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后来的死对头项羽死后,“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丧,泣之而去”,虽然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安抚鲁地的百姓,但也可见他的心胸,“泣之而去”,他的哭泣不能说完全是鳄鱼的眼泪,我认为也有真情实感在里面,刘邦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两人都是当世之豪杰,两人既是对手,又互相欣赏着,现在对方离世,心中怎能不有些失落呢。马的拉力有限,如果拉着一对儿女,三个人的重量会很大的限制车速,当时情况危急,一旦被抓到,刘邦,一对儿女,连同司机夏侯婴都会立马被杀掉,这样的可能性极大。

要说起古代平民逆袭称为皇帝,最著名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两位了。尤其是刘邦颇具些玄幻色彩,他是沛县的地痞无赖起家,只用来几年的时间最后统一天下,开创了大汉江山。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了,它给了一个民族的名字——汉族,我们今天的汉语,汉服,汉字都是由此而来,刘邦的功业算是彪炳千秋了。
另外刘邦随时流氓无赖起家,但是他的执政方略却是十分宽仁,处处体现为一个念及天下苍生的好皇帝的。这也是他在和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时的重要武器,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楚霸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做为一国之君的刘邦有着一个皇帝该有的心胸,他不拘泥繁文缛节,虚怀纳谏,能容忍异己的意见,对天下苍生能持仁厚之心。初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可以想象当时刘邦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可他并没有杀死子婴,而是把它交给随行的官员看管,后来两个人关系搞得还不错,还和百姓们搞了“约法三章”。
甚至后来的死对头项羽死后,“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丧,泣之而去”,虽然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安抚鲁地的百姓,但也可见他的心胸,“泣之而去”,他的哭泣不能说完全是鳄鱼的眼泪,我认为也有真情实感在里面,刘邦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两人都是当世之豪杰,两人既是对手,又互相欣赏着,现在对方离世,心中怎能不有些失落呢。
刘邦称帝之后下诏,把因为饥饿而卖身为奴的百姓还为庶人,国家还给了一些生活补助。路过老家,父老乡亲留他喝酒,他却说,我现在军队人数太多,如果留下,人吃马喂父老乡亲们负担不起,不想打扰乡亲们的生活。
但是人无完人,如果刘邦只是一味的对人好,那他顶多就是一个好人,充其量成了一个圣人,被供在庙阁之上,他完全成不了皇帝,皇帝若想做好,除了要有菩萨心肠,还需要些霹雳手段。关键就在这里,刘邦知道什么时候该下手。存仁心,但是做具体决定的时候又做得很符合理性,高明至此。
人们可以找出太多刘邦心狠手辣的例子。
比如说,在成皋之战失败以后,刘邦突围以后单车逃命,为了加快车速减少负重,刘邦好几次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幸亏被夏侯婴一次次的捡了回来,可见在逃命的时候刘邦之自私,虎毒不食子,刘邦看来十分冷血。 这是平常的说法。
这里我需要分析一下:单车逃命的车必然不是什么大车,也不可能是高配的豪车,必然是一个平常到到很难让人注意的普通马车。马的拉力有限,如果拉着一对儿女,三个人的重量会很大的限制车速,当时情况危急,一旦被抓到,刘邦,一对儿女,连同司机夏侯婴都会立马被杀掉,这样的可能性极大。而如果把儿女撇下马车会怎么样呢?首先,车速提升,车上的人会更快的逃生。另外你以为这一对儿女就一定会死吗?恰恰相反,当时没有现在的传媒工具,全国人民都不认识汉王的孩子长什么样,而且因为连年征战流民很多,当路边时长见到无家可归的乞讨者或者流民的孩子,如果这一对儿女下去,只要不刻意声张,对方军队很难想到这就是汉王的子女,而是当成一般的孩子,看都不会看一眼,这样反而能存活,在车上如果被抓住却是死路一条。刘邦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完全合乎理性的,也是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合作!】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