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查證者: 黃濤 化學博士

許多熬夜看球追劇和加班的小夥伴都是靠一杯咖啡“續命”,而咖啡的精髓就在於其中的咖啡因。每年世界各地消耗的咖啡因總量接近五萬噸。咖啡因自出道以來,便立下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度、提高認知力、延緩疲勞的“人設”。這主要是因爲咖啡因在結構上與人體內負責調節睏意的“傳令分子”——腺苷非常相似。當體內咖啡因濃度足夠高的時候,它便可以提前佔據腺苷分子對應的受體,使其無法告訴大腦我們已經疲憊,需要休息了。不過,由於腺苷並沒有被代謝掉,當咖啡因的功效散去後,迎接人們的將是洶湧襲來的疲倦感。

除了內服,近年來一些化妝品廠商又提出了“外用咖啡因”這個概念,並在不少護膚品,洗護用品中都有所添加。那麼“外用咖啡因”真的有宣傳上所說的那麼多神奇的效果嗎?

一、外用的咖啡因與我們喝的咖啡因並無區別

網上常見的說法是:“咖啡因化妝品中使用的咖啡因和我們平常喝的咖啡不一樣,由於不會通過吸收進入血液,所以不會產生和喝咖啡一樣的興奮感覺,護膚品中的咖啡因主要通過抗氧化、抗炎、調節肌膚水分循環起作用”。

難道化妝品中的“外用咖啡因”另有玄機?

查詢“咖啡因”的國際化妝品原料(ICNI)通用名稱後發現,中文“咖啡因”和英文“Caffeine” 是其唯一指定的化妝品原料使用名稱,可以肯定它並沒有其他的“花名”。

在國家食品藥物管理局頒佈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版)》以及化妝品原料評估委員對“咖啡因”及其類似物行了進行近一步檢索,得到結論是,只要是原料表上註明的是“咖啡因”或者“Caffeine”字樣,並沒有所謂的“外用咖啡因”與“內服咖啡因”的區別,它們是同一個東西

二、外用咖啡因的這四種功效是真的嗎?

1. 外用咖啡因能抗氧化抗衰老?

較真鑑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做好防曬是更有效的方法。

人體內多餘的活性氧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 簡稱ROS)能對健康細胞造成損害,因此,一直以來被認爲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咖啡因可以與部分活性氧物質,比如羥基自由基,甲氧基自由基等反應,因此長期以來,營養學界一直把它當做是一種能抗氧化的食物。同時,還有實驗表明,咖啡因具體的抗氧化性比維生素C要強上許多,其效果甚至接近於號稱“抗氧化之母”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

雖然種種證據表明咖啡因對於皮膚細胞很可能也有相同的抗氧化的效果,但有實驗表明,外用咖啡因並不能有效與皮膚細胞裏的活性氧物質直接反應,這可能與皮膚表面吸收效率較低有關。

雖然不能直接與活性氧物質反應,科學家們卻發現低濃度外用咖啡因(大約2mg/L)依然能夠促進細胞自體吞噬,加速皮膚代謝,進而間接地緩解皮膚細胞受到紫外線照射而導致的氧化應激反應。

總的來說,外用咖啡因對於皮膚的抗氧化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不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做好防曬是性價比更高的辦法。畢竟,所謂的活性氧物質異常,更多的是抽菸、紫外線照射以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2. 外用咖啡因能消炎和鎮靜皮膚?

較真鑑定:外用咖啡因的消炎效果尚待更多實驗證明。

炎症分爲短期的急性炎症和長期的慢性炎症。目前咖啡因對於炎症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慢性炎症方面,並且主要的研究都是側重於口服的影響,外用咖啡因對炎症的具體效果還有待實驗的進一步證明。

至於具體能不能消炎呢,學術上差不多分成了兩派。

有的觀點認爲咖啡因能夠消炎,同時人們還發現常喝咖啡的老年人身上炎症因子的比例比不常喝的更低。

然而有的實驗則表明,飲用咖啡對炎症的影響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還有的研究則發現有些病人身上的炎症因爲喝咖啡而加劇。

至於具體外用咖啡因對皮膚有沒有消炎,鎮靜的作用,只能期待更多的研究來揭示。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有報道顯示,外用咖啡因對皮膚的角質層生成細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會減緩上皮細胞傷口的癒合的速度,因此敏感性的皮膚在外用的時候,還是謹慎爲妙

3 . 外用咖啡因能減少眼部浮腫,去黑眼圈?

較真鑑定: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外用咖啡因有減少眼部浮腫、祛黑眼圈的功效。

有宣傳號稱外用咖啡因爲能收縮血管,促進代謝,因此可以幫助眼部皮膚恢復,減少眼部浮腫,甚至還有祛除黑眼圈的效果。

雖然有不少實驗確實已經證實過了咖啡因的確有促進代謝和促進血管收縮的作用。但是從目前僅有的幾個咖啡因外用的臨牀試驗來看,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外用咖啡因可以有效地減少眼部浮腫、祛除黑眼圈。在2011年發表的一項的雙盲試驗裏,研究人員發現咖啡因緩解浮腫的效果並不明顯,甚至還不如直接冰敷眼睛有效。

4. 外用咖啡因能促進頭髮生長,防治脫髮?

較真鑑定:尚無足夠的臨牀實驗證據外用咖啡因能促進頭髮生長,防治脫髮。

有體外實驗表明,0.001–0.005%的咖啡因可以有效促進毛囊細胞的生長。但是這些具體到用在人身上的效果是怎麼樣的呢?很遺憾,我們並沒有找到足夠的臨牀實驗證據。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