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張紀中的金庸劇最紅火的2003-2005年,邵兵突然息影,很多人猜測是因爲張紀中對他的負面評價影響實在太廣,沒有什麼製片商願意找他拍戲。也有人評價過邵兵“他的個性太足了,這樣的人和張紀中合作,肯定要翻臉。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出《金星秀》吧,因爲金星直爽的性格和比較毒的嘴而愛上這個節目。其中有一期節目請來了著名導演張紀中,因爲在節目中聊到了《笑傲江湖》。而張紀中也回憶起了在拍攝《笑傲江湖》的種種經歷。1998年央視版《水滸傳》大獲成功,這也讓張紀中躋身頂級製片人的行列。在那個年代,港臺武俠劇風靡華人圈,張紀中想拍出帶有他個人風格的金庸武俠劇。這個意願被金庸知曉以後,金庸非常爽快地用一塊錢的價格將《笑傲江湖》的改編權賣給了張紀中。

這部劇當時經歷了換角色的風波,所以張紀中也回答了這一話題。張紀中爆料:“有個演員當年耍大牌,全劇組幾百人爲他服務,依然時常大發脾氣,恨不得大耳刮子扇他。”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將名字說出來,但是衆多網友和觀衆還是知道他說的究竟是誰。因爲除了當時正紅的男星邵兵之外,沒有人被換。在我們的印象中,這個版本的令狐沖是由李亞鵬飾演的,可是最初定的人選卻不是李亞鵬。沒錯,令狐沖這個角色最早是屬於邵兵的,當時的邵兵已經憑藉《愛情麻辣燙》和《長纓在手》的大熱躋身大陸一線男星之列了,當初公佈令狐沖由他飾演時,各路人士均十分看好。

張紀中曾在《人在江湖》這本書中有自述:令狐沖是全劇的核心人物,可以說邵兵是頂樑柱。然而,即便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感到痛心,邵兵是不是還不夠成熟?開拍10天了,他仍然不知道令狐沖這個人物的精魂所存,不知道從何處着手把握這個人物。如果這些欠缺是他努力了之後可以彌補的,那麼劇組中的各路藝術家們都會集思廣益,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但如果一個演員不肯鑽研、不肯喫苦,甚至連劇本自己都不看,這樣的演員是好演員嗎?是可能挑起一場大戲的演員嗎?我們怎麼能夠拿中央電視臺幾千萬投資當兒戲?怎麼能夠拿金庸先生的誠懇、觀衆的期盼當兒戲?我們能夠因爲這樣一個演員放棄我們對整部劇的藝術追求嗎?

在我意識到邵兵扮演令狐沖似乎不合適之時,我真正感受到了壓力。從製作的角度來講,劇組已經開拍了10天,完成了60場,整整兩集戲的內容,換主演不僅面臨幾百萬的損失,還將面臨可能無法替補、替補也未必更好的風險。下決心是痛苦的,於是我和黃導輪番找邵兵談話,我們毫不隱瞞地講出了我們的擔憂,希望他可以認真對待創作,盡心盡力。不要因爲自己的某個私人電話讓所有的工作人員一而再、再而三地等他,有些時候甚至他的替身演員還在鋼絲上懸吊着。後來我還請來了邵兵的老師,也是我們的領導來跟他談話,但他卻一直不能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創作。

張紀中也是直接在節目裏告訴金星“邵兵狀態不對不能演戲”。“他連最起碼的一個演員要具備的職業性都沒有體現出來,甚至連劇本都要隨身的保姆讀出來聽,自己不看,不動手,不出聲,這樣的演員是好演員嗎?”“這個演員在演戲的過程中,怎麼說呢,一個演員要明白來劇組要幹什麼,如果說全劇組的人幾百個人都在爲你服務,你還在耍大牌,你說這爲什麼呢?工資高的要命,還動不動就發脾氣就不拍了,作爲一個演員,你的職業道德在哪裏?”張紀中把邵兵掃地出門,實在是忍無可忍。

邵兵面對這樣的指責,用了一句“放屁”回應,兩個人的樑子也就此結下。在張紀中的金庸劇最紅火的2003-2005年,邵兵突然息影,很多人猜測是因爲張紀中對他的負面評價影響實在太廣,沒有什麼製片商願意找他拍戲。恩怨總有終點,但張紀中似乎鐵了心和邵兵當一輩子仇人,所以在2016年金星節目上舊事重提。

其實有記者向邵兵求證他不看劇本,必須要保姆念給他聽這件事的真假,邵兵予以了否認。“張紀中就是喜歡這樣炒作,踩着別人向上爬。最近他不是還在做這樣的事嗎?與邵兵合作過的演員也提到過,“從沒見過邵兵叫保姆或助手給他念劇本臺詞”。也有人評價過邵兵“他的個性太足了,這樣的人和張紀中合作,肯定要翻臉。”至於張紀中,董卿曾這樣評價過他:“聽說張製片人是圈內有名的‘黑老大’,換演員、換導演都是他說了算。”如今看來,兩方人馬對此事各執一詞,換角風波最終成爲了“羅生門”,真相已不得而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