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很多人覺得小學一年級的知識比較簡單,但是,學校老師的講課進度會稍微快一些,如果孩子有一點點基礎的話,會接收得更快,學習起來也不會那麼喫力。而專注力、想象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對於孩子上小學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孩子5歲了,讓他在家學點什麼好?”媽媽羣裏有位網友詢問:“現在特殊時期,也沒法出去上課,但是總覺得應該讓他學點什麼。”

其實,5歲的孩子快要上一年級了,如果父母有時間,不如幫孩子在家做幼小銜接。

當然了,幼小銜接指的並不是學多少知識,而是一些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並不一定要去上市面上那些幼小銜接的課。

那麼,5歲的孩子應該注重什麼方面的培養呢?

首先,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和小學不同,比如幼兒園每天中午都有兩個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但是小學沒有,下午1:30就要上課了。如果孩子習慣了午睡,那麼一上小學可能就會不適應,下午回犯困。

所以,可以先從孩子的作息時間開始調整。晚上一定要早一點睡覺,白天才會有精神。孩子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調整幾天就能扭轉過來。

其次,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學一點拼音和簡單的數學加減法。

雖然很多人覺得小學一年級的知識比較簡單,但是,學校老師的講課進度會稍微快一些,如果孩子有一點點基礎的話,會接收得更快,學習起來也不會那麼喫力。

我家老大在上大班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會教一些拼音和10以內的加減法,所以我們沒有去可以上幼小銜接。但從上小學的情況來看,提前打好這些基礎,非常有用。孩子學起來沒有這麼喫力,也能增加他們的自信。

當然了,如果是零基礎上小學一年級的話,問題也不太大。只是孩子適應的過程可能會比較喫力一些,家長跟着也會更累。

最後,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爲上小學打基礎。

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孩子最輕鬆的階段,所以,可以趁這個時候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東西,看他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對於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可以着重培養一下。

比如:

孩子如果喜歡玩積木,那就趁機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帶着孩子多玩一些花樣;如果孩子喜歡運動類型的,可以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去戶外踢球、爬山等,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如果孩子喜歡玩串珠、走迷宮,那就從鍛鍊孩子的耐心入手,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而專注力、想象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對於孩子上小學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和寫作業的時候效率會更高,不至於拖拖拉拉;身體協調能力好的孩子,體育課會更輕鬆。

因爲現在跳繩是必考項目,很多孩子達不了標,只得去上私教課。一節60分鐘的跳繩私教課有的地方收費400元,年費高達2萬元,真是讓人驚掉下巴。其實,跳繩完全可以從小就練起來,根本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說到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用心。現在就是拼爹拼媽的年代,家長用心了,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好。所以,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關心他們的成長和學習纔好。

:菈媽,多平臺簽約,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END——

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