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都不像當初那樣不計代價地去愛一個人了,對遇到的每一個人,我們都仔細考量,表達愛意時有所顧慮,誰都害怕再受傷害,我們變得聰明,變得會保護自己。後來遇到一個喜歡的人,同樣又不留餘力地去表達自己的愛意,朋友說我就像愛情裏的烈士,不管不顧前面是泥潭還是什麼就只顧着往前衝,越主動越不被珍惜啊,朋友總是這樣警告我。

原標題:“就算再喜歡,也不敢主動了”

直到現在,我還是相信愛情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是一種勞動果實,而不是丘比特朝兩人射了一箭就發生的事情。

曾經我覺得,一旦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一定要主動去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感情,不讓對方有任何猜測和懷疑,亮堂堂地展示在對方眼裏,像走進熱帶,所有生物都不眠不休地熱烈生長。

唯一的壞處就是獲得的傷害比重也是等量的,這種主動一旦有過兩次,自己就會像變成縮頭烏龜,害怕的只想躲在自己的殼裏。

這段時間,每當睡不着的時候,我還是會想,在上一段感情裏,我到底犯了哪些錯,我對自己表達出去的愛太過於自信時,當一次又一次的主動換不回等量的回應時,我是否應該就此打住。

沒有收住的愛讓後來的痛苦更苦,我想要的那麼明確,但我忽略了對方想要的是什麼?直到最後才接受事實,原來,他想要的不是我啊。

後來遇到一個喜歡的人,同樣又不留餘力地去表達自己的愛意,朋友說我就像愛情裏的烈士,不管不顧前面是泥潭還是什麼就只顧着往前衝,越主動越不被珍惜啊,朋友總是這樣警告我。

我總是拿不準其中的平衡點,主動和矜持,每次都走向兩者極端。寫這篇稿子時,我開始想的是,“就算再喜歡,也不想主動了”,後來捋了自己的思路,改成了“就算再喜歡,也不敢主動了”,不是“不想”,是“不敢”。

即使主動發一條信息,自己也會想,爲什麼我總是那個等待手機響的人?如果對方也想和我說話,爲什麼沒有信息發過來?我再一次的主動換來的會是自己想要的嗎?

主動背後有太多顧慮,因爲害怕而漸漸放棄。不是不想承擔愛情的風險,而是不敢了, 人要錯愛多少次才能愛到正確的人,這是一道無解的題。

曾經的自己無畏無懼,現在每當想起失戀時那副樣子時,如果不是對方踏踏實實明確地把愛意交到自己手裏,我就再也不敢主動往前邁一步。

人越年輕,談戀愛就越不計成本,年紀越大,越計較付出與回報。從陌生到熟悉,需要成本,應對風險,需要本金,很現實的是對於很多人來說, 愛情變成一場投資,當自己本金很少時,就不想再冒險了。

也許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念頭,那種理想化的愛情也會離自己越來越遠,但至少自己暫時是安全的。

我們都不像當初那樣不計代價地去愛一個人了,對遇到的每一個人,我們都仔細考量,表達愛意時有所顧慮,誰都害怕再受傷害,我們變得聰明,變得會保護自己。

而築起來的這高高的堡壘,也只是爲了等待一個對自己主動的人一擊即破啊。

插圖 / 《愛在日落黃昏時》

頭圖 / 網絡

「今晚22:22的報時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