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玉皇大帝一方面答應觀音菩薩,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天庭將以最大力量支持西方佛門的傳經行動,另一方面他又派出沙僧打入取經隊伍,派出四值功曹、五方揭諦隨時監察取經隊伍,以確保唐僧師徒的一舉一動時刻都在自己的監控之下。若非心腹,玉帝怎麼可能讓沙僧貼身保護自己安危。

沙僧在《西遊記》中一直充當着一個背景角色,但是,沙僧絕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他在唐僧師徒五人組合中,充當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原著中對於唐僧師徒關係的描繪,遠遠比電視劇中要深刻。最近幾年《西遊·降魔篇》與《西遊·伏妖篇》先後在影視作品中突出渲染唐僧師徒的內部矛盾,不過,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事實上,唐僧師徒之間的關係,既不像央視版電視劇那麼和諧,也不想伏妖篇表現得那麼醜陋。
唐僧師徒五人,本來就是從五湖四海中來,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勢力。他們之間有爭鬥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過,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前提之下,他們也必然會走到一起。最終,大家會摒棄前嫌,彼此成爲真正可以交託性命的戰友。
不過,個人情義在大集團、大勢力的碾壓面前,顯得頗爲無力。比如說,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麾下有八萬水軍,在人前風光無限。可是,上面一聲令下,豬八戒就不得不放棄天蓬這個重要職位,並且不得不自我抹黑,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色膽包天、衝動魯莽的小丑。
沙僧也是如此。
以沙僧的修爲,堂堂天仙怎麼可能會失手打破杯子。就算杯子距離地面只有零點零零零一毫米,作爲天仙的沙和尚也應該有本事把杯子完好無損撿起來。
沙僧本是玉皇大帝的心腹愛將。若非心腹,玉帝怎麼可能讓沙僧貼身保護自己安危?讓沙僧總管南天門中安保工作?
既然沙僧是玉帝心腹,若沙僧只是犯下尋常小錯,玉帝絕不可能大發雷霆,更不可能下令將沙僧殺死。
就算玉帝這麼做,別人也不會相信。
真相應該是什麼呢?
是沙僧與玉帝之間共同導演了一場戲。沙僧故意把酒杯摔碎,故意大鬧蟠桃會,於是,玉帝以攪擾蟠桃會,藐視君上忤逆朝廷之罪,下令將沙僧推出斬首。
玉帝爲何要這麼做呢?結合我們此前的系列解讀,當然是爲了讓沙僧混入取經隊伍。
扶持如來,支持如來的傳經計劃,是玉皇大帝在經過數百年謀劃後做出的重要決策。不過,玉帝對於如來並非完全放心。於是,玉皇大帝一方面答應觀音菩薩,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天庭將以最大力量支持西方佛門的傳經行動,另一方面他又派出沙僧打入取經隊伍,派出四值功曹、五方揭諦隨時監察取經隊伍,以確保唐僧師徒的一舉一動時刻都在自己的監控之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