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後來回想起那段戀愛,我時常會怪罪自己太作太渣太矯情,明明是很喜歡的人,發現對方也有同樣的意思,熱情立馬被澆滅,分分鐘想要退至安全區。我觀察瞭解到的單性戀者,接受到意中人的回應會感到不安甚至厭惡,對親密關係產生牴觸的原因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對戀愛幻想欲很高,另外一種是自我厭惡或不夠自信,導致這種結果或許跟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戀愛經歷都有關係。

原標題:"我只喜歡那種不會愛上我的人"

在上週的推送中,我曾用過一張來自日劇《下輩子我再好好過》的截圖。

圖片上面寫着“我總是喜歡那些不會喜歡上我這種人的人”,評論裏同樣有幾位朋友有着這樣的苦惱。

天菜跟自己完全不是同一類人,因而不會對自己產生興趣,這種愛而不得大概是人間常態。而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羣體,他們 “只喜歡上那種不會愛上自己的人”

聽起來很矛盾還有點沒邏輯對吧,但這類人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他們被稱爲“性單戀者”。

性單戀在百度百科裏的解釋是 “對某人產生愛戀,卻不希望獲得情感回應的人。這類人的戀愛情節可能會因對方的情感回應而消失。”

關於“性單戀”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專業文獻或心理組織有過研究。不過它的表現和“迴避型依戀模式”的一部分很像: 渴望親密,又害怕受傷,以此發展出了一種防禦性的親密模式。

簡單來講,比起跟喜歡的人發展成親密的戀愛關係,這類人更享受偷偷暗戀的感覺。當對方表現出想進一步發展的意思,他們會感到緊張,甚至噁心。

其實早在17年我們就曾在推送裏聊過這個話題,當時只是簡單介紹了這種現象,沒有深入瞭解。身邊剛好也有兩位擁有“性單戀”特徵的朋友,我特意問了問他們關於這方面的真實想法。

@liu

發現自己有“性單戀”傾向大概是在2、3年前。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有嚴重的“受虐傾向”,直到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了這個羣體,就忽然覺得好像找到了同類。

喜歡過幾個人,但結果都不太好。要麼是學生時代的無疾而終,要麼是曖昧過後對方無動於衷。唯一一次戀愛是暗戀的學長主動對我表達了想交往的意思,按常理來講應該會偷着樂吧,但我沒有。

答應在一起之後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開心,每次收到消息都會緊張甚至有些煩躁,每次見面之前也會感到焦慮和消極。

知道自己不應該也沒有理由,還是控制不住心裏的厭惡,於是帶着愧疚提了分手,這段短命的戀情只維持了兩個禮拜。

仔細想了想,之前那幾段沒有結果的單戀,反倒讓我覺得更快樂。 對方越是不給我回應,我越會覺得他有魅力;對方越是對我忽冷忽熱,我越有想探索下去的慾望和動力。

在後來回想起那段戀愛,我時常會怪罪自己太作太渣太矯情,明明是很喜歡的人,發現對方也有同樣的意思,熱情立馬被澆滅,分分鐘想要退至安全區。

朋友跟我說 “你喜歡的只是‘喜歡上他的這種感覺’,享受的是幻想的過程,這樣你可以跟着自己的節奏來,也可以自由中斷親密關係,更像是跟自己談戀愛。”

我承認聽起來好像是挺自私的,但我自己也經常難過得想哭,卻沒什麼很好的辦法。所以在那之後我也沒有談戀愛了,我知道我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傷害我喜歡也喜歡我的人,他沒有錯。

我始終都覺得這只是一種小小的心理障礙,我不認爲這是病,我也在試着去調節和克服。希望下次遇見喜歡的人,能跟他順順利利地在一起。

@滿滿

再過幾個月,就是我母胎單身的整25年了。從本命年開始家裏就催我找對象,問我“沒有碰見喜歡的男孩兒嗎?你跟那誰誰關係那麼近沒有在談戀愛嗎?”聽說我從來沒交過男朋友我媽還挺驚訝的。

從小到大對我表達過好感的男孩也有過幾個,每次在接收到這種信息的時候我都有點不耐煩,剛開始我以爲自己只是對他們都不感興趣,遇見喜歡的男孩就不是這樣了。

實習期間碰到了喜歡的男孩,他是我的客戶,這也 是從小到大第一次碰到讓我心動的異性。在我倆認識合作了兩個多月的某天,他忽然問我願不願意做他女朋友。

那一瞬間我覺得他像變了一個人,甚至沒那麼有魅力了, 爲什麼那麼優秀的一個人會對我產生想法,我何德何能啊。

即便是有意思,那肯定是因爲他看到的不是完整的我,真在一起之後發現了我的那麼多缺點,一定會很快離開我吧。

與其到時候再難過,不如從開始就不要發生,所以當下就拒絕了他,跟他說別開這種玩笑了,後來也有刻意迴避他。

大概真的很難有人能接受那個真實的、陰暗的我,如果連這樣都能接受,那他肯定也不是我想象裏的那個他了吧。

這麼說很矛盾,但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與父母之間似乎就是一種迴避型依戀模式。

每次當我需要他們的關注,都會表現出焦躁的情緒,當他們試圖來關心我時,我又會表現出逃避的態度。以至於後來我們交流的越來越少,他們覺得我的性格古怪又孤僻,我也很少能從他們那裏得到認可和讚賞。

大概也是因爲這樣,我時常渴望陪伴,又懼怕親密關係。在後來面對感情時,會下意識 因爲不夠自信選擇逃避,因爲害怕失去而不敢接受。

缺乏安全感是個慢性病,自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來的,所以這樣的我暫時也沒有什麼戀愛的打算, 追追星、磕磕CP也能使我快樂,這樣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也能滿足我對浪漫和愛的渴望。

//

我觀察瞭解到的單性戀者,接受到意中人的回應會感到不安甚至厭惡,對親密關係產生牴觸的原因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對戀愛幻想欲很高,另外一種是自我厭惡或不夠自信,導致這種結果或許跟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戀愛經歷都有關係。

所以今天寫到他們,也是 希望我們旁人瞭解性單戀者,而不是隨便給他們扣上「渣」的帽子。

真正的渣男渣女熱衷於不斷進入新的親密關係中,而性單戀者很難在親密關係裏感受到愉悅。即使他們喜歡一個人,也會因爲懷疑自己而不斷否定對方的重要性,並不是喜新厭舊,或者玩弄別人的感情。

對於性單戀者,不談戀愛、不耽誤和傷害別人就好了,追星、磕CP都是很不錯的替代品。但我更希望他們能接納真實的自己,知道自己的獨一無二,知道自己也值得被愛。

頭圖 / 阿仁

插圖 / 網絡

「今晚22:22的報時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