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看到大家的身影,養生大家並不陌生,但如何養生,如何使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點,這其中的方法最爲關鍵,呂凱特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這句話語雖然很短,但不禁令我深思。那麼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養生。

有人說,“50歲之前,是拿命換錢,50歲之後,是拿錢換命!”。

50歲,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可以說是壽命的“決定期”。

此後,身體各項機能開始加速衰退,容易“爆發”各類疾病,損害生命。

如果,50歲後,你還能很好的完成下面這幾件事,值得恭喜,有長壽資本!

50歲後,還能做到這6件事,說明你超健康,有長壽體質,值得恭喜

1、憋氣30秒以上,心肺功能良好

良好的心肺功能,是長壽的基礎。

美國大學醫學院經過研究表明,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壽命。

一般肺活量越大的人,就可能越長壽。

如果,憋氣時間,可以超過30秒,則心肺功能很好,更有益長壽。

2、單腳站立10秒以上

單腳站立,被列入中國國民體質監測中的測試項目之一。

雙手下垂,緊貼身體兩側,閉上眼睛,用一隻腳站立。

根據保持站立姿勢不倒的時間,來判斷自己的老化程度。

保持站立不倒的時間,超過8秒以上,說明身體還很好。

若是能堅持10秒以上,則預示壽命長,值得恭喜。

3、兩手拎重物,不痠痛

兩隻手,各拎3公斤重的物體,手臂不會感到痠痛。

說明你的肩膀、背部、胸部、膝蓋等部位的肌肉達標,還是不錯。

肌肉力量對人體來講很重要,一旦缺乏此力量,人易受傷,甚至患上關節炎、骨質疏鬆等疾病。

所以,如果50歲以後,還能很好的完成這件事,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4、食不過飽、喫八分

《內經》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食少,節制飲食,爲歷代養生家所推崇。

喫的過飽,易造成胃腸消化吸收紊亂,導致胃腸疾病和肥胖的發生。

食不過飽、喫八分,還可減少肥胖的可能,減少各類慢性病的發生。

所以,如果50歲後,可以不貪食、不暴飲暴食,良好的飲食,會助力長壽。

5、入睡快,醒來精神抖擻

人類,約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人體五臟六腑與各項機能,都在睡眠中,得到很好的休息,與自我修復。

良好的睡眠,一般都入睡快,一夜無夢或者少夢,醒來後,精神抖擻,神清氣爽。

6、按壓拇指,恢復速度快

大拇指,對應肺部經絡。

使勁按壓拇指後,看指肚恢復速度。

如果速度慢、彈性差,10秒之內能恢復,則肺氣足,更有益長壽。

 

好習慣助力長壽,50歲後,堅持這樣做:

1、飲茶水,益壽延年

自古以來,飲茶就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任何茶水,對於健康都大有益處。

紅茶,性溫,可助胃腸消化、去油膩、開胃口、助養生,還有助於增強心臟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健康!

綠茶,營養保留全面,可減少消化道對脂質的吸收,促進脂肪排泄,還有助於對抗電腦輻射等。

 

山刺玫花,泡水喝,可疏肝解鬱,改善心情,有益肝臟健康。

山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作爲花茶,性質溫和,能夠理氣活血、疏肝解鬱,具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的功效。

《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用其泡水,對於疏肝理氣,助力肝氣抒發,改善不良情緒,對健康大有益處。

 

野櫻莓茶,泡水喝,有助於抗氧化,對抗自由基,延緩衰老。

野櫻莓,富含大量的花青素、多酚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藍莓、蔓越莓等效果更好。

經常用其泡水喝,可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蒲公英根紅茶,泡水喝,可清胃熱,消胃炎,止胃痛,有益胃部健康。

蒲公英,作爲草藥植物,用其泡水喝,對於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可清胃熱,消除胃炎,改善潰瘍,緩解胃痛,十分有益。

蒲公英根莖,發酵後,炒製成茶,可大大降低其寒性,對於胃部健康,效果加倍。

 

2、食蔬果,強健血管

中老年人,是血管疾病高發人羣,嚴重影響健康與壽命。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多食新鮮的蔬果,有助於血管健康。

每天最少喫夠5種以上的蔬菜,有助強健血管。

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且含量不同,攝入蔬菜的種類越多,吸收的營養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機體不能合成的維生素C、花青素、膳食纖維等,有利於抗氧化、排出腸道垃圾,保持血管彈性。

3、多走路,強健身體

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之一,常走路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

每星期快走75分鐘,相對於不運動的人,平均延長壽命1.8年。

每星期快走150分鐘,平均延長壽命約4年(3.4~4.5 年)。

經常運動,並且保持正常體重的人,比不運動的肥胖患者壽命長7.2 年。

低量的運動,能降低死亡率 20%;適量的運動降低死亡率約40%。

所以,切莫懶惰,每天走走路,對於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4、常泡腳,舒經活絡

多用熱水泡泡腳,對於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經常泡腳,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流通、舒緩壓力、幫助體內排出溼寒。

水溫度以38~43度爲宜,水量摸過腳踝,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

5、伸懶腰,曬太陽

那些平時不去健身房的人,也不怎麼跑步,但照樣精神飽滿、健康長壽,這可能得益於一種健康方式:伸懶腰。

閒來無事,可以伸伸懶腰,不僅可以提神,還有助健康。

可增加對心、肺的擠壓,增加全身的供氧,有利於全身肌肉的收縮,和呼吸的加深。

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閒暇時,曬曬太陽,既愜意,又養生。

上午10點,下午4點,都是不錯的時間。

此時,散散步,曬曬背部、雙腿和頭頂,有助於鈣的吸收、合成,還能提高免疫力。

每次曬15~20分鐘爲宜。

以上所說的您學會了嗎,科學養生使我們越來越長壽,當然好的心情更加重要。以上所說如果您沒看夠也沒有關係,關注我,將帶您一起探尋養生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