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老北京的麪茶,黃澄澄的糜子面兒上,鋪滿厚厚的芝麻醬,再撒上炒過的黑白芝麻鹽。每喝一口都既有面茶也有麻將,那叫一個香。

小夥伴問了"你這麪茶裏沒有茶葉,爲啥叫茶呢?"。起初,我以爲就是一個名字,比如"老婆餅裏,沒老婆"一個道理。後來看到,清代 《》關於麪茶的記載:"熬粗茶葉汁,兌之,加芝麻醬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鹽。無乳則加、亦可。"原來清代麪茶中的麪糊是茶湯中加入炒麪,熬製的。所以其名字中有"茶"。

小夥伴又問了"這麪茶不是早點喫的嗎?爲啥說是當年最紅的下午茶呢?" "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據說,早年間,這麪茶可是老北京四九城老少爺們兒下午的喫食兒,一般是下午賣下午喫的。

咱們這個老北京的下午茶也是有講究的,雖然比不上歐美下午茶的優雅,但也是一種文化。老北京人喝麪茶講究不用筷子,不用勺兒,而是吸溜着喝,也叫忒兒嘍着喝。就是用一隻手端着碗,再將嘴撅起,貼着碗邊,趁着燙勁兒,沿着碗邊轉着圈喝。這樣喝的好處就是讓碗裏的麪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吸入口中,這樣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有面茶,每一口都是香的。

經過多年的演變,現如今,喫麪茶不用受時間的限制,想什麼時候喫,都能喫到。熱乎乎的麪茶,配上油條,焦圈,燒餅等,更適合早上喫。現在人也不再用吸溜這種傳統喫法喫了,而是用勺子攪乎好了喫。

麪茶是北京的一個傳統美食,但是在北京沒有幾家賣麪茶的小喫店了。其實要想喫上這口並不難,在家裏就可以自己做。

備料:

糜子面(或小米麪):400克,芝麻醬:1瓶,芝麻:適量,鹽:適量,水:大約1000毫升

步驟1:芝麻和鹽放炒鍋裏,小火炒4分鐘,要不停地翻炒,一直到芝麻變色了,關火。

步驟2:把芝麻倒在砧板上,用擀麪杖擀碎,放碗裏備用。

步驟3:糜子面(小米麪)中加入水和成麪糊狀。

步驟4:鍋中倒入大約800毫升的水,燒水到大約80度的時候,倒入麪糊並攪拌。當開鍋後,改爲小火繼續煮,等鍋裏冒出氣泡有黃豆大小,繼續攪拌,這樣熬製需要10分鐘左右。

步驟5:麪茶熬好後,先在上面撒上芝麻醬,然後在芝麻醬上撒上芝麻鹽。這樣就可以享用了。要想更美味,還可以放上核桃碎,花生碎,金糕丁等,就有廟會的味道了。

一大碗麪茶吸溜個精光,咂摸咂摸嘴,覺得沒過癮,再來一碗。這麪茶已經不只是爲了填飽肚子了,更是一種老北京的味道。喝的就是這種感覺,更是一種享受和回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