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貌焦慮正在毀掉年輕女孩

你對自己的外表滿意嗎?

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外貌的調查,在所有的問卷中只有27%的人對自己的外表滿意, 七成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外貌焦慮

這種焦慮可能來自他人的評價,有不少女孩或許都經歷過類似的“外貌歧視”:

“你的鼻子好塌啊”、“你的腿也太粗了吧”、“你的臉這麼大怎麼還扎着頭髮”,這些不經意之間講出來的話卻被牢牢記住,無形之中被當做標準來審視自己。

當然, 焦慮未必都是在異性的凝視下產生的,更多時候來源於比較。隨便去微博、小紅書上看看都能發現海量美女,她們五官立體、妝容精緻、身材完美,打扮入時有品位,而自己不過就是女媧造人甩出來的泥點子罷了。

不得不承認,或許她們纔是真正的焦慮源—— 美女那麼多,爲什麼我不能是其中一個?

更可怕的是,焦慮往往是羣體性的。就算自己毫不關心不在意,在這個人人都想變好看的環境下,很難不受羣體的影響。

於是到處都是教你變美的***,博主密集地輸出着自己的方法和經驗。整容、醫美廣告也比比皆是,before 和 after 讓多少女孩勒緊腰帶也要爲自己攢下一筆“變美基金”。

其實太多女孩對自己的要求過於嚴苛了。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諮詢整容博主的女孩投稿,說自己因爲長相而自卑,列了一大堆想改變的五官缺點,一看照片根本沒有描述的那麼誇張,評論也在誇“整體看上去還不錯啊”,有的投稿甚至算是中等偏上的小美女。

缺乏自信的人習慣放大自己的缺點,認爲別人也同樣如此挑剔。就像是個子矮的人表白被拒,會覺得別人是不是嫌棄他的身高;皮膚不夠完美的人被盯着看時,會認爲別人在觀察她的瑕疵,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叫做“聚光燈效應”。

“聚光燈效應”就是指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然而事實上,他人對於我們的關注其實並沒有我們以爲的那麼多。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在她眼中自己的五官不夠精緻,只有化了妝纔有自信。雖然纖瘦但個子不高,逛街恨不得也要踩着高跟鞋。

按照她的定義自己算不上多漂亮,羨慕原圖直出就好看的美女,羨慕素顏就很漂亮的美女,羨慕高挑腿長胸大的美女,唯獨不夠喜歡自己。

可她從上學的時候身邊就不太缺喜歡她的男孩,在朋友圈子裏提起“美女”大家也會想到她。

就算是長得還不錯的女孩,也會想要變漂亮一點,再漂亮一點。如果有70分,想努努力夠到80,就沒有一個不焦慮的。

在這個外貌至上的時代,不僅體重有標準,身高有標準,連眼睛的大小和鼻子的高低都有標準。滿足了“美”的部分條件還要看顱頂高不高,臉型是不是流暢,甚至還要看錶情管理到不到位。

聽我一句話,咱如果不是明星,未來也沒有從事藝術表演行業的打算,真沒必要對自己的外貌過度焦慮哈。

試着把審美放寬,接受自己的短板,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的標準改變自己。 希望這個社會能包容不夠漂亮的人,是要先從自我包容開始的。

自信、自我接納當然是必要的,不過最後還想討論的是, 美貌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據我觀察很多對外貌感到焦慮的人,焦慮的內核未必是外表。美貌只不過是他們認爲,只要擁有就可以快速得到其他東西的捷徑。

化妝、減肥、服裝搭配、整形、醫美,每一個能讓自己變美的辦法都心急地想去嘗試。好像只要變瘦變美,生活裏就沒有煩惱了,人生就會因此一路通順了一樣。

大多數人把外貌帶來的紅利看得似乎太重了些。

對於普通人來說, 美貌的確能給人帶來更多機會。有個詞兒叫做美貌經濟學,是說兩個候選人競爭一個工作,他們性別相同,學歷背景同樣優秀,面試成績不分上下,通常外表頗有魅力的人更容易獲得企業青睞。

但如果實力配不上美貌,美貌還有用嗎?

有研究顯示,那些長得醜的人也許反而得益於他們簡陋的外表,因爲人們通常不會對他們寄予太高期望,因此當他們超出預期,就會得到回報。 相反,美貌者通常被寄予厚望,如果無法兌現,則會受到懲罰。

況且現在漂亮女孩太多了,稍微打扮一下就算個小美女,想憑藉外貌脫穎而出不見得多容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要追求美沒錯,但在此之前不如先想清楚,自己是否擁有獨立的審美,而不是被大衆審美所裹挾。變漂亮的動機又是什麼,以及自己真的需要那麼那麼好看嗎。

與其陷入無止境地外貌焦慮中,不如多把時間和注意力用在更有意義、回報率更高的事情上,你的人生應該有比外貌更重要的事情。畢竟 “女人前半生就算再美,後半生也要靠錢和智慧生活的”。

插圖 / 網絡

頭圖 / 阿仁

「今晚22:22的報時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