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圍崇山林立、林木繁盛。
1950年冬,中美兩支王牌部隊在此展開了激烈廝殺,其慘烈程度史上罕見,被稱爲“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親歷過那場戰役的遲浩田將軍曾說過:“長津湖戰役已經過去60多年了,卻至今讓我刻骨銘心。”
兩支王牌PK
中方參戰兵力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副司令陶勇,下轄第20、26和27三個軍共15萬人。

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
其中,第20軍是原華野1縱,皖南事變後改編爲新四軍第1師,師長爲粟裕,打過“黃橋決戰”;26軍爲原華野8縱;27軍爲原華野9縱,參加過孟良崮、碾莊、雙堆集等著名戰鬥。
三個軍在赴朝前,一直作爲攻臺主力部署在東南沿海方向,其在中共軍隊中的地位及戰鬥力可見一斑。
美軍參戰兵力爲美陸戰1師和步兵7師共3萬人。

美軍陸戰1師
美陸戰1師是美國曆史悠久的老牌勁旅,經歷瓜島、沖繩等戰役。第7步兵師是麥克阿瑟遠東司令部的戰略預備隊,戰鬥力稍差。
如果說雙方兵員的戰鬥素養基本相當,裝備上的差距則令人難以想象。
中方主要武器爲手榴彈、機槍和步槍等,加少量迫擊炮,部分爲繳獲的國民黨軍隊裝備。迫擊炮還因爲嚴寒有超過一半不能使用。美軍不僅坦克、火炮等地面重型武器應有盡有,還有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持。
所以,除了人數和意志,志願軍再無半點優勢。
保障差距天壤之別
戰役打響時,長津湖地區零下40度,號稱50年不遇。
志願軍第九兵團是在很倉促的條件下來到朝鮮的。久居江南的戰士們身着單衣,原定在遼陽、瀋陽換髮冬裝,因軍情緊急,來不及換裝就直接奔赴朝鮮。結果,入朝第一天就凍傷800多人。
在這樣極寒天氣裏,9兵團的官兵們沒有冬裝,沒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牀棉被,夜間,戰士們只好將這一兩牀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取暖。

長津湖戰役前,僅穿單衣的志願軍
與之相對,美軍每個人一件大衣、一個鴨絨袋。志願軍老戰士劉伯清回憶說:“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的知覺嘍!”
長津湖戰役中很多志願軍士兵不是敗給對手,而是凍死在冰冷的雪地裏,甚至有成建制的連隊全部凍死。
志願軍的後勤保障裝備只有火車和汽車,由於美軍的轟炸,只能夜間行車,保障效率大爲降低,即使如此,仍然擺脫不了被炸的命運。
27軍40多輛滿載物資的卡車就被美軍的凝固汽油彈燒了個精光,部隊只好輕裝前進,連土豆和炒麪供應都成了問題。

美軍飛機向志願軍陣地投擲凝固汽油彈
美軍的保障鏈則從未斷過。在下碣隅裏時,美國陸戰隊工兵僅用十來天時間,就建起一個可供C-47運輸機起降的臨時機場,陸續建成的還有供給基地、野戰醫院,美國空軍隨之運來了大量急需的彈藥、食品、藥品、防寒服裝、油料……
美軍需要什麼就從隔海的日本運來什麼,根本用不完,以至於美軍最後逃離此地時,還開動推土機、坦克破壞數以千噸計的各種物資。
戰鬥中,志願軍將美軍撤退必經之路上的水門橋炸掉,美軍馬上從日本搞到近9噸重的車橋組件空投到美軍陣地,然後在懸崖上不到兩天就架設了一座載重50噸、可以通過撤退部隊所有車輛的橋樑。

美軍直升機撤出傷員
因爲保障跟不上,前線的志願軍戰士經常喫不上飯。由於不能生火,有的部隊整個戰役期間沒喝過一口熱水,就是喫幹餅、喫雪,睡在雪地裏。
美軍則不用擔心空襲,可以生火把地化凍,挖坑搭帳篷,感恩節的時候,還能喫到大餐,“喫到火雞、火腿、蘋果派,和其它很多好喫的……喫得太多,肚皮都要撐破了”。

美軍感恩節喫火雞
共同的地獄
這場戰役對雙方來說,都是地獄。
很多志願軍戰士是在極度飢餓、疲乏、被凍得神智不清的情況下,拖着凍壞的腿頑強追擊機械化的美軍。

美陸戰隊員與志願軍交火
中彈倒地的傷員因爲寒冷和傷痛不停地顫抖,不久就逐漸昏迷死去。戰鬥中大量志願軍戰士在衝鋒時突然倒地而死(不是被擊中),他們飢寒交迫的身體,已無法忍耐這種超過極限的生存環境。
宋時輪後來在回憶錄中認爲,長津湖戰役“其艱苦程度超過長征”。
當然,美軍也好不到哪去,陸戰1師逃到咸興的時候,隨行的汽車裝滿昏迷不醒的重傷員,有的人乾脆被綁到汽車散熱器上,凍得像一塊塊堅硬的木板,身上滿是未凝固就凍成一團的粉紅色血塊。

美軍士兵跟在運送屍體的卡車後面
美軍戰史中稱:“陸戰隊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如此悲慘的艱辛和困苦。這簡直是一次地獄之行。”
對志願軍戰士來說,美軍強大的火力堪比噩夢。
11月27日夜10時,志願軍第20軍、27軍8個師向美軍發起猛攻,一夜之間將美第7師和陸戰1師分割成五段。
然而,圍的容易,殲滅卻很難。被圍美軍立即用200餘輛坦克在三個被圍地域組成環形防線。志願軍缺乏攻堅用的重武器,只能用步槍、機槍去衝擊敵人的“鐵桶陣”,付出的犧牲難以想象。

美軍重武器
爲炸燬敵人坦克,志願軍戰士就像今天影視劇裏所呈現的那樣,抱着一捆手榴彈,鑽到坦克下面拉響引信。
志願軍一個排長王學東回憶道:“戰鬥進行得非常猛烈和艱苦。美陸戰隊是美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強大的地面火力以及空中掩護,使得他們能夠堅守住陣地。幾天下來,我們58師想殲滅他們一個連或小股部隊的作戰計劃,都沒能實現。”

美軍空中打擊力量
另一方面,美軍的撤退之路也並不順利。
沿路兩邊都有志願軍戰士的阻擊。柳潭裏的美軍兩個團撤回下碣隅裏時,一路遭志願軍層層截殺,用3天時間才走完這22公里,平均每小時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多人傷亡。

從長津湖敗退的美軍
從下碣隅裏撤到18公里外的古土裏,他們又用了38個小時,這支世界上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走500米,每公里傷亡34人。
長津湖之戰中,志願軍27軍集中2個師5個團的兵力圍殲了美7師31團。該團曾因一戰期間對蘇俄作戰獲得“北極熊團”綽號,其藍色團旗被志願軍繳獲,現存於北京軍事博物館內。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殲美軍一個團。
最終,陸戰1師戰鬥減員4,400多人,非戰鬥減員7,300多人,這是這支王牌部隊成立以來遭受過的最具毀滅性的打擊。

美軍從戰友屍體旁匆匆撤退
志願軍9兵團也付出慘重傷亡,僅凍傷就達3萬餘人,其中凍死4000餘人。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第四次戰役期間,9兵團一直在朝鮮北部休整補充,直到第五次戰役纔再次出戰。
當然,9兵團的慘烈犧牲是有意義的。長津湖戰後僅10天,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就勝利結束,志願軍進抵三八線。此役殲敵3.6萬,其中美軍2.4萬,俘虜3千多人。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敗退途中,其座車與韓國潰軍的汽車相撞,當場身亡。

沃克中將
贏得世界尊重
實力是贏得尊重的最好方式。
長津湖戰役令中美軍隊都重新認識了對方。志願軍後來承認,陸戰1師是“美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沒有補給、嚴格隱蔽僞裝的9兵團在崎嶇山地上連續18天急行軍,平均每天走30公里,這讓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約瑟夫·格登滿懷敬意地評價:“以任何標準來衡量,中共軍隊強行軍的能力都是非凡出衆的!”
美國57炮兵營營長曾頓斯中校如此回憶:“陸戰隊員們從沒見過這麼多中國人蜂擁而來,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頑強進攻。儘管陸戰隊的火炮、坦克和機槍全力開火,但是中國人仍然源源不斷地衝鋒,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讓陸戰隊肅然起敬。”

長津湖戰役中一臉茫然的美軍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抗美援朝戰爭同樣影響到當時中國的外交地位和國際形象。
本來對中國參戰不樂觀的斯大林得知戰況後,也爲之動容。他對下屬說:“必須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向中國同志36個步兵師的全部裝備訂貨,還要立刻送去3千輛汽車。”

斯大林
中國經濟學家馬寅初當時正在東歐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他後來激動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志願軍收復平壤的消息傳來,幾千名各國與會代表邊鼓掌邊高呼“新中國萬歲”,時間竟長達十餘分鐘……
歐美國家就更難以接受打敗十六國聯軍的國家,竟是不久前還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

麥克阿瑟
狂妄的麥克阿瑟也沉痛地發現自己的中國知識過時了:“必須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全新的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在已經成長爲一支強大的國防武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