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胡喆)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爲2.19%;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了我國科技創新工作的最新進展。

王志剛表示,過去一年,全國科技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研發攻關,加快成果轉化應用,主要指標穩步提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整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進展。

過去一年,我國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下線……一批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高鐵、5G移動通信、新能源等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進入世界前列,也彰顯了我國科技的綜合實力。

“科學技術本身是無止境的,創新也沒有止境,創新型國家建設也一直在路上。”王志剛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次重要檢驗。

據介紹,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會同國家衛健委、藥監局、教育部等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部署83個應急攻關項目,組織動員全國優勢力量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科技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

“總的講,在新的時期我國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科技既要頂天也要立地,要真正爲我國的全面發展,爲老百姓的生活改善,爲國家安全作出科技的貢獻。”王志剛說。

來源:鄭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