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這樣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往往會被人們忽視。比如,皮膚不小心被劃了一下,過幾天就好了。很多人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一直都是這樣啊。

其實,看似平常的現象後面,隱藏着人體很大的祕密:自愈力。對於人體而言,自愈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也是人體自帶的“醫生”。

自愈力包括免疫力、排異力、修復能力、內分泌調節能力等等。當人體出現不適時,自愈力就像醫生一樣,會調整人體的各種功能,分泌各種激素,提高細胞活力,從而達到恢復正常功能的目的。

除了皮膚可以自愈,人體內還有很多組織有自愈能力。

肝臟。肝臟中大約有25億個肝細胞,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幫助人體解毒。但是,每個肝細胞只有大約150天的壽命,當肝細胞代謝之後,新的肝臟細胞很快就會出現。

研究發現,肝臟切除70%之後,只要大概2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恢復90%。

骨骼。相對肝臟來說,骨骼的自我修復能力要慢一些。研究發現,骨骼完成一次全部的更新大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對於成年人來說,每天大概更新700毫克左右的鈣。

我們常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當骨骼受傷,出現骨折等現象時,骨骼的自愈能力就會被激活,骨骼的癒合也會加速,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6周左右即可基本癒合,100天左右徹底恢復正常。

除了人體的器官有自我修復功能以外,一些疾病也是可以自愈的。

德國《生機》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文章表示:只要注意調養,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改善生活習慣,大概有60%的疾病是能夠自愈的。

感冒。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等入侵人體後,會引起人體一系列的不適。但是,感冒是沒有特效藥進行治療的。我們平時用的抗感冒藥,只能緩解鼻塞、咳嗽等症狀。

感冒之所以好了,其實是人體的自愈系統組織免疫細胞打了一場保護戰,在5天左右的時間內,將細菌和病毒從體內清除了。

輕度“三高”。現代人非常容易出現“三高”,這其實是一種富貴病,喫得多,動得少,身體內容易出現垃圾,時間一長就會出現“三高”的症狀。

其實,在“三高”出現的早期,只要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在人體自愈力的作用下,輕度的“三高”是可以得到逆轉的。正常情況下,身體能夠將多餘的垃圾和廢物,通過各種渠道將它們清除出體內,只是這個過程比較長。

低燒。當人體組織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時,會引起體溫升高,這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能夠抑制病菌的繁殖。如果是低於38℃的發燒,好好休息、多喝水、補充營養,一般情況下1天左右就可以緩解,不需要喫退燒藥。

當然,如果是高燒就需要用藥物進行控制了。

嘔吐和腹瀉。嘔吐和拉肚子其實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防禦措施。當人體進食了有毒、有害的食物,或者胃部和腸道中感染了細菌,上吐下瀉有利於將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儘快從體內排出來。

在生活中,人體自愈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高,有的人低。比如感冒,有的人可能第二天就好了,而有的人要7、8天才能好。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來提高自己的自愈力呢?

注意勞逸結合。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感覺到比較累,或者提不起精神時,身體非常容易出問題,更容易感冒。在生活中,很多病其實是累出來的。所以,我們平時不過於勞累,特別是感覺到疲憊時,一定要多休息,特別要注意勞逸結合。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質量不高,都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睡眠時間少於4個小時的人,體內抵禦流感病毒的抗體比正常睡眠的人要少一半。

因此,對於成年人來說,每天最少保障8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其中深睡眠時間不能少於4個小時。

適度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能夠更好地抵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運動還能夠提高自身的自愈力,改善身體中的調節的機制。

但是,運動不能過度。過度運動會導致身體勞累,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保持好心情。情緒決定健康。研究發現,在心情好的情況下,免疫力會比平時更強,可以大大減少身體出現問題的幾率。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用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保持內心的平靜。

補充足夠的營養。食物不僅給人體帶來能量,而且有助於增強自愈能力。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營養,特別是不要偏食,要保護營養的全面和均衡。

對於一些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可以有意識地多喫一些。如香菇、黑木耳、蜂蜜、綠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注: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