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爲什麼?”

朱元璋喝了一口粥,笑而不語。

“這是爲什麼?”

朱元璋瞪我一眼:“他們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唄,影響了明孝陵的收入,鍋還不是要我來背!”

雖說這明太祖朱元璋在民間故事裏不知道殺了多少宮女了,有時候是送西瓜的,有時候是送粥的,有時候是送夜宵的,但這些傳言都來自於清代民間,想想也是,把朱元璋刻畫得越昏庸殘暴越能夠爲當朝統治者洗白,清朝統治者自是樂此不疲。

先說說這個無厘頭的故事和故事中悲催的宮女。

說朱元璋某夜批閱奏摺,非常疲累,沒辦法啊,自從胡惟庸案之後,丞相制度就沒了,文山會海都得一人兒拼命操持,又沒有額外工資補貼,還犧牲了寶貴的娛樂休息時間,擱誰也不是鋼鐵俠,都會受不了。

但朱元璋就受得了,小時候苦日子過慣了,長大了身子骨不金貴,再說都是爲了子孫江山永保萬年,爲了給他們起到表率作用,再苦再累也得扛。

皇帝爺老這麼餓着,給一位宮女心疼壞了,趁朱元璋打哈欠揉眼睛的工夫,人家就給端上一碗熱粥來,朱元璋也沒顧上道聲謝,端起來連喝了幾口。

難道是給朱元璋燙着嘴了?

編故事也不能編得太庸俗,不能當成陳佩斯的肢體語言類小品,這點錯誤人家宮女還真沒犯,事先許是試了溫度,總之沒有您設想的狗血劇情出現。

但朱元璋放下碗來,歪頭一琢磨,好像沒道理,沒有把空碗交給宮女,也就沒給專愛考證宮女有沒有用髒毛巾擦洗空碗的花總機會。

“來人,把這宮女拖出去殺了。”太監把宮女拖出去了。

過了一會,朱元璋又喊:

“來人,把這幾個太監拖出去,殺了!”侍衛把幾個太監拖出去了。

過了一會,朱元璋再喊:

“來人,把這幾個侍衛拖出去,殺了!”士兵把侍衛們拖出去了。

過了一會,朱元璋......

算了算了。別喊了,再喊人就全殺光了。

這劇情遠比你想象中狗血吧。

這個故事試圖告訴我們,朱元璋殺戮心太重,不信任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它想描述的是這樣的一個事實邏輯:

宮女是不能沒打招呼就出現在皇帝的書房的,更是不能未經允許私自給皇帝開小竈的,誰知道你碗裏端的是熱粥還是毒藥?貼身太監侍衛爲什麼不阻止她靠近皇帝、保證皇帝人身安全?

至於真相,那就呵呵了。

丞相制度雖已廢除,朱元璋雖然勤奮,好歹也活到了古來稀的七十歲,爲了貢獻餘熱,人家也會調養龍體,纔不會傻到深夜批閱奏摺的地步上呢。

再說了,丞相沒了,人家老朱馬上設置了四輔官制,分爲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說白了就是不給他們丞相的工資,但必須得幹丞相的活兒。

雖然四輔官制不是一項特別成功的嘗試,撤銷之後,朱元璋馬上又引進了大學士制度。在此基礎上,明成祖朱棣最後發展成了內閣制。

不僅是制度嘗試,朱元璋還鐵腕整治文風,奏章要求必須短小精悍直切主體,寫的太長的,一律打板子,像刑部主事茹太素這樣一寫就是兩萬字,動輒就是稱頌領導或全是“經過研究”、“基本完成”這一些奏章,你就等着屁股開花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