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李子龍事發後,汪直被朱見深派去探查宮外情形,由於業績出色,汪直受命建立西廠,集錦衣衛與東廠權力於一身,受領調派錦衣衛校官,自招番役,數量之大,二倍於東廠。隨着明朝政局的穩定,朱見深同志坐上了皇帝寶座,一件意外事件發生後,年輕的朱見深惶惶不安,畢竟這件事居然不是皇帝親信的東廠偵破的,於是西廠隨着而出,而這時同樣年輕的汪直同學領命在西廠掛牌上班了。

隨着關於明朝熱播劇《成化十四年》的收官,劇中的西廠提督汪直汪公公也圈粉了一大批小夥伴。在劇中,汪督公展現出了一個能力超凡、忠於皇帝的一代賢監,並且最終受命督軍邊關,甚有成祖永樂帝時期鄭和的風範。於是,如此優秀的公公自然博得了衆人的青睞,而當我們翻開塵封的歷史,在成化年間汪直所管轄的西廠又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呢?

01

衆所周知,明朝的特務機構自建國之初便設立,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一頓折騰後,成祖朱棣同志又開設了東廠,奠定了明朝此後二百餘年的廠衛制度。廠便是東廠,衛便是錦衣衛。就這樣,這兩個部門的通力合作,製造了不少了冤假錯案,砍了不少人,給皇帝安下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以至於皇帝依賴於廠衛制度鞏固皇權,就算再多人反對,這一廠一衛最多換換頭頭,衙門的招牌卻一直掛在那兒,而英宗即使在明朝第一代權宦王振的沙雕操作導致的土木堡大變之後重登大典,也未對宦官機構東廠和淪爲權宦爪牙的錦衣衛這兩個部門做什麼改變。

隨着明朝政局的穩定,朱見深同志坐上了皇帝寶座,一件意外事件發生後,年輕的朱見深惶惶不安,畢竟這件事居然不是皇帝親信的東廠偵破的,於是西廠隨着而出,而這時同樣年輕的汪直同學領命在西廠掛牌上班了。此後也因爲西廠權勢過大,中間出現了一個月的歇業期,最終在五年後被監察局朱見深同志撤掉了營業執照,廠公汪先生也被派到了南京出差。可汪先生被吊銷營業執照卻不代表西廠的倒閉,在正德元年,谷大用同志光榮上任,受命於新一代權宦劉瑾,而東、西兩廠的同志每天爭得頭破血流,搞得劉瑾先生很頭大,沒辦法,你們爭吧,我自己再搞一個。於是內行廠又出來了,明朝特務事業發展到了頂峯,四個特務機關居然同時存在。實話實說,這樣就真的太多了,而新上任的老闆朱厚照大筆一揮,內行廠和西廠就被迫停業整頓了,此後明朝的特務制度也就繼續按照永樂時期一廠一衛繼續發展。

02

大致瞭解明朝特務機構的發展史,就會明白,西廠只是一個階段性產物,同於東廠,屬於親近於皇帝的特務機關,即皇帝開心,那就好好過,皇帝不開心,啊,那不好意思,您拜拜了。

那是什麼事情導致成化覺得西廠的出現讓他很安心呢?答案很簡單,一個人名——李子龍。是不是很熟悉?對,就是電視劇中那個老奸巨猾的大反派,可在歷史上,他老人家並不像電視劇裏面折騰得轟轟烈烈,更別說什麼扯淡的李唐後人,整一道士,還專講什麼旁門左道,啥不正緊搞什麼,主要當時出現了“妖狐夜出”的靈異事件,加上這糟老頭子的宣講,好嘛,還頗有影響力,在朝野上還發展了不少親信,甚至把手伸進了皇宮裏面,勾搭上了宦官。而根據《明史》記載“成化十二年,黑眚見宮中,妖人李子龍以符術結太監韋舍私入大內,事發,伏誅。”即這傢伙成化十二年就被錦衣衛給抓了,根本不可能成化十四年還在外面溜達。但這件事給我們的成化老闆影響挺大的,畢竟朱見深同志那時候還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知道朱見深小朋友身世的都曉得,起起落落,從太子變成廢太子最終再變成太子,經歷了太大的波瀾,而他身邊身爲侍女的萬姑娘便成了他唯一的依賴,雖然差了十七歲......所以說,不要質疑成化帝和萬貴妃的愛情,畢竟就像皇帝和宦官,一個從小陪伴其成長的人,自然是其最值得依賴和信任的人。

咳咳咳,回到正題,朱見深實際上還是受到挺大的影響,畢竟錦衣衛報給他的是,李子龍這個臭道士要行刺。

啥?行刺!我靠,這都跑到大內來了,東廠幹什麼喫的!還能不能幹!

沒辦法,錦衣衛不可能住在宮裏,東廠又沒留下好印象,朱見深扒拉一番,要不然再設一個?把錦衣衛和東廠職權疊加起來?得,那找誰呢?嗯......貴妃身邊好像有個人!

沒錯,萬貴妃身邊的便是汪直。

成化元年,督察院都御史韓雍領兵在廣西大藤峽討伐兩廣土官叛亂。韓雍打了勝仗,按照明朝的慣例,抓了一批幼男幼女,帶回了北京。這一幕與建國之初極其相似,藍玉出兵雲南帶回了一個男童馬三保,這男童便是此後永樂帝極其重視的內官監太監鄭和。而這批孩子中則有兩個人,在大明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除了汪直,還有一個姓紀的姑娘,這姑娘的坎坷的身世不妨這麼說,她是朱祐樘弘治皇帝的生母。

03

再說汪直,進宮後在昭德宮侍奉萬貴妃,由於萬貴妃自己沒有子嗣,再加上汪直聰明伶俐,萬貴妃十分喜愛,在萬貴妃枕頭風的攻勢下,汪直升任御馬監太監。當李子龍事發後,汪直被朱見深派去探查宮外情形,由於業績出色,汪直受命建立西廠,集錦衣衛與東廠權力於一身,受領調派錦衣衛校官,自招番役,數量之大,二倍於東廠。

要知道,明朝的宦官干政完全是皇帝允許,明朝的宦官是生是死全憑皇帝老闆的一句話,說你涼了你就涼了,別想啥了,還想東山再起?那得看皇上還喜不喜歡你。

這也正是爲何西廠的權勢如此之大,全憑皇帝支持。可支持沒事,有人搶飯碗就有事了,西廠集錦衣衛與東廠的權力於一身,自身監察百姓大臣,審查案情,自設監獄,且可不經皇帝允許便捉拿“人犯”。你說,誰不眼紅?但錦衣衛呢,敢怒不敢言,皇帝重用宦官,自己還要時不時去給兩位公公打打零工,等錦衣衛翻身還得等到嘉靖朝;而東廠呢,則是和西廠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要是合不來,那就只能看業績了,在皇帝的恩准下,汪公公領着新發的執業牌照上任了,瞅着自己的老前輩東廠,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也不順眼,的,那就搞唄。

在汪小老闆兢兢業業的工作下,西廠的地位正如《龍門飛甲》中雨化田的那番話“你問我西廠算什麼東西?現在我就來告訴你,東廠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廠來破。還有,你聽好,東廠不敢殺的人我殺,東廠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得嘞,就是這麼豪橫。

04

可是,豪橫的代價是投訴。

投訴來源實際上是需要比較的,而比較的對象就是東廠的尚銘尚督公。由於尚銘這個人兢兢業業,做事謹慎,所以沒落下什麼把柄,一個特務機關的頭子風評還不錯,嘖嘖嘖,真是了不起。這樣相比之下,新建立的西廠聲勢浩大,大興牢獄,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要曉得,明朝的文官集團也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而當時爲首的便是科舉中高分低能的代表萬安同學,在羣官的全力輸出下,朱見深也招架不住了,那就......依照民願,停業修整?反正這鐵定不是朱見深和汪直的願望。

西廠就開張了五個月便被羣臣叫停,這讓朱見深臉上很沒用面子,再加上錦衣衛一直被宦官特務壓着,唯唯諾諾,指望萬通那個廢物重拳出擊鐵定不可能的了,平日裏見到東西兩廠恨不得繞道,指望個錘子;東廠呢?尚銘那個老東西雖然資歷能力都有,但一心忙着搞錢,就是因爲不放心才辦了西廠。就在朱見深同志惶惶不安時,戴縉突如其來的神助攻使得朱見深龍顏大悅!妙哉妙哉,整頓完成,重新營業!

就這樣,在衆人以爲西廠玩完的情況下,西廠又復甦了!

重新開業的汪督公自然要大顯身手,你搞我?那我也來搞你!

具體事件參照商輅的奏摺裏提到的,嗯,雖然他後來也被搞了。商輅跟皇帝說,朝臣無論大小,一旦被抓住把柄,全部收監拷問;三品以上的京官,西廠可擅自逮捕;重要部門的官員包括皇帝的近侍,汪直可以隨意更換;更有甚者,一些邊防重地的守備,汪直一天之內竟擒拿數人入牢,導致邊守空虛。然而至於這份奏摺也沒有遞到皇帝面前我也表示懷疑,畢竟朱瞻基讓宦官參與政務後,奏摺要經手司禮監,很難說司禮監沒有汪公公的人,說不定也正是這篇奏摺讓商輅被汪大人搞了。

而商輅也當皇帝的面彈劾汪直,結果皇帝大怒,怒斥商輅,甚至追問商輅背後主使何人,爲何要陷害汪直。

但是,凡是皆有兩面性,就像尚銘搞綁票,但人家風評卻能很好,實際上汪督公也有極其正直的一面。

05

成化十三年,福建建寧衛指揮楊曄及其父親楊泰作惡多端,並欲進京賄賂官吏以求息事寧人,被抓進西廠嚴刑拷打,汪直將一併事宜彙報給朱見深,並將涉案官員全抓給了皇帝。

成化十四年,汪直奏請舉行武舉以解邊境缺將事宜。

成化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汪直奉旨督軍,破女真、韃靼,並領京軍十二營。

汪直南巡江南、北巡邊疆,先後向憲宗如實舉薦了楊繼宗、秦紘。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抓姦臣、平邊境、薦良臣,這個是不是像于謙之類的高風亮節之人所爲?現在反而被一個稱之爲權閹的西廠提督做到了,可見這人切不能片面地解析,但也由此可見,汪直年紀輕輕,不及二十之齡便有此成就可堪非凡。領京軍十二營,那可是之前的三大營,一個宦官統領京城精銳,可堪前朝鄭和任南京守備。但由於汪直在西廠嚴厲的手段,追求官位富貴,卻未能同鄭和一般落得善終。梁啓超先生那句“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怕不只指是在航海事業上超凡的成就,更是身爲宦官卻能鑄就此等浩然的一生。最終,憲宗面對日益強大的西廠,下令西廠關門歇業,汪公公也不要在前線兢兢業業了,去南京御馬監幹活去。

但尚銘看這一切彷彿還不夠,再補了一刀。得,汪公公被貶爲了奉御,就算成爲打掃皇宮的小宦官。成化元年的奉御汪直,成化十九年的奉御汪直,人生富貴也就是那過眼雲煙。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演繹 製作:喫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