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5月14日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顯示,證監會依法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據悉,2016-2018年,康美藥業涉嫌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91.28億元。截至5月15日上午10時,曾經坐擁千億市值的白馬股康美藥業如今成爲市值僅爲140億元的“ST康美”。

據悉,證監會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10萬-90萬元不等罰款,對六名主要責任人採取十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此外,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爲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爲移送司法機關。

證監會最終認定,2016-2018年,康美藥業虛增鉅額營業收入,通過僞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同時,康美藥業存在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上述行爲致使康美藥業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證監會表示,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欺詐行爲,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

據悉,2016-2018年,康美藥業涉嫌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91.28億元,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86億元,其《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2018年年報告》中存在重大遺漏,未按規定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情況,其中,《2018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投資性房地產,共計36億元。

康美藥業爆雷始於2018年。2018年4月,其發佈了一份《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公告具體闡述了康美藥業2017年年報中出現的14項會計錯誤。隨後,該情況引起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注意,並着手立案調查。去年5月,康美藥業“戴帽”,變更爲“ST康美”。

近來,上市藥企頻頻爆雷,除了康美藥業,千山藥機、輔仁藥業均上“黑榜”。其中,千山藥機2015-2016年虛增4億元利潤,市值從300億元跌到14億元,目前已暫停上市,面臨被強制退市風險。

而輔仁藥業去年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還有18.16億元,卻付不出6000萬元分紅。隨後上交所火速問詢,輔仁藥業表示,由於公司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18.16億元,公司及子公司擁有現金總額僅1.27億元,其中受限金額1.23 億元。最終上交所認定,其控股股東輔仁集團及其關聯方違規佔用公司超16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提供1.4億元的擔保、未按規定實施2018年權益分派、未及時披露多起重大訴訟、未及時披露重大債務到期未清償事項等。目前輔仁藥業已變爲“ST輔仁”。

對此,醫藥行業諮詢管理專家林小芳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很多股民認爲醫藥行業毛利高,有行業壁壘,本着對上市藥企信任的態度進行投資,但部分上市藥企爲了一己私利,傷害股民利益,相關機構需要加強市場監管,加大處罰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