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半個聖人之稱的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上說:爲人要惜“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

在宦海浮沉的曾國藩,在完成功業後,最後能全身而退,成就一世功名。

與曾國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紅樓賈家以國公之府,百年之族,最後一敗塗地,子孫死的死,散的散,呼啦啦似大廈傾。

《紅樓夢》被譽爲一部警世通言,意思是,雖然紅樓的年代離我們很遠,但人性沒變,如果不瞭解人性,裏面的人物悲劇,極有可能在你身上重現。

正如《聖經》所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紅樓夢的悲劇,世上人,無論古今都會面臨,如何讀出悲劇產生的根源,去破解它,規避它,這纔是《紅樓夢》留給今人最大的財富。

“源易緣”就從解析紅樓夢這部大悲劇產生的根源入手,看人物浮沉中,給今人以怎樣的靈魂拷問和借鑑,並從曾國藩和老子等古代聖賢的哲學中,找到破解的方法。

靈魂拷問:林黛玉的“絳”,是癡到深處要人命

紅樓四老徐恭時統計,書裏一共983個人物,絕大多數都是悲劇,黛玉慘死、寶釵守寡、寶玉出家,紅樓夢裏的姐姐妹妹、販夫走卒、主子奴才幾乎很少有人好下場。

他們的悲劇各有各的不同,但其實這出浩大的悲劇,都是因爲人性裏的一個字:癡。

解讀紅樓,讀到化境,就會如魯迅《狂人日記》裏看到的,滿紙都寫着“喫人”,而紅樓夢滿紙寫着的,都是:“癡”字誤人。

“癡”,字典的一條註解是:入迷,極度迷戀,無法自拔。

說到“癡”,自然聯想到紅樓裏多次提到的“紅”,說寶玉“愛紅”,林黛玉在仙界的前身是“絳珠草”,大觀園裏還有一個“林紅玉”,原名“小紅”。這個讓人如癡如醉的小說,書的名字就叫《紅樓夢》。

“紅”指什麼?紅學界自古以來衆說紛紜,其實“源易緣”認爲,曹雪芹的這“紅”,就是“癡”、“癡迷”的意思。

“絳珠草”,“絳”,意思是“紅得發黑”,癡迷到無以復加,林黛玉對情癡迷到無法自拔,忘乎生死的地步,這正是林黛玉人生悲劇的真正原因。

賈寶玉愛紅,又有“癡病”,最後出家,爲黛玉守墓到舌鈍齒落。

薛寶釵迷戀“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最後將自己一生幸福錯付給寶玉,如此優秀的女孩,爲家族和權力,付出守寡一生悲慘結局。

賈家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僕從、清客、族人等,癡迷富貴和金錢,爲此奔波忙碌、投機鑽營,最後賈家因叛逆被抄家,其他人也在追求富貴的路上沉浮,丟失人性,結局悲慘。

癡到深處就是迷障,紅樓夢中人,都身在迷障而不自知。但其中有個人是例外,她是林紅玉,原名“林小紅”,她是紅樓夢中少數幾個結局比較圓滿的人。

“小紅”,是有真心,但不癡迷,這纔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正如《菜根譚》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

在故事剛開始,賈家正風光的時候,這個叫“小紅”的姑娘,卻能說出“千里搭涼棚,沒有個不散的宴席”,這見識和心性就是個心裏明白的人。

花未全開月未滿:持久之道,賈家沒人懂,程蝶衣也不懂

《紅樓夢》甲戌本側批說:“作者哭成此書。”可見曹雪芹對此書傾盡了多少心血。整個一部《紅樓夢》,作者都在探討家族敗亡的原因和破解之道。

從他對林紅玉名字和幸福結局的安排可知,他是找到了。正如老子《道德經·持而盈之》篇所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這段文字和紅樓悲劇對照,真是太恰當不過了,凡事太滿就要溢出,富貴太盛,就是自己找禍,金玉滿堂,誰都不能長久保持。

但賈家衆人沒有人知道這個道理,就連老祖宗賈母都癡迷其中不能開悟,“享福人福深還禱福,斟情女情重愈斟情”,賈母福祿深厚,還要入廟祈福,林黛玉本爲情所累,沒有珍惜“未滿未盈”的狀態,這是他們不幸福的深層原因。

其實,像黛玉、賈母、寶玉等賈家衆人一樣,世上的癡迷人大有人在,《霸王別姬》裏的程蝶衣,人戲不分,將戲中的虞姬和現實中自己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不瘋魔不成活”,固然取得了戲曲上的巔峯,但卻爲悲劇命運埋下伏筆。

《鬢邊不是海棠紅》中,陳老闆說商細蕊:“凡事做到了頂峯,這世道就容不下他。”

我們喜愛的哥哥張國榮,演戲太過入戲,據說,他的抑鬱症很有可能是拍攝電影《異度空間》,入戲太深而得的,最終,這樣一代藝術天才,縱身一躍,給影迷、歌迷們留下了永久的傷痛和遺憾。

具有超寬音域的歌手李娜,因情路受挫遁入空門,如此優秀的歌手只留給世人一個背影……

再有《人民的名義》中侯勇飾演的貪官,把錢藏起來,自己一分錢沒花,卻擔驚受怕,當他對侯亮平說出那句:“窮怕了呀”時,讓人辛酸的同時,對他的癡心也可見一斑。

功成身退:老子4字破解世人迷障

回到文章開頭曾國藩的家書:“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

對於人生幸福的真諦,曾國藩非常清楚,對於老子“持而久之”之道,曾國藩應該深有體會。

曾國藩的這句話正是紅樓夢諸位夢中人,悲劇人生的破解方法,老子也用四字給出了破解之法:功成身退。

賈家祖上爲皇家出過力,皇帝給了他們極大的榮寵,如果賈家衆人懂得“持而久之”的精髓,當懂得功成身退之道。

但賈家及後代沒有,賈家已是鉅富,賈璉仍說:“再有四、五百萬兩銀子就好了。”皇家的恩澤已經福澤賈家三四代人了,王夫人仍在爲現今的日子不比從前而苦惱。賈政更是爲了重振家族當年的富貴,鋌而走險,和當年的老班底四王八公結黨反叛,倒逼皇帝。最終幾乎被抄家滅族。

曾國藩懂得花未開全的妙處,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開到荼靡花事了”,曹雪芹通篇都爲賈家的貪和癡惋惜,情癡、富貴癡,世間的人,一個“癡”字誤人深矣。

今天的年輕人,如果能夠懂得“花開未全”的境界,人生就會離幸福更近,離悲劇更遠,這是一種大智慧,讀懂的人,可以避開人生的很多坑,人生更容易圓滿。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