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鄉親們都在討論一件大事——村裏終於要修路了!從記事起,村裏這條路就是黃泥巴路,下雨天濺一身泥巴,大熱天車子一過全是灰塵,出行實在是不方便,平時進城就比較麻煩,過年過節走親戚更是不方便,現在政策好,政府扶持下,家鄉的路馬上就要變成水泥路了,村裏人都很高興。

開始修路的時候,各種大車子都大顯神通,挖掘機,壓路機,攪拌機,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把這條路整頓下來。很多娃娃覺得新奇,每天喫完飯就在門口看,一個個都蹲在門口,說自己長大以後要開挖掘機,壓路機,還給每個車都排名次,你爭我吵,好不熱鬧,旁人看了也總笑。對很多老人而言,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車子,我伯伯說,他們之前修路全靠自己用肩膀擔石頭,穿着膠鞋和水泥,沙子都要兩個人篩,現在的機子不曉得多方便,我們這一代人還是享福的。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家鄉這條路修好了,對經濟的發展是肯定有很大益處的。就拿餘大爺和餘大媽來說,他們老兩口的葡萄再也不用擔着擔子去城裏賣了,村裏現在很多幹的動的老人還準備跟他們取經種葡萄,政府在這方面也有扶持。最大的好處是,家鄉發展起來了,村裏的年輕人回鄉發展纔有希望。之前聽說,有些村子因爲交通方便,有老闆投資幹起了農家樂,山水美,城裏人開車方便,一傳一,十傳十,百傳百,發展的相當好。因爲有市場,需要僱人,有不少年輕人也選擇回家發展。等我們村的路修好了,相信將來村裏娃娃的爸媽都能回家來發展,留守兒童還是需要爸媽的陪伴和愛護,纔不容易走上歪道。

從修路這件事中,從父老鄉親對這件事的期待中,我看到了很多東西。擺脫貧窮不僅要看努力,還要看機遇,現在這條路修起來了,交通方便就意味着做買賣方便,很多山裏的好東西可以運出去賣,信息得到傳播以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了解我們寒山村,這也是我寫這些的初衷。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家鄉人民的努力下,我相信我們村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三農,農村,扶貧,修路。#扶貧達人在行動#@三農北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