然回身說:“現在看來,我錯了!你哪裏是什麼聖人?看看你這屋內,有老鼠喫剩下的食物,你卻不聞不問,這叫不仁,因爲你把食物隨意堆積聚斂在一起,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屋內安靜異常,士成綺尷尬站在那。老子還是啥都沒看見,沒聽見一般。所謂:最大的鄙視,就是無視!士成綺也懂這個道理,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
可哪料第二天,士成綺竟然又回來了,謙卑異常地對着老子打躬作揖道:“實在抱歉,昨天我有眼識不識泰山,冒犯了您,今天我心中就有所覺悟了,可我卻不懂這是爲什麼,您能賜教嗎?”
老子終於開口了:“智慧也好,機巧也罷,神明也好,聖人也罷,在我眼裏都是浮雲。所以,你過去說我是牛,那好,我就是牛,當然做馬也沒問題,只要這一切屬實,我就必須要接受這非議,不能巧言令色,錯上加錯。這就是我秉承的做人和做事態度,不會因世俗的干擾而改變!”

士成綺又有些尷尬了。因爲他今天的謙卑,跟昨天的狂妄,都屬於一種套路!可哪料,卻被老子一席話就給戳破了。但無論怎樣,老子肯跟自己說話了,就是勝利!起碼,自己的謙卑起作用了。
想到這,士成綺小心翼翼,誇張的輕手輕腳,生怕驚擾到誰一般,移到老子身邊,低聲下氣地說:“敢問,該如何修身呢?”

突然,老子變了色,盯住士成綺說:“你的姿容已經告知了我,你自高自大。你雙眼突出,額頭寬大,口舌總蠢蠢欲動,這說明你自命不凡,如同一匹被繮繩牽制住的狂野之馬,想恣意卻被勉強約束住了……”
士成綺嚇得一下子就退了回去,但老子卻繼續呵斥:“你一直在尋機發動攻擊,因此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智巧太過,無論什麼你都想否定,就如一位徘徊在我身邊的小偷一樣!” (出自《莊子》

分析:老子竟能言辭如此犀利、霸氣,我都懷疑這是不是老子,反而越看越像“莊子版的老子”。即,是莊子借老子之身,犀利吐槽!因爲莊子的辯才堪稱一絕——他經常跟惠子兩人,進行各種辯論。故而,這似乎應視爲“莊子VS惠子”。
但無論怎樣,顯然老莊學派對士成綺這種人,是相當厭惡的!並非因士成綺是舌辯之士,而是在他身上,出現了兩種特徵。
其一、狂妄自大!一個人狂些,筆者認爲沒啥。畢竟現代社會了講究個性釋放,但當狂妄加上自大,那就成問題了。無論何時,都屬於被討厭的對象,哪怕真有些才華,也是一樣。

畢竟,這類狂妄自大的特性就是,對不如自己的人,他譏笑挖苦。對比自己強的,就不擇手段要打敗人家。如士成綺對老子,可謂是費盡心機了。也不管人家老子是如何感受,這不是討厭是什麼?
其二、負能量太多!老子之所以,最後那麼犀利霸氣怒斥他,關鍵點不在於他對老子不敬,而是他否定一切!即,他看不到人間的美,感受不到人間的善,爲何這樣?因爲他心裏只有“輸贏”。所以,心裏只有輸贏者,他如何能發現人家美和善?

當這兩種特徵交匯後,這種人的形象其實就出來了,就四個字:無知無畏!
因爲無知,所以狂妄自大。
因爲無畏,所以敢突破一切底線!
故而,對無知無畏者,要時刻提起注意,他們的破壞力非常大,卻又極具蠱惑性。
做人,勿做這種人,因爲註定了將一事無成。做事,勿跟這種人合作,因爲他們只會破壞,不會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