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年後(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朱由崧遂被鳳陽總督馬士英等人擁立爲帝,是爲弘光帝。紹武帝朱聿鐭,是隆武帝朱聿鍵的胞弟,在兄長登基稱帝后,被冊立爲唐王。

文/格瓦拉同志

按照傳統史觀,隨着崇禎帝在1644年初的自縊殉國,明朝的歷史便已經終結,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因爲,在此後17年間,朱明皇室成員又在南方建立起弘光、隆武、紹武、永曆等4個偏安政權,實際上仍屬於明朝歷史的一部分,而這種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麼,南明4帝都是怎樣登上皇位的?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南明初期與清朝、大順、大西政權對峙圖

弘光帝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的堂兄弟,福王朱常洵的庶長子,起初獲封德昌王,後來進封爲福王世子。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陽,朱常洵被虐殺,朱由崧則逃往懷慶,並在次年(1642年)襲封福王。兩年後(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朱由崧遂被鳳陽總督馬士英等人擁立爲帝,是爲弘光帝。

弘光帝畫像

弘光帝即位後,進拜馬士英爲內閣首輔,而後者又援引閹黨餘孽阮大鋮入閣,由此導致閹黨、東林黨鬥爭激烈,嚴重削弱了南明內部的團結。與此同時,寧南侯左良玉在武昌擁兵80萬,非但不遵從朝廷的命令以抗擊清軍,反而率軍東下爭奪權柄,由此導致局勢愈發危急。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軍渡江攻佔南京,並俘獲弘光帝。次年(1646年)五月,弘光帝在南京被斬首,終年40歲。

隆武帝朱聿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孫,自幼被祖父朱碩熿(唐端王)囚禁16年。崇禎五年(1632年),朱聿鍵襲封唐王,但僅過了4年時間,便因虐殺兩位叔父、擅自舉兵抗擊清軍惹惱崇禎帝,被關入中都鳳陽的監獄,時間長達8年之久,直到南明建立後才獲釋出獄。弘光帝被俘後,朱聿鍵在禮部尚書黃道周、南安伯鄭芝龍等人的擁護下,在福州稱帝,時在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

隆武帝畫像

隆武帝即位後,以消滅清軍、收復中原爲己任,所有的政策莫不是圍繞這個中心任務來制定。然而,隆武帝雖然有雄心壯志,但可惜手中沒有實權,一舉一動都要受到鄭芝龍的掣肘,而後者出於一己之私,不僅阻撓隆武帝的北伐計劃,而且還將他出賣給清軍。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隆武帝在汀州被清軍俘獲,很快便遭到殺害,終年41歲。

紹武帝朱聿鐭,是隆武帝朱聿鍵的胞弟,在兄長登基稱帝后,被冊立爲唐王。隆武帝兵敗被殺後,朱聿鐭與大學士蘇觀生等人逃至廣州避難,並在名義上擁戴監國朱由榔。然而,在清軍大舉南下進攻廣東時,朱由榔卻拋棄兩廣的百姓,倉皇逃往梧州避難,由此大失人心。在這種情況下,蘇觀生等人遂擁立朱聿鐭爲帝以抗清,時在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五。

紹武帝畫像

紹武帝登基13天后,憤怒的朱由榔返回肇慶稱帝,是爲永曆帝,由此南明出現二帝並立的局面。爲了消滅對方,永曆帝登基後,迅即派大將林佳鼎等人率軍東征,結果在三山遭遇對手的伏擊,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然而,就在紹武帝君臣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由李成棟率領的清軍卻偷襲進入廣州,並很快俘虜紹武帝。因爲不肯遭受清軍的羞辱,紹武帝最終自縊而死,時在同年臘月十五。

永曆帝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的堂兄弟,桂端王朱常瀛之子,起初獲封爲永明王,在兄長桂恭王薨逝後得以襲爵,時在隆武元年(1645年)。隆武帝被俘殺後,按照皇位的繼承順序,理應由明神宗的直系後裔來做皇帝。正因如此,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便在肇慶推戴明神宗唯一的男性後裔、桂王朱由榔爲帝,時在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

永曆帝畫像

永曆帝登基後,率先討伐先於他僭號稱帝的朱聿鐭,由此導致南明陷入內戰,實力爲之大損。此後,永曆帝爲匡扶社稷,遂聯合李自成、張獻忠餘部抗清,但終因內部黨爭激烈、將領互相猜忌,而未能取得實效。在清軍的追擊下,永曆帝先後逃往廣西、貴州、雲南、緬甸等地避難,但最終被緬王莽白擒獲後送給清軍吳三桂部。永曆十六年(1662年)六月,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縊殺於昆明篦子坡,終年40歲,南明至此滅亡。

史料來源:《南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