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儘管全球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釋放流動性或購債,但各國赤字攀升、債券供給陡增的預期近期導致全球債市大跌,美國、印度、中國等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快速走陡,如中國10年、30年等長端債券表現偏弱。“不同於部分保守預期,我們仍預期美聯儲擴錶速度會加快,中國央行也將釋放更多流動性來吸收後續增發的債券,我們建議擇機買入10年美債和5年中國國債,”渣打全球研究主管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儘管全球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釋放流動性或購債,但各國赤字攀升、債券供給陡增的預期近期導致全球債市大跌,美國、印度、中國等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快速走陡,如中國10年、30年等長端債券表現偏弱。

截至北京時間5月20日收盤,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727%附近,較4月初時近2.5%的低點較大幅度攀升。究竟全球“債牛”下的“小波折”會持續多久?全球央行寬鬆或購債的速度能不能趕上赤字攀升的速度?外資當前如何看待中國利率債市場?

“不同於部分保守預期,我們仍預期美聯儲擴錶速度會加快,中國央行也將釋放更多流動性來吸收後續增發的債券,我們建議擇機買入10年美債和5年中國國債,”渣打全球研究主管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機構預計,今年中國政府債券供應可能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原因是預算赤字擴大、發行特別國債,地方政府項目債券配額可能會增加一倍,達到4萬億至4.1萬億元人民幣,政府債券的主要供應可能在5月份升至創紀錄高位。

施羅德投資管理則認爲,中國國債收益率率有下行空間,但時點或許需要等待,且如果10年期國債重回2.5%下方,便要儘早防範市場的再次調整。

市場擔憂全球債券供給超央行負荷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市場已經迷上了央行提供的支持,此次疫情更是導致全球各國債臺高築,央行能否擔起購債重任、避免擠出效應,成了近期擾動全球多國債市的主因。

羅伯遜表示,美國經濟動力大滑坡。2020年,美國已經損失了約2100萬個工作崗位。而在2013~2019年間,美國一共創造170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政府將不得不提供特別的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持其經濟,這將需要發行債券以資助該刺激措施。

最近宣佈增加政府債務發行的消息導致美債、中國和印度國債收益率曲線趨陡。渣打預計,一個月的疫情封鎖將導致美國全年GDP增速下滑2.5個百分點,印度下滑4.8個百分點。在美國,這表明預算赤字和債務佔GDP比重將顯著增加。聯邦預算赤字已擴至約佔GDP的9%,根據迄今爲止宣佈的財政刺激方案,赤字可能會擴至GDP的20%。5月4日,美國財政部宣佈,預計在二季度通過可出售淨債務借入約3萬億美元。雖然預計下半年淨借款將逐漸減少,但今年美債淨髮行量至少將達到4萬億美元。

而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們出臺了大約相當於GDP10%的刺激方案。印度儲備銀行5月8日宣佈,年度總借貸計劃將從7.8萬億印度盧比增加到12萬億印度盧比,“該公告直接使10年期印度國債收益率上調20bp(基點),反映出投資者對市場吸收50%供應增長的能力的擔憂。” 羅伯遜表示。

相對而言,中國財政和貨幣寬鬆空間較大。但債券供給的增加已使5月初以來10年國債收益率增加超20bp,收益率曲線走陡。根據已宣佈和預期的政策支持,渣打預計到2020年,中國廣義預算赤字佔GDP的比重將擴大至9%~11%,因此預計今年政府債券的供應量將超14萬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的9%。

野村方面也表示,3~4月中國企業和政府債券市場融資額分別達1.883萬億和0.97萬億元,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7500億和7840億元。鑑於中央新增1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並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發行,5月政府債券融資額很可能大幅上升。債券收益率的上行反映出,如果中央選擇通過市場發行特別國債,將很可能推升債券收益率和全市場的融資成本。

多數機構預計,儘管中國央行不會在一級市場直接購債(貨幣融資),也沒有到美聯儲等進行量化寬鬆(QE)的程度,但中國可能會採取定向配售、增加流動性等方式,避免特別國債造成的潛在擠出效應。

外資伺機逢跌加倉人民幣債券

“從中期來看,我們預計低增長和低通脹將促使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並將繼續成爲驅動債券行情的主要動力,最終我們認爲任何與供應擔憂相關的收益率提高都將提供進入多頭債券頭寸的機會。”羅伯遜表示。

當前,多家外資機構表示將伺機加倉人民幣債券。施羅德投資管理(上海)債券基金經理單坤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爲現階段更多的選擇是蟄伏,如果債券市場調整幅度過大,可以關注短期跌出來的交易機會,如果10年期國債重回2.5%下方,便要儘早防範市場的再次調整。”

此外,通脹回落也是支持債市的主要原因。中國4月CPI同比上漲3.3%,低於市場預期的3.7%。PPI則進一步收縮3.1%,遜於市場預期的-2.5%。中國通脹壓力在一季度見頂,並走在下行通道上。

羅伯遜認爲,"儘管全球央行提供了創紀錄的流動性,但我們相信企業和消費者將藉此來修復資產負債表和重建儲蓄。這不是推高通脹的行爲。公司利潤下降將加劇這種行爲。在中國,公司利潤與PPI密切相關。我們認爲中國PPI有可能進一步下行。相比之下,美國4月核心CPI同比跌至1.4%,爲201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核心PCE遠低於1.5%的風險越來越大。”

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告訴記者,從目前CPI走勢來看,月度環比三連跌已經無可避免,因爲基數原因,CPI同比增長率仍然爲正,但會在二季度落入“1”區間,而如果三季度環比增長仍然爲負,那麼8月左右,CPI同比將成爲負數。

但就近期而言,機構認爲債市快速反彈的動力仍需等待。單坤提及,短期看債市調整的動能依然比較充分。“最新披露的宏觀槓桿率確實在上升,國家已經表態這是好的槓桿,主要是中央政府在加槓桿。由於我們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加持,中短期經濟數據穩中向好的概率依然較大,市場對貨幣政策想象的空間也比較充分,所以債券市場的調整需要持續一定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