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是劉邦手下謀士張良曾救過項伯一命,並且在之後項伯與劉邦解圍親家,而項伯和項羽都認爲劉邦沒有能力與自己爭奪天下,故此纔會放劉邦一命。這一次行爲,也爲項羽的滅亡拉下了序幕,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劉邦打得項羽自刎烏江,但是卻沒有交代項伯去哪了。

大家好,我們的雲龍侃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秦朝末年,劉邦和項羽以楚河漢界爲線,準備平分秦家天下。項羽少年成名,十幾歲都有勇冠三軍之力;在楚國滅亡後,跟着自己的叔叔項梁、項伯隱忍於民間,等待時機復國。隨着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也沉不住氣了揭竿而起,此時項羽僅僅23歲,卻已經名震吳中了。
這僅僅只是項羽的起點,真正讓他成名的一戰是鉅鹿之戰。項羽在次戰役中以不到五萬兵力,殺盡四十萬秦軍,“破釜沉舟”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場戰役中來的。這一戰役也成爲一個轉折點,秦軍大部隊已經被殲滅,秦朝再無鎮壓起義軍的能力,項羽勢如破竹,一舉殺到咸陽,秦朝滅亡,項羽從此威震天下。
同時崛起的還有劉邦,劉邦雖然個人能力沒有項羽這麼優秀,但是此人會識人用人,手下謀士勇將數不勝數。所以天下局勢慢慢呈現兩極化,一個以項羽爲首,另一個以劉邦爲首。項羽謀士范增,讓項羽在鴻門擺下宴會,邀請劉邦前來赴宴,共同商討如何劃分秦家天下。當時項羽兵力充足,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反觀劉邦遠遠不及項羽,無法拒絕,只好不情願的來了,誰讓自己弱呢?
在鴻門宴上,范增讓項羽堂弟項莊表演舞劍,趁機刺殺劉邦,成語“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也是從鴻門宴中流傳出來的。本來劉邦必死無疑,可是這時候項伯站出來了,拼死爲劉邦解圍,保了劉邦一命,才使得他逃出重圍,最後才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爲什麼項伯會救劉邦呢?原因是劉邦手下謀士張良曾救過項伯一命,並且在之後項伯與劉邦解圍親家,而項伯和項羽都認爲劉邦沒有能力與自己爭奪天下,故此纔會放劉邦一命。
這一次行爲,也爲項羽的滅亡拉下了序幕,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劉邦打得項羽自刎烏江,但是卻沒有交代項伯去哪了?原來,在項羽死後,項伯率領部下投降給了劉邦,劉邦念項伯在鴻門宴中的救命之恩,非但沒有殺害項伯,還封他爲射陽侯,可見他的結局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中殺了劉邦,歷史又會是怎麼樣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