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賈政,《紅樓夢》的重要配角,男主角賈寶玉的爹,賈母的次子。這個人物形象有些迂腐,給紅迷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三十三回,“寶玉捱打”一節,他親自掄起大板子差點把寶玉打死。

當然,平時他對寶玉也不是特別友好,動不動就罵“畜生”、“該死的奴才”,因而賈政向來在讀者中人緣不怎麼好。

賈政不但對寶玉嚴苛,在其他人眼裏也是古板嚴厲的封建家長,原本姑娘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只要他一出現,現場氣氛立馬尷尬起來,衆人都是斂聲屏息,大氣都不敢出。愛好熱鬧的賈母只好“攆他出去休息”。

少年的時候特別不理解賈政,賈寶玉氣質出衆,志存高遠,不願意沾染俗世名利,可他偏偏不顧念兒子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會逼着寶玉爲了家世的利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這樣的人真真討厭至極。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突然間覺得賈政也未必那麼面目可憎,甚至從內心生出絲絲的憐惜來,難道我們也終於度過了賈寶玉至情至性的人生階段,把自己活成了賈政的模樣?

02

到了賈政這一代,祖上的榮光已經耗的差不多了,冷子興在一開始便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來形容賈府,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賈府早已外強中乾,不復當年的輝煌了。

爲何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竟越來越蕭條呢?原因無非兩個:子孫不肖;內耗嚴重。賈敬、賈珍、賈赦之流,只是靠着祖上的蔭庇,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整天不是煉丹問道,就是尋花問柳。上面的風氣這般渾濁,小輩們自然更加放肆,無法無天。

老僕焦大對賈府後代們無能卻又糜爛的生活痛恨不已,醉酒後大罵:“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柳湘蓮也親口對寶玉說:“你們東府裏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可見,賈府子孫們的胡作非爲已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這麼一大家子,少說也有大幾百人,各種利益盤根錯節,一派祥和之下又怎麼可能風平浪靜呢?大到榮寧二府的榮寵,小到丫鬟、小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位和算計。

賈赦作爲長子,因襲了祖上的爵位,賈政卻跟着賈母住着正院,賈赦住的是偏院,賈赦、賈政、賈璉、賈寶玉之間的關係很是微妙。

其他人之間的算計更是多如牛毛。沒點智慧,不要說在宮鬥劇中活不過三集,就是在賈府連個丫鬟小廝都當不好。至於主子之間的較量更是風雲暗湧,防不勝防,隨便舉個例子:

王熙鳳計除尤二姐,當然是個厲害角色,但不得勢的尤氏作爲尤二姐的繼姐,逮着機會也會反咬王熙鳳一口。王熙鳳過生日,當着賈母的面說自己要替李紈出份子錢,卻許了空頭支票。尤氏發現後,把平兒、鴛鴦、周姨娘、趙姨娘的份子錢都退給她們。

尤氏把好人做了,不怕虧空被人發現?首先,始作俑者是王熙鳳,王熙鳳沒有替李紈出錢,數目本來就不對;其次,銀子根本花不完,就算有人發現數目不對,這是王熙鳳的生日宴,憑王熙鳳平日的作風,大家只會懷疑她中飽私囊,疑惑不到尤氏頭上。再者,這錢最後是送到尤氏手裏操辦的,一百五十餘兩,少了二十來兩也足夠了,誰又能發現得了呢?

平兒、鴛鴦分別是王熙鳳和賈母的丫鬟,自然要高人一等。周姨娘和趙姨娘地位不高,王熙鳳平時不把她們放在眼裏,二位姨娘對她早就恨在心上,只是份子錢不敢不出,尤氏退還了銀子,她們心下難免要把兩位奶奶比較一番,自然會覺得尤氏勝過王熙鳳百倍,對此千恩萬謝。

至於薛姨娘、王夫人、賈母之間關於寶玉婚姻的較量更是精彩紛呈,明槍暗箭交涉了不下幾十回合,這裏不再一一表述。

03

通觀整部《紅樓夢》,賈府幾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內耗,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窩裏鬥”,真正在外支撐賈府的人,賈政勉強算一個。其他人都是蛀蟲,在不停的啃噬,貪婪無恥,幾乎吸盡榨乾了每一滴血,賈府這隻百年之蟲不死纔怪。

賈政自幼勤奮好學,熟讀四書五經,卻並未能考取功名,皇帝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給了他個“正五品工部員外郎”的職位。

客觀來看,賈政品行端正,性格堅韌,爲人忠厚,崇尚詩禮,有着社會賢達和文人儒士的風習。賈府其他男人的齷齪之事在賈政身上是看不見的。

在官場上,他克盡職守,勤於政事,時時處處以儒家做官標準約束自己的言行,或許是缺少左右逢源、溜鬚拍馬的本事,他官職升遷很慢,所在部門也基本上屬於清水衙門。

賈政在朝廷的表現一直很平庸,基本沒有什麼政績可言,整部小說,我們也找不到他爲朝廷或爲百姓做過一件有價值的差事。

在家務上,賈政有些慵懶,把家業交由王熙鳳夫婦打理,對於瑣碎之事很少過問。賈府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入不敷出,賈政心裏根本就沒數,而是將心思都用到了清談上,和清客們下下棋,談談詩書禮儀。

或者說,他在逃避。連林黛玉這種不問世事的人,都看出賈府的經濟狀況很不好了,賈政好歹在社會上混了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沒有這點眼力?

只是面對兄長和子孫們的揮霍無度,糜爛墮落,他除了潔身自好,根本左右不了這些人,改變不了大局,弄不好還會兄弟反目,他感到十分的蒼白無力,相信這種無力感,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那是一種痛苦的無奈。

一言以蔽之,作爲一個資質平庸、按部就班的普通人,賈政沒有祖上建功立業那麼大的能量,也沒有重振賈府的魄力和能力。

04

寫到這裏,賈府真正的頭號人物,賈元春必須出場了。是的,支撐賈府子孫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紙醉金迷的人,竟是一位弱女子。

十幾歲的賈元春被父母送到了那“不得見人的去處”,最初只是個女史,相當於現在的女祕書,元春在宮裏摸爬了十年,躲過無數次的明槍暗箭,才做了賢德妃。

進宮不是她自己選擇的,從進宮那一刻起,她也沒有了退路。賈府衆人的糜爛,算計,冷酷,她不是不明白,只是知道了又能怎樣呢?

父親雖然人品端正,也做了個不大不小的官,但遠遠還不夠。寶玉天資聰慧,是唯一可能和自己並肩戰鬥,共挑賈府大梁的人。可以說,不僅僅賈政對寶玉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元春亦希望弟弟能幫襯自己一把,賈府出了在朝廷有分量的人物,元春在後宮的地位才能安穩。

元春入宮十多年,竟無子嗣,這是非常危險的,可以想象,在深不見底的皇宮,她可能也有過身孕,卻未必能把孩子生下來,也可能生下皇子,卻未能保住。

家族實力跟不上,又無子嗣護身,一旦紅顏逝去,恩寵消退,元春在宮裏的地位就會岌岌可危。

元春的這種焦灼感,賈政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元春一旦垮臺,賈府的好日子基本上也就到頭了。他不是個能力超強的人,只好把家族復興的希望寄託在寶玉身上,對寶玉的苛責、嚴厲、打罵都源於那顆對未來無法把控而越來越焦躁不安的心。

可惜年少的寶玉並不能真正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只想着與林妹妹比翼雙飛,逍遙自在,他也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好日子是有人替自己負重前行。寶玉身上有一份難以迴避的家族責任,可養尊處優的生活、良好的文化薰陶卻把他培養成了一個不喜世俗世事的高潔隱士。

荒淫、奢侈、後繼無人,使得賈府不可避免的走向敗落,落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寶玉才驚醒過來,姐姐元春、父親賈政爲賈府做的所有努力,都逃不過煙消雲散的命運,也徹底了悟世人拼其一生爭來的榮華富貴,功成名就,都不過是繁華夢一場。

客觀的說,在賈府已糜爛墮落到無可救藥的情況下,寶玉就算如賈政般勤勉端正,努力博取功名,也無法真正力挽狂瀾,他所能做的不過是讓賈府多苟延殘喘幾年而已。就如崇禎皇帝在明朝後期,拼盡全力也未能阻止被蛀空的大明迅速的走向衰亡坍塌一樣,如此看來,家族昌敗與國家興亡竟是如此的類似。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洛輕塵 製作:喫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