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日,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委政法委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情況通報會。天津先後出臺“天津八條”“一制三化改革”“民營經濟19條”等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全市各部門圍繞打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全面發力,爲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委政法委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情況通報會。天津先後出臺“天津八條”“一制三化改革”“民營經濟19條”等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全市各部門圍繞打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全面發力,爲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據瞭解,爲加強營商環境立法和制度保障,去年9月,《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今年,還將出臺《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爲滿足市場主體需求提供立法支撐。堅持以示範促規範、以創建促發展,在全市開展首批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建立一套涵蓋100項評估指標的可量化、可評價的評估體系,從全市評選出3個綜合示範區和4個單項示範項目,今後每兩年評選一次,激勵各級政府部門依法履職、服務企業,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爲、法定職責必須爲”。持續深化“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推行承諾審批制,對企業申請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後補、以函代徵、限時辦結。完善“政務一網通”平臺建設,大幅壓縮辦事程序和期限,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從1133項減少到228項,社會投資項目從獲得土地到開工平均時間由192天壓縮至75天以內,企業開辦審批只需1天時間。

同時,嚴格規範涉企行政執法。4月起在全市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整治活動,大力推進個案糾錯整改、執法業務培訓、執法規範化建設、健全執法監督體系四項重點任務,堅決杜絕“執法擾企”現象。出臺本市首份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爲免罰清單,通過推行免罰清單等創新性舉措,推廣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範、行政指導等非強制性手段,爲各類企業特別是處於發展初期的中小微企業、新業態、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加寬容的發展環境。

此外,本市堅持依法防控疫情,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出臺依法防控疫情、野生動物管理保護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執法司法機關依法嚴懲哄擡物價、製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社會秩序、防疫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截至5月18日,公安機關共辦理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尋釁滋事、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等疫情違法行政處罰案件517起,共立案偵查涉疫情犯罪案件159件。

在加強民營企業法律服務方面,設立12348服務民營經濟專門熱線,確保件件有迴音、事事有着落。同時爲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法律服務,全市共組建公益法律服務團49個,爲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意見建議1500多件次,調解解決各類矛盾糾紛300餘件。(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