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處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藏區,香格里拉雖然環境艱險,但卻有着中國獨一無二的著名四大自然景觀:普達措國家公園,白馬雪自然保護區,金沙江大拐彎,以及藏區四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普達措國家公園位於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等“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心區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遊客來到香格里拉必去遊覽的一個大景點。

對大多數雲南人來說,“香格里拉”只是滇西北高原藏區一個縣級市的名字(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原名中甸縣)。但對雲南以外的中國人來說,“香格里拉”意味着一種深藏在高原之上令人嚮往的美好意境。

地處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藏區,香格里拉雖然環境艱險,但卻有着中國獨一無二的著名四大自然景觀:普達措國家公園,白馬雪自然保護區,金沙江大拐彎,以及藏區四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同樣還是“香格里拉”,它對於世界遊客而言,則意味着中國高原地區永遠找不到的一處隱祕天堂。

來到香格里拉第二天的一大早,我們的自駕遊車隊從中心城區出發,繼續奔馳在海拔3500米的滇西北高原上,目的地是24公里外的普達措國家公園(聯票+觀光車費:190元/人),那是我們滇西北自駕遊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體驗地點。

普達措國家公園位於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等“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心區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遊客來到香格里拉必去遊覽的一個大景點。那裏有面積巨大的溼地湖泊以及無邊的森林草甸,還有多種多樣的珍稀植物和野生保護動物,原始生態環境完好。用當地人的話說:香格里拉旅遊,不到普達措是最大的遺憾。

海拔3500多米的普達措國家公園本身氣溫比平原地區低很多,再加之此時正是清晨時分,所以感覺非常寒冷,冷到不穿兩件羽絨服根本不敢下車。此時的園區非常安靜,空氣好到沒話說。

嘰嘰喳喳的鳥鳴不絕於耳,偶爾可以看見藏在高大雲杉樹上探頭縮腦的松鼠和嘎嘎鳴叫的野鴨。普達措國家公園裏的“原住民”之一是屬都湖岸邊的黑犛牛,不管有沒有遊客靠近,它們只是自顧自地在湖邊或雲杉樹下悠閒地啃食嫩草。

離開了普達措國家公園,我們繼續駕車沿214國道往梅里雪山方向挺進。行至瓦卡鎮至奔子欄鎮附近,我們再次看到了金沙江,而且公路開始沿着水路而行。可能由於旱季沒有太多水源注入河道的緣故,近在咫尺的金沙江並不洶湧,只是平緩安靜地流過。車過奔子欄鎮,金沙江與公路又分離了,公路盤旋向上,水道依舊平行蜿蜒。

嚮導提示大家“打起精神,很快我們就能看到金沙江最壯觀的景象了”。他所說的“壯觀景象”指的是“金沙江大拐彎”。這段不足10公里的上山路,讓人感覺有點煎熬,主要是我太心急於看到“大拐彎”的樣子了。

金沙江大拐彎兒的樣子我在很多攝影師的作品中看到過,但當我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了,甚至忘記了拍照。此時此刻,我根本不想笑,相反還特別想哭。在我的眼裏,她(金沙江大拐彎)的身材是那麼偉岸,藍天白雲之下,江水如碧綠色的裙襬繞山而過,一條窄窄的公路橫切山間,又似玉帶纏身,氣勢恢宏之中透着幾許婀娜!

在這一天裏,除了金沙江大拐彎帶給我的震撼之外,另一個刺激的事情就是翻越白馬雪山(又稱白茫雪山,主峯海拔5430米)。在海拔4300米的雪線上開車,走在有積雪和冰凍的路面上有一定危險性,但也讓人感覺相當刺激。車子疾馳穿過雲霧,車道對面隔着深切的峽谷還有另一條白色的雪線,它在大山對面與我們平行延伸着。

每當看到大雪山的一個壯觀角度,車友們就會通過車載電臺興奮地提醒大家注意,一點也不矜持,哪像我,只在心裏默默地“震撼”。從白馬雪山前往德欽縣飛來寺的50公里路,海拔一直在下降,國道214“滇藏線”盤旋在橫斷山脈中段的怒江與瀾滄江之間,這使我可以輕鬆看到兩條大江的最美風貌。

當到達德欽飛來寺時,已是晚上八點多,梅里雪山也躲進了厚厚的雲層不見真容,希望明天有個好天氣!

德欽以西20公里的飛來寺是我們此行滇西北高原之旅的一個重要節點,到達這裏之後我們將取道南下返回麗江。飛來寺,據說是觀看“四大神山”(即滇藏梅里雪山、青海阿尼瑪卿、尕朵覺沃和西藏岡仁波齊)——梅里雪山的最佳地點之一。

據嚮導康巴扎西說,梅里雪山像人一樣有自己的生肖,她是屬羊的。2015年藏曆羊年的時候,那一年來梅里雪山“轉山者數量比平常年份多出了數十倍”。梅里雪山屬羊恰好我也屬羊,看來今日來此也是一種冥冥中註定的安排!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們就早早地守候在了“梅里十三峯”的最佳觀賞點,只等日出一瞬的“日照金山”。我心心念念,無論是否能夠看到“日照金山”的景象,都要報以無限的虔誠之心。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雪峯上的雲層逐漸變薄,潔白的雪頂漸漸轉紅。“亮了,亮了”有人開始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面對金色朝陽中的雪峯,我眼含熱淚,虔誠祈盼梅里神山能帶給我們這些千里來拜的凡人以好運,扎西德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