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此之外,看到傳了經文的烏巢禪師要走,唐僧卻又拉住了禪師,又一次詢問西天取經路途中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西遊記》原著中,我們注意到,前兩次唐僧誠心相問,烏巢禪師說的都是含糊其辭的。

攪得龍宮翻江倒海,卻攪不動樹上一巢穴,烏巢禪師爲何要惱孫悟空

福陵山雲棧洞中,齊天大聖孫悟空拽着豬八戒的耳朵,來到了高老莊。

在觀音菩薩的點化下,這位天篷元帥下凡後,加入了西天取經工程團隊,成爲了唐僧的二徒弟。

取經團隊規模壯大,唐僧師徒西行一個月左右,在烏斯藏界遇到一座高山。

山的名字叫,浮屠山。山上仙鶴齊飛,祥雲朵朵,青鸞綵鳳齊鳴……

“源易緣”注意到,“浮屠”,也被稱作浮圖或佛陀,也就是佛的意思。此山既名浮屠山,就應與佛有緣。

果然,在這座山上修行的人是一位名叫烏巢的禪師。

初來乍到,唐僧對此山感到恐慌,孫悟空對此山感到好奇,豬八戒卻稱對此山熟悉。

原來烏巢禪師此前,曾到雲棧山福陵洞找到過豬八戒,想讓八戒與他一起隨他修行。

見到有3人到來,烏巢禪師從樹上跳下巢穴,迎接唐僧師徒。

唐僧乃大德高僧,對烏巢禪師再三禮拜後,誠心相問西天大雷音寺的去路。

烏巢禪師先是告訴唐僧:到靈山大雷寺還早得很!西天之路也很難行,豺狼虎豹衆多……但終有到達之日!

看到唐僧仍然在不厭其煩的詢問,烏巢禪師接着教會了唐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消除唐僧心中的魔瘴。

除此之外,看到傳了經文的烏巢禪師要走,唐僧卻又拉住了禪師,又一次詢問西天取經路途中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

“源易緣”留心發現,就是這一問,烏巢禪師的話惹得孫大聖大怒,要搗毀他的巢穴。

但說來也怪,孫悟空在東海龍宮強借走龍王的這根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後,曾使得龍宮地動山搖,天崩地裂,甚至都驚動了九霄雲外的靈霄寶殿……

但就是這樣一根重達1萬3千5百斤重的金箍棒,卻挨不着烏巢禪師樹上的一縷藤枝。

讓孫大聖勃然大怒的,正是烏巢禪師告訴唐僧這句話: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裏懷嗔怒……

孫悟空認爲,烏巢禪師罵豬八戒是野豬,罵他本人是多年老石猴……

那麼,烏巢禪師因何要惹惱孫悟空呢?“源易緣”認爲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唐僧細問,禪師急口而出

《西遊記》原著中,我們注意到,前兩次唐僧誠心相問,烏巢禪師說的都是含糊其辭的。

當傳與唐僧《多心經》後,唐僧不失時機地扯住了禪師的衣服,定要問個究竟。

唐僧是個得道的高僧;烏巢禪師也是有身份的神仙。

扯來扯去也不好看。於是禪師就有風度地說得更仔細了些:千山萬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誰曾想,他的“野豬挑擔子,多年老石猴”兩句給孫大聖對號入了座。

二、話多而失,無心的傷害

初到浮屠山,烏巢禪師並不熟悉孫悟空。

3人中,禪師走近一看,只認得是豬八戒。還驚訝地問了句:您怎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

孫悟空當時還反問道:您認得八戒,倒怎麼不認得我!禪師回答:見識少而已!

可見,孫大聖與烏巢禪師兩人並不相識。初次相見,雙方也並沒有啥矛盾!

之所以,烏巢禪師說了“多年老石猴,那裏懷嗔怒”……惹得悟空不高興,有可能就是“話多必失!”

三、善意提醒,烏巢禪師身份超然不凡

烏巢禪師是誰?從他的修行道場和送唐僧《多心經》細節上,可知其來歷不凡。

《多心經》後來成爲了佛經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西遊記》原著更是稱其爲傳世之作,修真之總經……

據說,常誦此經還可以:“上達天宮,下管地府,陰陽莫測,慎勿輕傳;薄福衆生,故難承受。”

烏巢禪師身居浮屠山,又有《多心經》佛門寶典……佛門之中,誰又有這等的影響力呢?

網絡中,有人就認爲烏巢禪師就是古佛燃燈佛祖或觀音菩薩的化身。

要知道,燃燈古佛是佛教三世佛祖中的過去佛,如來佛祖也曾謙恭地稱己爲“小僧”!而觀音菩薩則是五方五老、兼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和取經工程總執行負責人。

兩位佛教大佬,既知過去、當下和未來之事,又對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遭遇知曉得清清楚楚。

在唐僧的再三誠心懇求下,烏巢禪師也應該說些乾貨,才顯出自己的水平。

於是,他也就善意地提醒了唐三藏,且行且珍重珍惜,且行且注意安全。

當然,有此超凡來歷和神通,孫悟空儘管生氣,卻也拿烏巢禪師沒有辦法。

面對悟空想要搗毀他巢穴的衝動舉動,烏巢禪師只是稍作防範,便“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中國神話》、《中國佛教》、《中國民間傳說》、《心經》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