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她的名字尚是波斯之際,便已陸續擁有多座都城,而最知名者,便是波斯波利斯出自希臘語,意爲“波斯之都”,在古波斯人的語言中,則是“賈姆希德(波斯神話的一位國王)之御座”,也就是神王之都的意思。

當然,實際上營建這座不朽之城的歷史人物,不是什麼神王,而是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在那個帝國全盛的年代,在乾旱的平原之上,召集來自四方的能工巧匠與學者,建成雄偉壯麗的不世名城,四通八達的驛道,這是一座充分體現了波斯帝國當時實力的新都。從公元前522年,即大流士一世,前後共花費了60年的時間,歷經三個君王的時代才得以宣告最終完成。但波斯波利斯的毀滅,也正是緣於它所貯藏的巨大財富。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抵達這裏,將城裏的財富全部運走,據說動用了1萬頭騾子和5000匹駱駝,然後便是燃起一場大火,將黎巴嫩雪松製作的精美圓柱燒作灰燼,只剩下石刻的柱子、門框和雕塑品依然完好,波斯平原廣闊大地上一場華麗壯烈的夢,就此終結。

而在此後,當安息時代來臨,都城的位置,實際上已經離開今天的伊朗,去了伊拉克,這便是歷史名城泰西封。直到數百年後,一直作爲波斯帝都的泰西封,被沙漠裏的阿拉伯人攻陷。

圖-航拍德黑蘭機場

當蒙古人來到此處,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的伊爾汗國,選擇的都城也曾變幻多處,直至最後選定大不里士。如今這裏是伊朗阿塞拜疆地區的最大城市、東阿塞拜疆省省會。當年的伊爾汗國君主阿巴亥,就是在這裏徵調了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馬因,讓他們前往遙遠的東方,助力忽必烈入侵南宋,回回炮技術也由此傳入中原。

但是,當1779年愷加王朝建立之際,伊朗人卻捨棄了此前的波斯波利斯、泰西封、大不里士等歷史名城,他們建立了一座新都,這便是德黑蘭!

爲什麼是這裏呢?事實上這裏曾以拉伊(Ray)之名長期存在,在拜火教的波斯古經裏,這是光明之神所創造的第12個聖地。還有一些中古波斯文獻,乾脆說這裏就是祆教創始人查拉圖斯特拉的出生地。而後來,蒙古人到來之際,便徹底摧毀了這座古城。此時便有一羣倖存者,逃到了附近一個叫做德黑蘭的村落。

沒錯!在蒙古時代,德黑蘭只是一個村落而已。甚至在1404年,當西班牙的使者來到此處,前往當時的中亞霸主帖木兒的的首都撒馬爾罕之際,他曾經路過德黑蘭時說,這裏連城牆都沒有!

德黑蘭位於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處於古代絲綢之路東西方向必經之路上,這裏的自然條件相對波斯波利斯等地更好。

圖-德黑蘭機場

直到18世紀,德黑蘭纔開始成爲一座都城。出現了皇宮、廣場、城堡和要塞,當20世紀到來之際,波斯易名爲伊朗,有心將自己的國度完全西方化的國王禮薩汗,便開始興建諸如國家銀行、警察總部、電報局、軍事學院等現代化伊朗式建築,而代價就是大量古蹟被拆除,甚至連花園都被納入重建項目裏。

尤其是上世紀60、70年代,巴列維國王的改革,幾乎將德黑蘭變成了一座西方化城市,甚至還制訂了未來數十年的城市發展計劃,但是1979年的革命,卻讓這一切戛然中止。

如今,這座城市居住着780萬人口,相當於2019年福州的人口。但這裏的人口,除了主體民族波斯人之外,還有阿塞拜疆人、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塔利什人等等,幾乎可以說是整個伊朗最複雜的城市。

因爲當年的伊斯蘭革命,許多伊朗人離家出走,前往加拿大、美國及法國等國家。而在兩伊戰爭期間,又有大批德黑蘭人選擇了離開。同時則是大量伊朗其他地區的人口湧入此處,甚至還有受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影響而形成的外國難民,很多阿富汗人在這裏居住,他們本來就是通曉波斯語的民族,溝通沒有太大問題。而伊拉克人,則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什葉派,同樣也通曉波斯語。

德黑蘭這個波斯歷史上的小村落,因地處戰略要道上,自然條件也不錯,自18世紀以來就成爲了伊朗的首善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